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鋅
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yè)經營管理各環(huán)節(jié)都在運用信息系統(tǒng),這也就產生了大量且復雜的數據,在此形勢下,審計的建設向信息化和數據化發(fā)展是必然趨勢。由于審計本身的功能和作用,在工作中不僅要利用大數據的手段和技術對審計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還要用直觀清晰的方式將復雜專業(yè)的數據分析結果呈現出來。審計人員可以借助可視化技術建立模型,將數據之間的關系以圖形的方式清晰地呈現出來,快速定位審計疑點、發(fā)現審計線索,提高審計效率。因此,研究如何利用數據可視化技術挖掘審計線索,呈現審計數據分析結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意義。
信息化和數據化是審計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審計工作中大量、復雜的數據使得審計人員開始關注和利用大數據的技術和手段。但是目前大數據分析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算法分析和數據處理方面,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采用大數據技術手段采集的數據和分析出的結果往往還是很復雜,對于非專業(yè)人員來說很難理解和使用,而具有良好人機交互能力的數據可視化分析恰好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研究表明,人類從外界獲取的信息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來自視覺系統(tǒng),可見信息直觀化的重要性。如果能將復雜的數據以圖形等方式展現出來,人類就可以快速發(fā)現數據背后的信息,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數據。數據可視化技術能夠使大量復雜的審計數據清晰直觀地展示在被審計人員的面前,有助于審計人員發(fā)現審計數據信息中的內在關聯(lián),快速定位審計疑點,提高審計效率。
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實現流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要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使其在保持原本內涵的同時能夠滿足下一步處理的條件;其次是數據可視化的呈現,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根據數據的特征和實際需求選擇恰當的可視化軟件并進行建模分析,將數據以可視化的形式清晰地展示出來;最后是用戶交互,即審計可視化的結果應當易于理解和操縱,進而得出所需的結論。
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數據分析技術,可視化技術具有容易操作、便于理解等特點。傳統(tǒng)的數據分析通常需要利用編程、計算機算法和技術,對審計人員的專業(yè)性要求比較高,相比較而言,可視化數據分析由于具有良好的人機交互能力,在被應用時對使用者的計算機專業(yè)能力要求不高,有利于在審計工作中廣泛應用。此外,可視化技術不僅可以對數據進行分析運算,還具有圖形分析和展示等功能,適用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有助于審計人員快速掌握數據整體情況、發(fā)現異常點。此外,相對于大量的數據和文字,經過處理的可視化圖形使審計結果的呈現更加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展示。
目前,大數據審計可視化技術主要分為文本可視化、網絡可視化、時空數據可視化和多維數據可視化等,這幾種技術的功能和具體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可視化技術的類型、功能和方法
雖然近年來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都在可視化技術方面進行探索,為大數據審計構建可視分析系統(tǒng)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市場上的可視化數據分析軟件大多側重于具體的應用領域,缺乏專門針對審計的專用軟件。當前比較流行的科學計算可視化軟件有MATLAB、SPSS、Maple 和SAS 等,這些軟件不僅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還具有建模功能,因此多被用于科學研究領域。ArcInfo、MapInfo 等地理信息系統(tǒng)軟件具有獨特的展示數據空間地理位置的能力,因而經常與SQL 查詢功能一起用于國土資源、環(huán)保農業(yè)等方面的審計。還有一些計算機輔助的設計軟件,比如AutoCAD、Revit Architecture、Imageware 等,由于具有強大的工程核算能力,并且能夠對三維圖形進行運算,可以用于工程類審計。近年來,以多維分析為核心的可視化軟件快速發(fā)展并得到應用,如Tableau、QlikView、Power BI 等,這些軟件結合了自動化分析技術和圖形化建模技術,并且能根據實際的具體需求快速調整變換,非常適合審計人員使用。
大數據審計情形下,利用可視化技術使得審計的流程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出現了一些變化。審計人員在采集到被審計單位的數據之后,首先是進行數據清理和預處理,然后需要根據數據的特點結合專業(yè)能力判斷出可視分析的需求,進而選取合適的軟件和工具;之后,可以在可視化分析軟件中選擇合適的展現形式,對所選數據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觀察,尋找審計線索和審計思路;另外,審計人員還可以借助可視化技術建立模型,將數據導入進行自動化分析,提取疑點數據。
但目前可視化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審計人員對可視化技術的應用存在分散化的特點,缺少系統(tǒng)化的框架和規(guī)范,這不利于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信息利用;另一方面,企業(yè)在利用可視化技術時通常是直接使用現有的他人提供的軟件和算法,缺乏開源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因此,審計人員還是需要加強對計算機算法和可視化技術的學習和了解,也要加強職業(yè)判斷的能力,以更好地利用可視化技術進行大數據的審計,提高審計效率。
電網企業(yè)的電力工程數量繁多,分布范圍很廣,通過傳統(tǒng)的抽樣審計方法難以達到審計全覆蓋的目標,而且實地審計需要很高的審計成本。尤其是對于地市級電力公司而言,許多工程項目所在地區(qū)十分偏僻,這對審計提出了較大挑戰(zhàn)。
