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越
【摘 要】本文論述中職計算機教學的重要性及其改革探索,提出教師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進行有效設計,通過趣味導學啟認知、梳理感知搜信息、針對設計抓重點、總結歸納塑素養等漸進式教學方法,在逐層推進中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 漸進式 教學方法 探索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4-0054-02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有一種現象常常會出現:學生對學科學習異常感興趣,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學生的學習浮于表面,他們看似對知識感興趣,其實只是被計算機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所吸引,根本沒有深入知識內部進行探索。因此,高效課堂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真正沉浸其中。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的不同個體對知識的接受度、需求度存在差異。中職計算機教師應把握好學生整體與個體的相同及不同之處,采用漸進式教學法做好教學設計,以提高計算機教學效率。
一、趣味導學啟認知
計算機學科最大的特點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復雜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流程讓教學活動難以順利推進,學習難度系數可想而知。要想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必須增加教學的趣味因子,讓課堂變得活潑靈動。在這種狀態下,學生才會主動學習知識,進行深度探索。計算機學科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故事講述、游戲滲透、媒體融合、任務驅動等,都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在進行教學導入設計時,教師要從趣味性角度入手,選擇與學生認知、思維、興趣點一致的學習形式。畢竟無論處于哪個階段的學生,他們對趣味學習方法都有著極強的探索欲望。
教師要綜合思考、創優設計。比如,在教學《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7+office2010)中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時,教師如果直接進行知識講解,內容枯燥乏味,根本無法激發學生探索的積極性。這時,教師可以采用動畫展示的形式,將知識融入動畫中,讓學生在觀看動畫視頻的同時就能掌握知識。“這是最原始的電腦,這是現代社會我們常見的電腦,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嗎?”學生在認真觀看后,七嘴八舌地進行討論,很快就指出了異同點。教師繼續點撥:“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有一個過程,請大家觀看動畫視頻,結合自己的認知,回顧一下計算機的發展史。”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快進入觀看、思索狀態。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一定的方法作為指引,教師對中職學生的興趣點有清晰的認知,巧妙借助動畫的形式展開教學,可讓課堂變得鮮活、靈動。
落實教材學習內容,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系統探索中完成知識構建,這是課堂教學最基礎的目標追求,也是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有效法寶。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完成需要好的開端作為鋪墊,教師對此要有清晰認知,以趣味化的導入形式給學生以身心觸動,激活課堂動能的同時增加了知識的含金量,讓學習變得清晰、簡單。
二、梳理感知搜信息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知識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它也需要夯實基礎,并進行及時有效的信息梳理。只有積累了一定量的知識后,學生才能在內化中完成知識輸出,由量變轉化為質變,最終實現能力升級。知識積累要從文本內容出發,教師要先對文本內容進行有效剖析,引導學生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在傳統的知識梳理中,教師總是喜歡手把手地教學生如何將知識點呈現出來。這樣的設計方式根本無法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在梳理知識點時,教師首先要更新自身認知,明確自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去感知、梳理知識點,這樣才契合新課改的要求。
學習《計算機安全與維護》時,本課內容比較豐富,學生需要認識黑客和病毒的概念,了解網絡安全的設置方法,掌握殺毒軟件的具體操作步驟,還要對系統維護的相關信息有清晰把握。內容的多元性和復雜性對課堂教學設計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但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形式,學生必須對理論知識有系統、完整的感知,這是毋庸置疑的。為此,教師給出結構框架圖,讓學生用填空的形式梳理知識點。一開始,看到眾多的知識點,學生有點不知所措,但當他們看到結構框架圖時,他們的思維立刻被調動起來。閱讀文本、尋找知識、補充知識、梳理構建,在如火如荼的學習氛圍中,思維導圖完整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理論教學是由一個個知識點構成的,要想順利完成學習體系構建,必須從最重要、最關鍵的知識點著手,這樣才能為后續的深度探索、實踐運用奠定基礎。否則,學習活動就是一句空話。
新課改對師生關系進行了重新定位,教師是教學主導,學生才是學習主體。無論教師對教材有多么深刻的領悟,都不如讓學生自己讀一遍文本,自己梳理出知識點更有價值。要想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探索知識,就要從最基礎的知識點著手。當知識體系清晰明了地呈現在學生頭腦中,其思維清晰度和學習深刻度自然也會快速提升。
三、針對設計抓重點
在教學中,知識點往往復雜而繁多,但只要把握住知識學習的重難點,學習活動就成功了一半,這是教學定律,也是學習活動最好的切入點和觸碰點。學習過程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針對性、有重點地突破知識,尤其要關注一節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學習重點是學習中重要或主要的部分,學習難點則是指容易使大部分學生產生困惑的知識,是問題不容易解決的部分。無論是學習重點還是難點,它們都是學習的中心,而一切知識都是圍繞中心點來展開的。抓住了難點和重點,就相當于掌握了學習的金鑰匙。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每一節課講述的內容不盡相同,但它們都會有所側重,這些側重點就是學習重點和難點。如果學生能夠精準把握,將主要學習精力集中在這部分內容上,學習效果一定格外顯著。
