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云

1歲多的跳跳突然發熱、咳嗽,家長以為是普通感冒,沒當回事。過了近一周后,跳跳反復發燒,而且嗜睡、呼吸不暢。家長這才把孩子送到醫院,結果孩子被確診為肺炎,同時還引發了腦膜炎,直接進了重癥監護室。搶救過程中,跳跳上了呼吸機,一度病危。醫生惋惜地搖著頭:“類似這樣家長不夠重視,把兒童肺炎當成普通感冒,拖成重癥肺炎甚至上了呼吸機的病例,每年都會發生。”
每到秋冬季,氣候變化明顯、晝夜溫差大,寶寶呼吸道黏膜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遭遇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明顯增加。同時,細菌、病毒也越來越活躍,呼吸系統其他部位也容易受到感染,肺炎也會高發。
乍一看,普通感冒和肺炎寶寶都表現為發燒、咳嗽、流鼻涕。但事實上,普通感冒和肺炎對寶寶的殺傷力完全不是一個級別———肺炎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頭號“殺手”。在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于肺炎球菌感染,大約每17分鐘就有一名5歲以下兒童因肺炎球菌感染而死亡。
從浙大兒院呼吸科了解到,近些年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因肺炎死亡的兒童在減少,但是全國包括浙江地區每年依然有因感染肺炎救不回來的孩子。而且,肺炎球菌性腦膜炎引起后遺癥的比例高,約每3個肺炎球菌性腦膜炎患兒中超過1個會出現嚴重后遺癥,表現為耳聾、智力低下、腦癱。
經過近一個月的煎熬,跳跳總算脫離肺炎球菌的魔掌。但這次嚴重肺炎引起的腦膜炎給小小的他留下了后遺癥,有可能出現聽力損傷、運動障礙,甚至影響智力發育。醫生表示,萬一孩子以后再次感染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等疾病,一般抗生素根本搞不定,這就是臨床上說的“耐藥性”。
感冒發熱和肺炎,寶寶的表現很相似,大多出現發燒、咳嗽、呼吸不暢等。那如何區別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呼吸科陳志敏主任醫師表示,咳嗽不會引出肺炎,如果寶寶是感冒,兩到三天內癥狀會趨于緩解,而如果得的是肺炎,癥狀則會越來越嚴重。家長可以根據以下兩點初步判斷:
●普通感冒一般2~3天就會趨于緩解;而肺炎的癥狀則會越來越嚴重。
●除了發燒、咳嗽、呼吸不暢等癥狀,寶寶是否比以往普通感冒都嚴重,比如呼吸變得急促,有缺氧的感覺。
一旦懷疑寶寶得了肺炎,就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排查是否感染了肺炎,盡早確診并治療。
治療肺炎,除了有針對性地抗感染治療外,呼吸道的局部治療———霧化吸入同樣重要。霧化吸入生理鹽水、化痰藥、止喘藥等,利于呼吸道抵御細菌,幫助排出廢物。治療后,一般一周左右才能好轉,1~2周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痊愈。醫生提醒,如果寶寶未退燒,但精神不錯,家長不要帶著寶寶頻繁跑醫院,因為肺炎不是傳染病但密切接觸也會交叉感染。恢復期間,家長應該讓寶寶在家多休息。
兒童肺炎的確兇險,也有寶寶因患肺炎死亡的病例。但是,肺炎有輕癥和重癥的區別,一般健康狀況正常的寶寶即使患上肺炎,病情也不會很重,大部分都可以很好地治愈。但是,有三類寶寶需要特別當心,一類是早產兒,一類是有基礎疾病的,包括心、肺、神經肌肉疾病等,還有一類是免疫功能低下或先天免疫缺陷的,這些寶寶感染肺炎后都容易發展為重癥,甚至危及生命。
據了解,浙大兒院呼吸內科病房曾收治雙胞胎患兒,是在媽媽孕28周時早產的,生下來的時候體重只有約兩斤重。孩子肺發育不成熟,其中一個感染肺炎后比較嚴重,還出現其他并發癥,上了呼吸機。因此,醫生特別提醒,早產兒或者身體較弱的寶寶,如果出現肺炎癥狀,更要盡快送到醫院。
為什么5歲以下的兒童感染肺炎鏈球菌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后果?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副主任醫師胡昱解釋道,最主要的原因是6月齡前寶寶還有從母體得到的抗體,但是6月齡到5周歲,寶寶自身的抗體不足,處于低水平狀態;另外,耐藥性也是低齡寶寶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后治療效果不佳的突出問題。
鑒于肺炎球菌性疾病對兒童健康的嚴重威脅以及抗生素耐藥問題的日益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肺炎球菌性疾病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及早進行預防接種,讓寶寶獲得抵御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最經濟、有效的手段。
預防重于治療,建議6周齡寶寶盡早開始接種肺炎球菌疫苗,6月齡內完成3針基礎免疫,12~15月齡加強一針。另外,即便寶寶已經得過肺炎,仍然有必要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有接種需求的家長可提前咨詢當地預防接種門診,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為孩子接種。
除了及時接種疫苗,讓寶寶遠離肺炎,日常還要注意這些:
●盡量堅持母乳喂養。
●給寶寶合理飲食,均衡營養。
●保證日常適量運動及戶外活動。
●少去人多密集處,養成勤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室內多通風,保持空氣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