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作為一門集計算機科學、信息學、地理學等多門學科為一體的新興學科,能夠科學管理和綜合分析具有空間內涵的地理數據。GIS 不僅具有數據采集與編輯功能、數據的存儲管理功能,還具有制圖功能和空間查詢、空間分析功能,電力企業(yè)的審計人員在面對大量工程項目的審計數據時,可以利用GIS 技術將工程的經緯度坐標等地理信息進行歸集,并將這些文本數據用空間形式進行可視化的展現(如圖1)。這樣審計人員可以清晰直觀地了解審計工程的位置信息,結合工程物資的實際耗用情況,可以快速定位可能存在問題的工程項目及其地點,再根據需要考慮是否需要實地審計。如此一來,審計的效率會大大提高。
圖1:將工程地理位置進行可視化展現
電力公司繁多的工程項目需要使用大量且種類不同的物資,因此對物資進行有效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審計人員不僅需要對物資的出入庫是否規(guī)范進行核查,還要審查物資的采購價格是否合理。審計人員從物資管理系統(tǒng)中獲得的數據往往涵蓋了采購時間、采購單位、采購價格等方面,要想判斷某項物資的采購價格是否合理可靠,審計人員需要從不同維度進行分析比較。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利用可視化技術呈現出某類物資的價格波動情況。
Python 作為一種面向對象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具有操作簡單、可移植的特點,非常適合審計人員在數據分析時使用。通過導入matplolib 或pandas 模塊,還可以實現對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依據圖像的趨勢特點快速定位審計的疑點。在對物資采購價格進行審計時,審計人員可以先設定某個時間和物資種類,進行程序設計。例如在對M 公司2018 年度采購的“螺紋鋼,φ20”價格進行分析時,通過語言編寫和程序運行之后,可以使該材料的采購價格情況以散點圖的方式展現出來(如圖2)。
圖2:M 公司2018 年螺紋鋼,φ20 采購價格情況
通過觀察,審計人員可以快速識別出異常點,再對可能存在問題的具體采購項目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在圖2 中,螺紋鋼,φ20 的價格在2018 年保持著穩(wěn)定的增長,但2018 年1 月有幾批價格過高,12 月有幾批價格較低,顯然存在異常,審計人員應當著重關注這些材料的采購過程。另外,通過更改設定程序中定義物資種類和時間的代碼,還可以應用于對其他物資的分析,這可以使數據分析更加方便,也會大大降低審計的成本,提高審計效率。
雖然數據可視化技術可以使審計人員對大量數據進行直觀有效的分析和理解,從而快速把握審計數據的總體特征,但其應用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市場上的數據可視化分析軟件雖然具有強大的計算分析能力,但是缺乏專業(yè)性和針對性,如果想在審計工作中利用此類軟件快速進行可視化分析,必須在前期對數據進行解釋和處理。另一方面,審計工作中面臨的數據來源和類型都很廣泛,需要綜合分析不同維度的信息,這對審計人員的專業(yè)能力、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可視化軟件處理數據的功能要求都比較高。
大數據時代給審計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一方面審計人員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輔助審計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還要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對大量數據進行快速分析和呈現。可視化技術可以在分析數據的同時,將結果以清晰易懂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得審計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更加方便,審計結果更加易于理解和被用戶接受。但同時審計人員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數據分析能力,要思考如何將數據可視化技術與統(tǒng)計計算進行有機結合,在審計的不同階段和流程中靈活應用,以提高審計能力,改善審計效果。
引用
[1]厲雨,邵天龍,王浩.可視化分析在電力營銷審計中的應用[J].中國內部審計,2020(01):55-58.
[2]陳偉.基于可視化分析技術的大數據審計案例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06):61-64.
[3]向夢迪.數據可視化技術在H 公立醫(yī)院績效審計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9.
[4]邢文.大數據技術在電力營銷審計中的應用研究[D].廣東財經大學,2019.
[5]任磊,杜一,馬帥,張小龍,戴國忠.大數據可視分析綜述[J].軟件學報,2014,25(09):1909-1936
[6]陳偉,居江寧.基于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審計線索特征挖掘方法研究[J].審計研究,2018(01):16-21.
[7]陳霆,劉劍,焦朋朋.外部監(jiān)管下電力企業(yè)內部審計風險可視化模型的研究[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7,33(03):91-96.
[8]李強,謝汶莉.大數據審計中的可視分析[J].中國內部審計,2016(02):79-86.
[9]陳偉,Smieliauskas Wally.大數據環(huán)境下基于數據可視化技術的電子數據審計方法[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01):85-89+4.
[10]鄭偉,張立民,楊莉.試析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數據式審計模式[J].審計研究,2016 (4) :20-27
[11]Thomas JJ,Cook CA.Illuminating the Path: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genda for Visual Analytics[J].Los Alamitos:IEEE Computer Society,2005.1-180.
[12]Simeon S,Michael H B,Arturas M.2008.Visual Data Mining:Theory,Techniques and Tools for Visual Analytics [M].Sp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