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容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工作,為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路,以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突破口,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簡單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滲透策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基于初中語文教學關于德育滲透的建議
基于語文教學的開展,為了更好地滲透德育,應當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強化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進一步推動孩子們的學習,另外課上以及課下應當充分融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怎樣更好地滲透德育,本文主要從課堂與生活充分融合,深挖德育素材;有效選取德育滲透點,安排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等方面進行探討。
1.1課堂與生活充分融合,深挖德育教育素材
初中是非常關鍵的時期,而且就德育開展而言,這也是相當不錯的時期,廣大語文老師應當有效利用該時期,通過不斷摸索以及探究,找出行之有效的途徑,以便可以更好地滲透德育。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充分聯系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達到傳授知識目的的同時,充分滲透德育。在語文教材中,對于滿足以下條件的教學內容應當積極使用,即內容多樣化、涉及面廣,進一步發掘所隱藏的德育素材,尤其是一些優秀的作品,可以充分體現人們的思想,有效彰顯人們的生活狀況,同時對一些好的教材內容,也應當主動引入,以強化對高尚品德的宣傳,由此在強化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德育素養。
1.2有效選取德育滲透點,安排學生參加課外活動
初中階段的孩子們,不管是身體還是思想,均是漸漸成熟的時期,應當有效把握孩子們的這一特征,通過老師認真、負責任地指導,幫助他們健康而快樂地成長。基于此,老師應當找出滲透的核心所在,使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引下,慢慢達到滲透德育的目的。與此同時,基于教學內容以及時間的約束,對于課外活動空間,老師應當盡可能使用到位,針對實踐以及課堂教學,在有效融合兩者的前提下,達到擴大德育范圍的目標,并深入延伸其內涵。
2基于初中語文教學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建議
2.1充分挖掘課本資源,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語文教材選編了大量的經典作品,它們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典型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或積極樂觀、自尊自強、勇于擔當、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或自私自利、膽小怕事、卑鄙可恨。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分辨這些人物的好壞,讓學生以有高尚靈魂的正面人物為榜樣,從而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積極影響;還讓學生否定、批判反面人物,并通過對比,發現自己人格發展中的缺陷,進而努力健全自己的人格。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優秀文章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素質。
初中生對人與事均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與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暢談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以及對人物形象的評價等,如正面的人與事給予的積極影響,負面的人與事給予的思考與警示等。教師要讓教材中蘊含著的豐富人文思想和生活哲理滲透到學生的心里,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
2.2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深刻影響著學生思維能力、政治思想觀念、社會道德觀念等的形成。作文訓練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社會性,這決定了它必然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作文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說,寫作內容全都來自社會現實生活,作文中所表達的情感,也與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息息相關。中學階段的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作文教學無疑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做人和作文,人品和文品是不可分割的。教師應該注重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發現、挖掘美,幫助他們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惡,進而寫出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作文。最近,筆者讓學生寫一篇有關“偶像”的作文。學生筆下,各行各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均有涉及。講評作文時,筆者引導學生明確,要樹立正確的偶像觀,崇拜偶像并不是一件壞事,但要知道,評判偶像的標準應在于偶像自身能砥礪志氣、催人上進,而不在于其外在的翩翩風度或美麗容顏。崇拜的對象應是各行各業涌現出的求實進取、努力拼搏、成功立業的人物,而不應是那些嘩眾取寵、博人眼球的沒有道德操守和業務能力的人。可以崇拜鐘南山、李蘭娟等守護著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的最美“逆行者”;可以崇拜黃旭華、袁隆平、屠呦呦、南仁東等默默無聞的不求名利的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致力于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工作者;可以崇拜那些像馬云一樣心中有夢想、勇敢面對挫折、不斷追求卓越、致富之后不忘回報社會的良心商家;可以崇拜那些像黃文秀、秦玥飛一樣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的熱血青年;可以崇拜那些戰斗英雄和勞動模范……許多學生都寫到了最美“逆行者”。當新冠病毒肆虐中華大地時,醫生、護士、警察等都在默默奮戰,守護人民與國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勇敢逆行的他們,譜寫了一曲曲感人樂章。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是值得敬佩的英雄、值得崇拜的偶像。偶像應為正能量的化身,能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情感態度。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讓學生有心懷家國的責任與擔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扎實培養科學素養、人文情懷和道德情操。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這是豐富初中語文教學素材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初中語文教師必須不斷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充分重視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打成一片,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并以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為核心組織合作探究活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滲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雨杉.試析積極心理學在中學教學中的運用[J].天津教育,2021(16):82-83.
[2]秦宇欣.初中化學融入勵志教育的教學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3]許桂芬.運用情境教學在初中生物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