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永娟
【摘 要】目前,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好,教學改革工作不斷發展,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近年來,便提出了對小學高段學生進行數學閱讀能力構成與培養。但是這對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和老師造成了疑惑,數學和閱讀能力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提高數學的閱讀能力。小學生在小學高段時期,正是處于對什么都很感興趣,吸收知識和閱讀能力發展的黃金時間,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理解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閱讀能力;能力培養
小學高段數學閱讀能力構成和培養,最主要的是由小學高段數學和閱讀能力這兩方面組成。那么,這就體現了數學閱讀能力不僅具有閱讀的特征,同時還兼具數學學科所獨有的抽象性和特殊性。但是在小學中,不同階段的孩子的閱讀能力是不一樣,沒有辦法進行統一的培養。小學高段就是小學教育中比較高的年級,由于小學高段的學生思維跳躍,對新鮮的事物具有強大的好奇心,需要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來補充自己,因此小學高段是小學中閱讀能力培養的黃金時期。這就需要老師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和數學閱讀與平時閱讀的差異性來培養孩子的數學閱讀能力。
1.數學閱讀是什么
數學閱讀不同于平常的閱讀,它因為數學這門學科而有了不一樣的特點,它因為數學學科本身的獨特性和抽象性讓其變得有些困難。因此對于小學來說,數學閱讀能力不是每個階段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根據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學生在處于四五六年級的時候正是思維最活躍的時候,對整個世界充滿好奇,具有極大的求知欲,對任何事情都想探究本源,這就使得處于小學高段的學生有很強的閱讀能力。如果在這個時候,老師對此加以引導和培養,構成正確的數學閱讀體系,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學生以后的閱讀能力和習慣。因此,這就表明了數學閱讀是包括在閱讀當中,是閱讀的一部分。這就可以利用閱讀和數學直接的特殊關系,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識,從而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2.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構成和培養
2.1數學閱讀能力的構成
在小學高段數學閱讀能力的構成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需要對整個題目進行大致的掃讀,了解題目的大致內容和需要解答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在閱讀的時候不能夠跑神和因為過長而直接放棄。有很多題目出現錯誤并不是因為題目很難或者超綱了,讓學生沒有辦法做不出來,而是因為學生沒有很好的對題目進行閱讀,看到過長的題目就直接產生了害怕的心理,從而直接放棄了題目。
第二個方面是需要再次閱讀將有關問題的重點條件與句子閱讀出來,去掉整段文字中不是那么重要的,保留和題目貼近最主要的文字。這就需要老師培養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轉換語言的能力。通過整個閱讀找到最關鍵的所在,有的重點內容是用符號或者其他的數學代號標注,這就需要將這些全部轉換成自己能夠理解、最為通俗的語言。這就和平常的閱讀不一樣,需要通過題目中的數字、符號等找到他們之間的聯系。比如在數學中方位問題,經常是通過圖的方式表達出來,小明在這個圖上走了多少米,他是朝著什么方向走的,他還需要多長時間才可以走到目的,這都需要根據圖片中的內容,提取出來有關的信息,進行計算和解答。
第三個方面是對提取出的關鍵內容進行理解和解讀,以此來達到解答題目的目的。這就需要老師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來進行解讀,得到正確的答案。因為數學這門學科具有抽象性的特點,這就導致了將提煉的重點閱讀內容進行解讀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學生雖然可以掌握重點,但是因為沒有很好理解和抓到這個題目的重點,出現了這些題我都懂,但是我就是寫不出來的情況。比如,在小學高段經常出現的題目:誰是誰的加倍、最小的質數和最小的奇數相加等于多少,一個數的幾倍等于另一個數的多少倍諸如此類的問題。
2.2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2.2.1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主要是自己不停地講述,卻忽略了學生閱讀的過程。這就讓學生的學習很被動,沒有興趣繼續進行閱讀學習。那么老師可以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可以運用班級的各種教學設施,放小短片或者相關的小電影、實驗來增加上課的趣味性。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進行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了全班同學合作學習的快樂學習氛圍。
2.2.2老師要注重利用課堂時間來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老師不能將閱讀任務放在課下,因為學生即使處于小學高段也是會有不自覺的行為,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進行閱讀。那么在課堂上閱讀,也是一種變相的強制閱讀,老師就此可以將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放到課堂上來。比如,在學生閱讀的時候可以教會學生合理的抓住數學課文中的關鍵詞和重點。比如,現在最常出現的概念。這個需要學生對前面的課文內容進行認真地閱讀,才可以理解概念的真正意義,而不是死記硬背記住的。做到了理解概念才可以通過閱讀題目運用概念來解決數學問題。
2.2.3通過創造情景、運用對比等方法來構建正確的閱讀體系
處于小學高段的學生不像一年級二年級的學生沒有接觸過數學題目,他們通過幾年的積累,對數學擁有自己的理解,這就需要老師運用正確的方法,有意無意的將他們自己的數學理解和數學閱讀有機的聯系在一起,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運用到創造情景、對比等多種方法。比如,在這道數學題中,4的六倍是2的幾倍。這就可以創造一個情景,有一個人擁有4的六倍的糖果,那么這個人將糖果再分給另外一個人,他們每個人可以得到多少糖果。這不僅將問題簡化了,還融入了生活當中,讓學生對此有很大的熟悉感,可以更好的閱讀理解整個問題。
3.結束語
小學高段數學閱讀能力構成與培養這不僅需要老師的重視和對此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受到家長的重視和社會的關注,才可以更好的推動小學高段數學閱讀能力構成與培養進程。小學生在這個階段,如果可以對數學閱讀能力進行構成和培養,可以使學生在后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擁有很好地閱讀、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希望社會、學校、家長等重視對孩子的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更加了解和愛上數學這門學科,為學生的閱讀學習創造更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李順德,俞永虎.中國朝鮮族中學生漢語閱讀能力調查分析與思考[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25(4):83-87
[2]李興貴,幸世強.中小學數學閱讀教學概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3]余芙嬌,余招才.淺談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