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銀華 巫文杰 李澳



摘 要: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廣東省借助其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勢,加快推進廣東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其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的發展迎來了機遇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挑戰。查找最新相關數據,運用定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一帶一路”倡議下廣東省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發展的現狀,發現兩者可以實現協同發展,與此同時存在協同難度大、物流企業發展緩慢、兩者溝通不足、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從“一帶一路”視角出發,提出了創造協同發展新環境、增強物流企業實力、促進兩者的全面對接等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協同發展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1(a)--04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廣東省作為“一帶一路”重點規劃的省份之一,借助其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勢,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號召,借助國際合作平臺,開展與沿線國家的合作,打造國際貿易與國家物流協同發展的新局面。與此同時,也給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共同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1 文獻綜述
近幾年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關于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調發展的研究較多,主要從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關系、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也有個別學者具體到某個省份。其中,郭昕(2018)[1]、宋莎(2019)、彭艷(2018)研究表明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相互促進關系。杜佳(2018)[2]、張良衛(2015)[3]認為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發展存在對“一帶一路”倡議認識不夠深入、存在安全隱患和物流企業發展緩慢以及政治政策、風俗習慣、發展水平的不同導致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效果不盡相同等問題。在對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如何更好協同發展分析中,學者們也有不同的見解。 王寧(2018)[4]認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政府應出臺優惠政策發揮引導培育的作用,聶紅隆等(2018)[5]認為應加強對“一帶一路”的宣傳,使企業深入解讀倡議,提高企業主動積極性對接。通過梳理近年來相關文獻資料,主要在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關系、兩者協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解決策略上有較多的研究。然而針對廣東省,結合“一帶一路”背景,深入研究兩者協調發展的文獻資料較少。
2 廣東省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發展的現狀
2.1 協同發展的相關利好政策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國家和政府更加重視相關問題,廣東省積極響應,發布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優惠措施,促進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協同發展。2017—2019年國家和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在國際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郵政業服務走出去、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出臺利好政策。并針對阻礙限制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發展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和方向指引,科學引導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相互促進,持續性的為經濟作出貢獻。
2.2 廣東省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發展水平
2.2.1 廣東省國際貿易發展穩定,但增速較低,甚至出現負值
選取進出口貿易總額來表示國際貿易規模。如圖1所示,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008年的42195億元增至2018年的71618億元,增長69.7%,發展迅猛。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進出口貿易總額出現大幅度下降外,其余年份發展平穩,均未出現大幅度波動。2014—2016年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分別從66138億元、63559億元、63029億元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呈現增加趨勢,發展穩定。
從圖2看出,廣東省進出口貿易額增長率在2008—2018年呈現出較大幅度的變動,2009年增長率為-10.8%,為近十一年來最低的增長率,主要是2008年全球金融次貸危機導致的經濟負增長。2010年大幅度反彈,增長率高達28.4%,至2013年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都為正,顯示了廣東省國際貿易強勁的發展動力。2014—2016年增長率出現短暫的負增長后,2017—2018年增長率反彈,分別達到8.13%和5.08%。國際貿易朝著積極的方向不斷發展。
