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勝明
天氣越來越冷,醫院門診的落枕病人增加了不少。
落枕多是由于夜間睡眠姿勢不良,或頭頸長時間處于過度偏轉的狀態,造成頸部肌肉群張力不均,此時如果動作失當,則可能引起頸部肌肉損傷或頸椎小關節錯位。這種病看似簡單,其實并不簡單。臨床上,經常見到因為不當處理導致落枕癥狀加重,或反復出現。
前不久,35歲的徐女士(化名)急匆匆跑進診室:“鄭主任,我落枕兩個多星期了還沒好!”我對她很有印象,早在半個多月前,徐女士第一次來診室,說是因為在單位加夜班后騎電瓶車回家,脖子吹了冷風,第二天早上起來伸懶腰扭頭時,“嘎啦”一聲輕響,落枕了。
當時來院時是歪著頭進來的,說自己特別痛,吞口水都疼。劇烈的疼痛往往意味著肩頸關節有無菌性炎癥反應。但我開出藥方后,她拒絕了。當時,我判斷徐女士因為長時間伏案工作帶來頸肩肌肉緊張,加上受涼,在動作失當后出現肩頸肌肉或是關節錯位。考慮到尚處于急性期和炎癥的存在,建議先口服消炎藥,等消炎后的機體反應再來考慮是否需要特殊推拿手法來處理。
但徐女士反應有點大:“我落枕了想做個推拿,你讓我吃藥?”最后她直接離開診室了。據說回家后的她忍了兩天,去家附近的盲人推拿店重手法按摩了一次,癥狀突然加重,之后休息了幾天,癥狀雖然有所緩解,但脖子總那么不舒服,工作強度稍大一點就會誘發疼痛。
落枕急性期,癥狀越嚴重,處理應該越謹慎,手法宜輕不宜重,甚至避開疼痛部位而僅在周邊肌肉群做放松。徐女士因為急性肌肉損傷,并可能伴有小關節錯位,局部炎癥反應劇烈,卻又用重手法在局部按摩,導致癥狀遷延不愈。落枕雖然很常見,有人覺得不治療也會好,習慣了就好,實際上落枕沒那么簡單。
落枕西醫稱為“急性頸椎扭挫傷”,說明落枕是一種急性損傷,急性損傷就會伴有炎癥反應,表現為局部的水腫,疼痛和功能障礙,而炎癥的消散是有其自身規律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一般在7天左右。
此時如果在損傷部位大力搓揉,不是會加重原來的損傷嗎?因為疼痛,損傷部位的周邊肌肉群會緊張痙攣,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先放松緊張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同時糾正可能存在的小關節錯位,這樣才能為炎癥的吸收和機體恢復創造良好的環境,否則可能加重損傷,最終演變成慢性病或繼發更嚴重的病變。
一般來說,落枕較多出現在早晨,因而很多人覺得,落枕就是因為自己睡相不好。實際上,落枕并不是一個單一因素導致的疾病。氣溫的變化才是落枕的關鍵,因為風寒、寒邪入侵人體,會導致筋脈拘急,此時動作失當,比如突然的抬頭、打噴嚏甚至梳頭,都會引起“筋出槽,骨錯縫”。

用現代醫學的話來講,就是肌筋膜之間的“潤滑劑”———透明質酸受涼變黏稠,“滑不動”了。另一方面,肌肉受到冷刺激會攣縮,導致肌肉張力增加,此時肌肉的延展性能大幅度降低,很容易拉傷,“這個時間只要不是出現劇烈的疼痛,或者是動作受限,可以采取一些小方法自我緩解。建議用熱療的方式來緩解,比如用電吹風,調整自己頸部皮膚能承受的熱度檔位,吹個三五分鐘,直到脖子可以靈活轉動。或者也可以選擇熱毛巾、熱水袋(溫度應低于45℃)捂著頸部,只需注意不要把自己燙傷。

如果疼痛比較劇烈的,頭沒法轉動,甚至吞口水也疼了,就要及時到醫院去治療了。
隨著社會大眾對健身的熱衷,許多只是在運動醫學科室或者專業健身房出現的一些器材,也出現在百姓家中,比如泡沫軸、筋膜槍等。網上有人用泡沫軸來緩解落枕:平躺后將泡沫軸墊在后頸,側頭上下小幅度滾動。泡沫軸是專業的康復工具,用來緩解肌肉緊張、放松肌肉是非常好的。但工具是個好工具,用不好就是個“殺器”。使用泡沫軸時一定要避開骨骼,特別是脊柱中間凸起的棘突,經不起泡沫軸的大力滾動。筋膜槍也是一樣,敲打厚點的肌肉可以,肌肉薄的地方一定不能打。還有現在辦公室特別流行的頸椎按摩儀,也最好在咨詢過醫生后使用。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情況隨意使用專業康復工具,很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