學習《PowerPoint 2010的使用》時,這一部分內容兼具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對學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在把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逐步掌握操作方法。要想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必須進行針對性設計,讓學生抓住中心點,在突破中心點的同時,不斷將知識延伸到外圍。這節課的學習重難點是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文本、圖片、表格等的插入及其格式化等。針對理論知識,教師是這樣設計的:我們來玩一個快速記憶的游戲,請大家快速觀看幻燈片制作視頻,用最快的速度記住操作步驟。這種趣味化的學習方式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考驗他們的心智,學生參與度極高。在這個小游戲中,由于必須快速記憶操作步驟,學生自然會集中全部注意力,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主動記憶、分析并抓住重點。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PowerPoint 2010的操作方法,其記憶力和觀察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觀看完實踐操作視頻后,學生再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就會格外順暢。最后,學習活動再次回歸本源,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得以內化知識、升華認知。
面對多元化的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冷靜觀察、認真思考,抓住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引發學生主動思考,在積極的探索中解決最關鍵的重點問題,把握學習活動的根本。
四、總結歸納塑素養
計算機課程是中職學校各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該課程集實操性和應用性于一體,是形成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主要渠道。該課程教學涉及的范圍極廣,不僅要夯實基礎理論知識,更要從技能掌握方面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統籌規劃和設計的能力,能夠根據不同教學需要調整學習活動。學會學習比學習知識本身更重要。當代社會對人才最主要的要求就是掌握學習技能,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學過程是知識學習的過程,更是掌握學習方法和技能的過程。如果一節課結束,學生只是掌握了某些知識點,這樣的課堂無疑是失敗的。要想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跨越式發展,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進行適度總結,特別是學習過程中以及學習活動結束后,適時進行歸納總結是必不可少的。
學習《Windows 7的使用》時,學生需要熟練掌握資源管理器和窗口的基本操作。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師采用設疑與提問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學生思維活躍度得到提升,很快就掌握了理論知識。相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實踐操作中,學生的問題比較突出,很多學生混淆了操作步驟,學習效果不理想。為此,教師進行了“手把手”式教學,即先梳理出操作步驟,讓學生背熟,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這一次的操作效果明顯好于第一次。這時,教師沒有急著進行下一步操作,而是讓學生將實踐操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寫出來。這個心得體會可以是關于知識學習的,也可以是關于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因為剛剛完成了實踐任務,學生的思維依然處于高度活躍狀態,這時讓他們靜下心來進行自我反思,能使其快速完成總結歸納。總結歸納是學生思維升級的重要方法,教師抓住有利契機,讓學生進行階段性總結,可為高效課堂提供有力保障。
歸納總結是學生思維向著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輔助手段。學生不歸納,永遠理不清學習思路;學生不總結,永遠無法順利地完成知識的實踐運用。為了給學生清晰的指引,教師要對總結歸納的形式進行思考,以提升學習活動的實效性,構建靈動課堂。唯有如此,中職計算機教學才能順利推進,學生的學科素養也才會得到更好的培養。
計算機學科集理論性和實操性于一體,對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有積極的幫助作用,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和有效保障。該學科的特性和地位決定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有趣的教學方法。對該學科教學的漸進式探索能啟迪學生的思維認知,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教師可通過趣味導學啟認知、梳理感知搜信息、針對設計抓重點、總結歸納塑素養等教學步驟,循序漸進,給出針對性指引,讓學生在解決一個環節后對另一個環節充滿好奇心,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慧芬.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實訓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實踐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4).
[2]陳升權.核心素養理念下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策略研究[J].職業,2021(14).
[3]丁曉強.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21(34).
【作者簡介】常 越(1990— ),女,甘肅臨澤人,大學本科學歷,中職講師,現就職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專業教學。
(責編 劉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