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薇 趙濱元
2018 年以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中歐CAI)、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大規模、跨區域自貿協定相繼生效,呈現出高標準、全方位、廣覆蓋以及強排他性等特征,并成為推動新一輪國際經貿規則談判的重要平臺。經過7 年的大膽探索和成功實踐,天津自貿區的政策體系和建設發展基本實現與國際規則接軌,在服務貿易的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上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與此同時,天津自貿區的服務貿易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基于此,本文剖析以CPTPP 和RCEP 為代表的高水平貿易協定的服務貿易相關條款、模式和特征以及影響效應,對標國際主流區域貿易協定各主要議題規則,圍繞天津自貿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提出天津自貿區服務貿易制度創新的策略選擇和路徑,為進一步促進天津自貿區服務貿易的創新發展提供對策建議。在后疫情時代,天津自貿區可借助雄厚的發展基礎和地理優勢,對標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深化金融、電信、自然人流動、知識產權等服務貿易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增強對京津冀地區的服務輻射功能,助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環渤海服務產業的制度型開放。
高水平貿易協定非常注重服務貿易條款,尤其是跨境服務貿易準入方面。CPTPP 在其文本中專門設立了跨境服務貿易的章節,在條款中將其定義為一成員在其境內向其他成員提供服務貿易并獲取報酬的消費行為,并據此獲取報酬。CPTPP 中的跨境服務條款適用于某一締約方因受另一締約方提供的跨境服務貿易影響而采取或保留的措施,包括服務的生產、分銷、銷售或交付;服務的購買、使用或支付;服務提供者接入并使用分銷、運輸或電訊網絡以及以提供債券或其他形式的金融安全作為服務接入條件的業務。CPTPP 締約方以“負面清單”的形式約定了國民待遇、MFN 待遇、市場準入和當地存在。RCEP 的服務貿易規則致力于削減各成員影響跨境服務貿易的限制和歧視性措施,以各成員在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以及“東盟”FTA 中所作的承諾為基礎,進一步推動服務貿易自由化。RCEP 要求締約方制定跨境服務貿易準入負面清單,采用正面清單的締約方須在協定生效6 年內轉化為負面清單模式。
現有高標準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主要關注金融服務中的金融開放領域和管理模式、市場準入、跨境金融信息自由轉移、數據本地化和爭端解決等方面。CPTPP 在金融開放領域和管理模式方面,在GATS 的基礎上增加投資組合管理服務和電子支付與清算兩項跨境業務;在市場準入方面,借鑒了GATS對市場準入的6種限制性措施,但不涉及跨境金融服務貿易;在跨境金融信息自由轉移方面,開創性地納入了“信息自由流動”條款;在數據本地化方面,提出了金融數據后臺功能的本地化運行;在爭端解決方面,采取“投資者—國家”和“國家—國家”雙重爭端解決機制,通過金融服務具體規則做出特殊調整。RCEP 在金融開放領域和管理模式方面,強調新金融服務,明確使用“負面清單”模式;在市場準入方面,明確提出關于地域、客戶、營業許可等領域的要求;在跨境金融信息自由轉移方面,強調在不影響日常運營信息轉讓的前提下,各締約方可就信息轉移和信息處理設置管理要求;在爭端解決方面,原則上“考慮WTO 爭端解決機構通過的WTO 專家組報告和WTO 上訴機構報告中所做出的相關解釋”(陳華、張敏,2016)。
CPTPP 的電信條款緊密聯系電信技術發展前沿,與GATS 的框架有著顯著不同,內容更為豐富。第一,管理模式由正面清單轉向負面清單;第二,隨新一代信息技術迭代升級和電信服務類型日益增加,CPTPP 文本中還對電信服務出現的一些新服務作了界定,如商業移動服務、國際移動漫游服務、號碼攜帶、物理共址、互聯網互通參考報價、虛擬共址等。第三,CPTPP 各締約方設立電信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由每一締約方政府代表組成。職能是保證CPTPP 第13 章有效實施,審議和監督第13 章的實施和運用,通過對電信業技術和監管的發展做出回應,保證第13 章與締約方、服務供應商和終端使用者持續相關等。第四,建立起多元化的電信爭端解決機制。RCEP 服務貿易章節也專門設立了電信服務附件,對標現行國際高水平自貿協定,逐步轉向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制定區域內電信服務接入和使用的規則框架,在移動電話號碼的便攜性、國際電話漫游費等議題上作出開放性規定,首創性地提出設立獨立電信監管機構的要求,在確認各成員國監管權力的同時,維護合理、非歧視的電信行業環境。