2.2.2 廣東省國際物流發展水平穩定上升,且增速迅猛
以國際貨運量和國際交通運輸、倉儲和國際郵政業營業額表示國際貿易物流的經濟發展主要水平,通過查找當年的貨幣匯率,將以億美元貨幣為計算單位的貿易數據進行轉換成以萬億元為單位。
(1)國際貨運量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額
國際貿易活動的開展必然需要國際物流的配合,隨著廣東省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廣東省國際物流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如表1所示,廣東省國際貨運量在不斷提高,從2008年的17.64億噸增至2018年的42.48億噸,增長了140.8%,增長速度驚人。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總值的發展更為強勁,從2008年的1388億元增至2018年的3856億元,增長了177.9%。近十一年廣東省進出口總額和貨運量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額都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說明廣東省進出口外貿不斷發展的同時,物流行業也從中尋找新的發展途徑、獲得大量的機會。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充分解讀相關政策,廣東省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協同發展相互促進作用會更加顯著。
(2)國際貨運量增長率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額增長率
表2中,廣東省國際貨運量增長率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額增長率均表現出強勁的增長趨勢,2010—2013年廣東省國際貨運量年增長率分別為13.0%、13.7%、14.9%、14.8%,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的年增長率僅為1.6%外,其余幾個年份均高于6%。2010年、2012年廣東省國際交通運輸、倉儲和國際郵政業營業額年增長率分別為11.9%、12.5%,其余九年年增長率均高于5%,充分說明廣東省國際物流在2008—2018年一直處于高速平穩發展的良好狀態。廣東省國際物流的穩步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廣東省龐大的國際進出口貿易量,廣東省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廣東省國際物流的不斷迅猛發展,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前進。
2.2.3 廣東省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同步發展
廣東省國際貿易的發展速度用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率表示,廣東省國際物流發展速度用廣東省國際貨物量增長率和國際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額增長率表示。如圖2所示,2008—2018年廣東省各年國際貿易的發展與國際物流發展趨勢趨近相同,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2009年廣東省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發展速度均出現大幅度下降,2014—2016年廣東省國際貿易出現持續負增長,同年廣東省國際物流發展速度出現較大程度的滑落。“一帶一路”倡議下,廣東省國際貿易穩步高速發展,與此同時,國際物流也迎來新的發展時機,抓住時機,兩者將更好地協同共進。
2.3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協同合作
廣東省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和豐富經驗,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國家號召,不斷加強與沿線國家國際貿易物流的合作。積極修建相連國際物流運輸通道,增加沿線國家國際航班和主要港口的數量。據中國廣州海關統計,2018年廣東省中歐貨物班列共發運187列,發送貨運集裝箱近1.8萬標箱。廣東近年開通多條沿線國家國際物流通道,如深圳鹽田港至白俄羅斯、廣州大朗至越南河內班列等。廣東省國際物流的快速發展為國際貿易交易的順利完成縮短了時間和降低了物流成本。
如圖3所示,2013—2018年廣東省與沿線國家或地區保持持續穩定上升的國際貿易增長態勢,進出口值從1.11萬億元快速增長至1.63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5%。廣東省對沿線國家的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保持穩步上升,與快速增長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密切相關。“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廣東省不斷加強與沿線國家的貿易與合作,對國際物流的發展具有正面的積極促進作用,極大加深了廣東省國際貿易物流的協同發展。
3? 協同發展中的問題
3.1 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難度大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量多,發展水平差異大,各個國家的交通及地理條件各不相同,甚至一些國家環境惡劣;且各國家的法律法規、文化差異較大,可能導致溝通困難等問題;還有這些國家容易受到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易被大國強勢干預,出現利益分配沒有達到心理預期而產生矛盾,導致這些國家不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導致政策實施困難,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發展難度較大。
3.2 物流企業發展緩慢制約著國際貿易的發展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廣東省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然而倡議實施的時間較短,我國正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不斷探索正確的方向,國際物流仍處于萌芽階段,物流企業國際化和現代化的不足,使國際物流緩慢發展的同時也制約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尤其是物流企業硬件和軟件的設施相對滯后,沒有一套成熟的物流體系,造成在對外貿易活動中物流成本較為高昂,無法滿足“一帶一路”下快速發展的國際貿易活動的物流需求,制約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協同發展。
