方冰青

冬季降臨,氣溫走低,同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出現空氣污染的概率上升。此時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應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預防流感、新冠肺炎等傳染病要從個人日常防護開始。平時注意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在人流密集的場所,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正確佩戴口罩。
●飯前、便前便后、外出回家要及時洗手。
●咳嗽、打噴嚏時要用上臂或紙巾、毛巾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要洗手,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睛、口、鼻。
●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在空氣良好的情況下,家庭也需要保持通風,每天至少通風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老年人與慢性病患者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一旦出現高熱、全身酸痛和呼吸道感染等癥狀,注意居家休息,及早就醫。
●若家庭成員中出現流感患者,要盡量避免相互接觸,尤其是老人、幼兒、孕婦及慢性病患者。
●近期去過新冠肺炎高風險地區或與確診、疑似病例有接觸史的,應主動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冬季是冠心病的高發季節,也是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心臟疾病的高發季節。急性心肌梗死與腦卒中發病率較高,尤其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病比較多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群冬季應做到:
●做好保暖措施,天氣寒冷時減少外出。
●避免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導致心肺功能受到負面影響。
●堅持鍛煉。冬季氣溫較低,但仍然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建議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安排合適的運動項目。
●均衡膳食。保持低鹽、低脂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果、深海魚類、堅果類、禽類、豆制品等。
●知曉自己的血壓。有高血壓病史的人應經常測血壓,無高血壓病史的中年人和小于35歲但有高血壓家族史者至少半年測血壓一次,一旦確診高血壓,應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

佳節紛至,親朋聚會,各種美食讓人目不暇接,此外還有路邊小吃、外賣熟食、各種年貨……值此闔家歡樂之際,食品安全尤為重要。食源性疾病通俗地講就是“吃出來的病”。烹飪食物時,要保持食物及環境衛生清潔;使用安全飲用水和原材料;要做到生熟分開儲存;食物要徹底煮熟再吃,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品,不要生食肉類、海(水)產品等食品;剩余食物要及時冷藏,再食用時要徹底加熱。另外,注意不要食用腐爛的白菜、霉變甘蔗、發芽馬鈴薯等,避免發生食物中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屬病毒引起的腹瀉,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等特點,是引起非細菌性腹瀉爆發的主要病因。主要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癥狀,也可有頭痛、寒戰和肌肉痛等。諾如病毒傳染性強,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常在社區、學校、餐館、敬老院等處引起集體爆發。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飯前、便后和加工食物前和照顧嬰幼兒前都要徹底洗手,洗手要在20秒以上,用肥皂流水徹底將手清洗干凈。

●注意飲食衛生。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不生吃或半生吃海產品,不喝生水及生熟混合水。
●和感染者保持距離。如果家人感染諾如病毒,患病家人應盡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離接觸,尤其不要去做飯或照顧老人和嬰幼兒。
●正確消毒。發生諾如病毒胃腸炎聚集性或爆發疫情時,應做好全面消毒工作。處理嘔吐物時應疏散身邊人群,處理人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處理完及時洗手。重點對被患者嘔吐物、糞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環境物體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飲用水等用含氯消毒劑等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