CPTPP 關于商務人員臨時入境一章承襲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中關于自然人流動的界定和要求,對商務人員臨時入境的要求較為靈活,公司內部流動人員、隨行配偶及家屬、合同服務提供者的入境要求比較寬松,時間較充裕且可延長。RCEP 對于自然人流動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在符合成員國要求的情況下,應當允許自然人臨時進入國境,獲得居留期限,享受相關的簽證便利條件,為自然人從事貿易投資活動提供便利。不同成員國對于允許臨時入境的自然人類別也不完全一樣,一般為商務訪問者、公司內部流動人員、合同服務提供者等以及他們的配偶及家屬。中國在該條款中承諾允許商務訪問者、公司內部流動人員、合同服務提供者、安裝和服務人員、隨行配偶及家屬,這五類自然人在承諾限制的范圍內臨時進入中國國境。RCEP 要求各成員國應當在合理期間內向申請人通報申請狀態,合理收費,保證移民手續的透明度,公布與自然人臨時入境相關的解釋性材料以及相關表格和文件,修改或修正的內容時及時更新公開信息,同時設立答復利害關系人有關臨時入境咨詢的法律法規機制,并在可行的范圍內用英文公布前述信息。同時,各成員國在承諾表里,為自然人臨時入境建立了透明清晰的標準和簡化的手續,對于促進各成員國自然人的流動、促進跨境投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CPTPP 的知識產權條款分為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與執法四部分,在商標權、專利權領域與中國的法律法規基本一致,在著作權領域比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標準更低,在執法部分與部分國內法存在一定差異。RCEP 的知識產權條款是中國迄今已簽署自貿協定所納入內容最全面的知識產權條款,涵蓋了中國《民法典》第123 條規定的全部知識產權客體。相較于TRIPS,RCEP 以專節的方式規定了諸如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保護,數字環境下執法等反映時代發展背景下知識產權保護趨勢的相關內容,亦對諸如合作與磋商、過渡期和技術援助等方面進行了細致規定,體現了成員間更加緊密的合作與更大程度的包容,全面提升了區域內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水平。
以CPTPP、RCEP 為代表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中關于服務貿易的條款為天津自貿區服務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隨著各自由貿易協定在金融服務領域加大自由化力度,天津自貿區吸引了大批外資銀行,內外資商業銀行在同一市場環境下展開競爭。長期以來,在利率、資本項目、市場準入等領域,中國商業銀行均處于中國人民銀行的管制之下,而外資銀行在全球遍布分支機構,歷經利率市場化的充分洗禮,積累了大量運營策略和經營管理經驗,在中間業務創新、資產負債管理、產品研發與定價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此,隨著自貿區深入發展和金融市場開放逐步推進,內資銀行面臨的競爭態勢愈發嚴峻,亟待調整經營模式和資金運作結構(李虹等,2020;周誠君,2020)。
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發展和全球電信市場開放,跨境數據流動和增值電信服務逐漸成為常態。RCEP 在電信領域中擴大外資增值電信政策實施范圍,放開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外資股比限制,這些條款的落地將會進一步擴大天津自貿區的業務范圍,同時也會督促營商環境改善,雖然會對自貿區內的電信企業形成一定挑戰,但也會帶動增值電信、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發展。在國有電信運營企業經營業績持續下滑的現實背景下,進一步開放電信市場,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將促進國有電信企業改善股權結構,形成倒逼機制,進而更好應對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挑戰。
RCEP 條款中鼓勵外商投資設立國際船舶運輸、管理企業;支持外商獨資企業投資并從事國際海運貨物裝卸、集裝箱站場和堆場業務;支持外國名校、教育機構在自貿區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非義務教育類);爭取進一步放寬或取消外商投資人才中介、認證機構的限制,支持外資直接入股;在審批自貿區非公立醫療機構及其開設的診療科目時,對其執業范圍內需配備且符合要求的大型醫用設備可一并審批;爭取對外國醫師在自貿區內執業證照有效期試行放寬至三年等。這都將進一步帶動天津自貿區現代服務業向多層次、多領域深入發展,加速構建輻射京津冀的服務產業鏈(肖丹,2019)。