3.3 國際物流企業與國際貿易企業溝通交流不足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廣東省的國際貿易業和國際物流業均得到了快速發展,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并不是獨立的,而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在實際貿易活動中,國際貿易企業與國際物流企業缺乏溝通,或者為了自己最大的利益而進行一些不恰當的選擇,無法達到完全的對接,會出現部分進出口的業務因為缺乏物流途徑增加交易的難度甚至無法完成交易。同時物流企業與外貿企業缺乏有效溝通,無法及時正確了解外貿企業的需求,為外貿企業提供有效的物流服務,制約了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協同共進。
3.4 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發展過程存在安全隱患
“一帶一路”倡議涉及的沿線國家眾多,從內部條件來看,各個國家的國情、宗教信仰、經濟發展水平等各不相同,甚至一些國家的政治局勢還存在不穩定的政治因素,嚴重局限了“一帶一路”與沿線各國國際貿易的發生和物流的運輸。從外部條件來看,每個國家的地理條件不同,物流基礎設施水平參差不齊,貨物在運輸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困難,時刻威脅著貨物的安全抵達目的地,不利于國際貿易的開展。
4 協同發展的對策
4.1 創造協同發展新環境
為進一步提高廣東省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協同發展,從宏觀層面上創新兩者物流協同發展的新環境至關重要。廣東省以“一帶一路”倡議為政策指引,完善國際貿易物流相關制度,制定符合國際貿易物流協同發展的政策,建立物流業聯盟[6],提高省內國際物流企業的集中度,推動國際物流業的規模化,加快國際物流信息化與標準化的進程。積極與沿線國家各項物流制度與標準進行接軌,進一步加強對沿線國家國際運輸主要道路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廣東省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國際物流運輸更為通暢,構建一個全方位的國際物流運輸網絡布局,創造一個符合國際貿易物流協同發展的新環境。
4.2 增強物流企業實力
物流企業應該借助“一帶一路”時代機遇,充分解讀國家政策,對沿線不同國家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國際物流業務,同時應加強基礎硬軟件設施,利用新興的互聯網技術,完善貿易物流網的構建,將沿線國家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信息整合,實現沿線國家的貿易物流頻繁化、共享化和常態化,有效降低國際物流運輸成本。增強物流企業實力,提高國際物流效率,為國際貿易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4.3 實現物流企業與國際貿易的全面對接
廣東省的外貿行業發達,但物流業起步晚,發展水平較低。在“一帶一路”倡議的進行過程中,國內物流企業應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差距,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強化自身的企業制度建設,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帶一路”。加強擴大業務創新范圍,提高國際運輸水平,積極與貿易企業進行全方面合作,通過與國際貿易企業的全面對接,促進相互間信息的交流與溝通,可以在增加貿易量的同時減少物流成本,并且形成一種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整合相互間的行業信息,有助于開闊新的市場,實現利潤最大化,制定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規劃。物流業與貿易業的全面對接對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4 抓住時代發展機遇,解決安全隱患
“一帶一路”倡議為了促進國際貿易的穩定繁榮發展,而在發展中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性和機遇,各國都應該積極參與,抓住時代的機遇。此倡議雖給各國經濟帶來了顯著的正面拉動,但涉及眾多國家和地區,而每個國家和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環境、人文環境差異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巨大的安全問題。在落實“一帶一路”國家倡議的同時,應該以促進國際貿易物流協同發展為根本,充分分析沿線國家和地區當前國際貿易現狀和形勢,從實際情況出發,精準找出沿線各國和地區的發展核心,根據每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的形勢和需要,切實制定促進國際貿易物流發展與合作的新模式,能夠更好的促進發展的需要和有效的預防解決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還可以通過新興的高科技運輸技術分析和解決運輸途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在運輸中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的地區,對國際政治局勢進行準確科學的判斷,利用國際互聯網平臺,進行遠程的安全調控,盡可能的避免發生在運輸過程中的不可控安全情況。
參考文獻
郭昕.“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的協同發展[J].國際商貿,2018(03):065-02.
杜佳.基于“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J].納稅,2018(2):174.
張良衛.“一帶一路”戰略下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分析——以廣東為例[J].財經科學,2015(23):72-73.
王寧.“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探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2):22.
聶紅隆,沈友華.“一帶一路”戰略下寧波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發展研究[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8(2):47-54.
朱惠茹.進出口貿易與物流發展關系實證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5(2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