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輝
摘要:目的:總結急性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方法:2015年1月~2017年5月,醫院共處理急性闌尾炎患者130例。結果:住院時間5~17日,平均(6.4±2.1)日。并發嚴重并發癥6例,其中腸梗阻1例、腹腔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肺炎1例。其他并發癥包括腹脹42例,嚴重切口疼痛16例,腰背痛20例。結論:急性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重點在于并發癥的預防,需要特別關注高危對象,做好疼痛、腹脹的預防工作。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1?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急性闌尾炎是常見的急腹癥,發生率約為5‰,絕大多數最終采用手術治療,是急診外科、普外科常見病,在部分基層醫院,闌尾切除術可占全年手術量的80%以上。闌尾切除術基本成熟,當前以開腹手術為主,小切口手術發展迅速。手術具有創傷性,闌尾切除術也存在并發癥,感染等并發癥危害更甚于疾病本身,總結護理經驗非常必要[1]。2015年1月~2017年5月,醫院共處理急性闌尾炎患者130例,現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30例患者,其中男85例、女45例,年齡10~79歲,平均(45.6±10.2)歲。急性單純性闌尾炎24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06例。腹腔鏡手術11例,開腹手術129例,其中小切口手術87例、常規切口42例。
1.2? 方法
1.2.1 術前護理
入院時,對癥護理,遵醫囑給予東莨菪堿解痙,口服鎮痛藥物減輕疼痛,落實輔助檢查,采樣送檢,開展血常規、病毒五項、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等檢查。32例患者,還進行胸部X線片、肺功能和或超聲心電圖檢查。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遵醫囑動態檢測血糖,給予胰島素控制血糖,每隔2h監測1次,血糖控制目標為5.1~8.3mmol/L,若血糖>10mmol/L,開始配置胰島素,靜脈泵入,1U/ml,連續2次血糖>10mmol/L,持續泵入胰島素,當血糖達標時,則逐漸減少胰島素用量,當血糖<5.1mmol/L時,停止泵入胰島素。當血糖<3.9mmol/L時根據靜脈應用50%葡萄糖提高血糖。31例患者合并高血壓,則遵醫囑給予硝苯地平等藥物控制血壓。8例合并慢性呼吸疾病患者,氨溴索氧驅動霧化吸入改善肺功能。進行健康教育、康復訓練指導,告知配合護理的重要性。禁水食,靜脈營養支持。術前準備時間3~14h。
1.2.2 術后護理
(1)病情監護:①密切監護患者的心率、體溫、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直至蘇醒后6h;②開放手術患者,檢查切口敷料,觀察是否出現紅腫、滲液;③24例患者留置引流管,3M透明敷貼固定,記錄引流液的量、性性,若見異常及時通報;④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每隔12h檢測1次血糖;⑤注意獲取主訴,若患者主訴有胸悶、腹痛等癥狀表現,呼叫醫師處置,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心電監護。
(2)基礎護理:①體位管理,放置引流管24例,先平臥位,血壓平穩后改為半臥位,其余患者舒適體位,抬高床頭,每隔2h更換一次角度,以緩解腰背痛。②遵醫囑給予抗炎、抗感染藥物,同時控制治療高血壓病、糖尿病,靜脈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③疼痛管理,11例傳統切口手術患者,4例遵醫囑給予鎮痛泵鎮痛,術后泵入舒芬太尼100μg+地佐辛20mg+托烷司瓊5mg+0.9%氯化鈉100ml,首次負荷3ml,速度2ml/h,鎖定時間30min,持續48h,7例患者術后2h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鈉40mg,每隔12h 1次,持續72h,改為賽洛西賓膠囊,1次0.2g,每隔12h 1次,其余患者都加強巡視,根據疼痛嚴重程度,給予用曲馬多緩釋片或羥考酮控釋片藥物鎮痛。所有患者都要求盡量避免傷口牽連,通過看書、聽音樂等方法轉移注意力減輕疼痛。
(3)胃腸道功能恢復與營養支持:①提倡及早恢復腸內營養,32例24h內恢復腸道營養支持,其中糖尿病患者采用專科飲食,不足部分靜脈補充,其余患者禁水食24h~72h,逐步從流質食物向普食過渡,提倡富含植物纖維的食物,以減輕腹脹,靜脈營養支持者根據碳水化合物供應量,按照1:4比例減少胰島素。②采用積極的腸道功能恢復策略,包括床上臥位轉換訓練、咀嚼香糖等。
2? 結果
住院時間5~17日,平均(6.4±2.1)日。并發嚴重并發癥6例,其中腸梗阻1例、腹腔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肺炎1例。其他并發癥包括腹脹42例,嚴重切口疼痛16例,腰背痛20例。
3? 討論
闌尾切除術技術成熟,絕大多數患者預后較好,但仍然部分患者的康復時間長,甚至并發嚴重并發癥,主要為:①入院時病情較重,病程長,出現腹腔感染癥狀的闌尾炎;②身體機能較差的老年人;③依從性較差、自護能力不足的小兒[3]。對于此三類患者,需要安排精明強干的護士圍術期護理,重視細節管理,做好各項護理工作的銜接,加強術后的對癥護理、病情監護,以降低嚴重并發癥發生風險。
對于普通的患者,并發癥為腹脹、切口疼痛、腰背痛等,會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這些常見并發癥并非不可預防,大量研究論證了許多卓有成效的護理方法。如對于腹脹,包括按摩、腧穴按摩、拒絕口香糖、使用微生態制劑等,都有助于改善胃腸道功能[4]。對于腰背痛,主要預防策略為臥位更換。在具體護理過程中,需要靈活的運用這些策略,以幫助患者更好的康復。近年來,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該理念重視個體化的術前準備、術后早期康復訓練、及早恢復腸道進食,一定程度上會改變傳統的護理模式,可嘗試引入其中一項或某項方法,以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小結:急性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重點在于并發癥的預防,需要特別關注高危對象,做好疼痛、腹脹的預防工作。
參考文獻:
[1]彭 泉,張立潔,李業云,等.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慢性闌尾炎的 :CEG 分析[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5,20(11):859-565.
[2]鄒翰林.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的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5):118-120.
[3]岳俊芳,岳娜,湯應龍.循證護理對預防小兒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護理效果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12):123-125.
[4]劉剛,楊炳,陳本棟.老年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30(3):4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