天津自貿區是天津經濟體制改革和技術研發創新的試點區域,是知識產權集聚的重要示范區,由于各片區定位各有側重,涉及的知識產權種類也不盡相同。RCEP下知識產權保護全面升級,天津自貿區可充分利用規則升級,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保護機制,最大限度擴展應用和創新路徑。企業應在政策指導下加強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保護,充分了解區域貿易協定規則各項合規要求,探索具體規則落地實踐路徑,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的高效管理體系。
天津自貿區可依托地緣優勢和發展基礎,拓展服務集聚發展空間,完善服務業集聚發展功能,探索發展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強化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態勢,打造獨具魅力的服務貿易品牌效應。
一是在金融市場創新方面,擴大市場化運營的范圍和主體,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一代數字技術,進一步深化“數字倉庫+可信倉單+質押融資+大宗商品市場+風險管理”的供應鏈融資新模式,為金融衍生品的研發設計和中國金融“彎道超車”先行先試。二是在跨境金融業務創新方面,天津自貿區作為北方地區首個開通“自由貿易賬戶”和天津唯一具有金融全牌照經營資質的地區,可為自貿區內企業提供跨境金融服務,試點開展外匯收支便利化。三是在金融服務創新方面,以便捷企業和個人融資和支付為目的,一方面通過“信保+銀行+擔保”的融資方案,通過探索金融風險管理工具降低企業因供應鏈上游價格波動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適時推出適合短期入境人士進行移動支付的銀聯卡等。四是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積極發展碳現貨交易和環境權益融資,開發綠色融資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和企業在境內外發行綠色債券。
首先,依托天津“1+3+4”現代產業體系,致力于解決“卡脖子”的關鍵基礎核心技術,著眼于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建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支撐體系,搭建有利于軟件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型平臺,打通產學研通道,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全程式的研發服務,打造自貿區科技創新企業的推進器,實現京津冀科技研發領域錯位發展和產業鏈協同。其次,持續推進產權互認機制、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制度創新,營造寬松的科技創新生態,大力培育科技交易市場,深化科技成果轉合和創業孵化生態體系,助力國家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提升。第三,利用寬松的營商環境和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等金融創新措施,吸引高新科技領域的跨國公司將研發中心、實驗室入駐,集聚服務全球軟件信息產業鏈的專業團隊,建設標志性的國際信息港。
一是依托海空港樞紐承載功能和龍頭企業,發揮天津港的獨特優勢,一方面吸引中外航空公司增加國際及港澳臺航線,積極拓展貨物航權;另一方面,集聚各類航運總部、運營結算中心和代理機構,鞏固提升船代、無船或無車承運人行業服務水平,引進航運經紀等高端產業,完善航運服務體系。二是依托知名專業咨詢機構,吸引國內外知名專業服務機構來津打造專業服務領軍企業,加強與各類國際組織、產業聯盟交流合作,持續提升商務咨詢服務專業化、網絡化水平。三是依托天津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基地,通過市場化手段,構建低成本、開放式、配套成熟的空間載體,探索“區內注冊,海外經營”的離岸模式,打造海外人才和科技創新資源要素聚集區。四是利用會展場館資源和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承接智能制造、醫療器械、動漫動畫等專業領域高端會展,帶動周邊產業和樓宇經濟蓬勃發展。
引用
[1]陳華,張敏.金融發展業態、金融深化新趨勢及其發展前瞻[J].東岳論叢,2016(6):146-155
[2]李虹,曾函,姚舜.天津自貿區金融創新動力機制與服務貿易協同發展[J].經營與管理,2020(6):6-9.
[3]蘇志明.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然人流動的法律創設探析[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7):80-85.
[4]肖丹.天津自貿區服務業開放對京津冀產業結構的優化的影響[J].科技對策與研究,2019(2):29-31.
[5]周誠君.自由貿易港需要什么樣的金融服務—再論FT 賬戶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賬戶選擇問題[J].金融研究,2020(12):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