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慧欣
大數據時代,財務機器人逐步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并開始應用于實際工作中處理基本的會計工作。從開始只是在四大會計事務所小試牛刀,到現在眾多行業公司也在不斷推行財務機器人,如制造業、通訊業、財務和金融業等。對原本的財務工作架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前景來說是一次變革,因此,針對現狀,會計人員如何面對以及重新定位自身的職業發展是值得思考的話題。以下將從財務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及現狀、財務機器人對會計工作及會計人員的影響和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對會計人員的能力要求、會計人員應當如何應對撲面而來的改變及調整自身的職業方向這四大方面進行探析。
1.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財務機器人能夠獨立完成數據錄入與計算、識別與填制憑證、檢驗發票及其他票據真偽等事務,如遇業務量大的企業,財務機器人能迅速地解決問題,做到了財務工作的自動化,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會計人員以往在做賬過程中需要自行核對數據的正確性及完整性,出現錯賬還需要一步步返回尋找和修改,工作效率不高的同時也無法完全保證質量。現在隨著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它會按照固定的程序執行命令,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運行準確率是可以達到100%的,可以保證會計處理的正確性。
2.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量
財務機器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具體如下:(1)應收(應付)賬款處理,主要完成客戶、供應商的維護和訂單處理;(2)簡單的賬務處理,主要完成憑證識別和錄入、查驗票據真偽、折扣計算、計算成本和銷售數據、登賬等;(3)對賬,每月與銀行進行賬務核對、定期與其他賬戶進行核對;(4)財務報告生成,在系統中收集數據生成財務會計報告。
面對以上的情況,有了財務機器人,會計人員只需要把各種外來的或者內部發生的業務單據按要求置放在機器人指定位置后,它便會自動識別單據真偽以及根據當中業務生成相關會計憑證、賬頁和報表,甚至后續的對賬工作也可以完成。這樣就可大大減輕會計人員的繁瑣以及重復的工作,讓會計人員騰出更多的時間從事預測、分析、決策、財務預警等高價值的創造性工作,激勵會計人員從原本基礎核算的工作往高素質管理人員的方向發展。
3.有助于會計人員積極更新知識結構
在原本的職業認知中,會計人員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工作崗位,且一些企業的會計人員主要是負責記錄和收集數據,內容簡單,導致部分會計人員缺乏對行業的危機認識。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以及企業的經營多元化、全球化,勢必會增加會計的工作內容,除了核算的基礎工作外,還可能涉及企業發展的預測、決策、成本控制、市場分析、稅務籌劃等方面的工作內容,這樣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會不斷地提高,而財務機器人的出現,也要求會計人員能夠熟練地進行操作,與之配合。在財務機器人能基本替代原有核算的基礎工作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會計人員知識結構的更新,引導會計人員從基礎會計人員向高質量的管理型、復合型行業人才轉型。
現如今國內企業中,部分會計人員從事著簡單的、重復的核算工作,從事高質量行業工作的人員相對較少。而這些簡單的、重復的核算工作是較容易被財務機器人所替代的,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這些機器人根據編程可以完成它能力范圍內的一切工作,并且保質保量。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也許更愿意一開始花一筆錢購買財務機器人來替代會計人員。這樣的趨勢下去,如果基礎會計人員不轉型,就會面臨著有一天被淘汰的可能。
財務機器人的高性能和低成本,確實是會吸引會計行業不斷地容納它,甚至會發展到不能離開它。但它對原本的會計行業體系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作為會計人員,我們必須努力適應財務機器人給行業帶來的發展和變革,并且找到一條與之共存共贏的道路。
財務機器人的出現,使得原本操作簡單、趨于流程化的業務都由機器人代勞,它能自動實現應收賬款、應付賬款、記賬、算賬、對賬和報賬等工作,傳統的出納、總賬會計、明細賬會計等崗位可能會被合并或者被要求轉型。針對以上情況,也對會計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財務機器人是無法處理復雜和可能產生變化的情況的。當各年或各月的數據出現明顯變化或者差異時,機器人雖然能將數據表示出來,但是無法及時發現問題所在,并且給出警示。因此,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具備數字感強,準確率高的能力,善于數據分析,從數據中結合專業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市場調研分析和財務數據分析的能力,這也是對新會計人員的任職要求。
由于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稅務方案也自然有所不同,沒辦法以固定的模式確定程序。企業的稅務方案都需要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地域情況和政策情況等進行量身定做,找到最適合、最合理的操作程序。這就要求新會計人員除了具備基本稅務知識、報稅操作外,還需要有著稅務籌劃的技能、為企業降低稅收風險、控制稅收成本。
雖然財務機器人可以進行簡單的賬務處理,但無法解決一些需要與外部或內部進行溝通的情形。比如,財務機器人可以將應收賬務記錄在案,做好客戶信息維護工作,但是實際催款是需要會計人員進行有效溝通,才能防止形成壞賬;再比如,財務機器人可以將各部門出差或者采購部門采購物資所涉及單據進行識別做賬,但無法有效審核其合理性,這就要求會計人員按照企業財務制度與員工溝通、詢問,按規審核,保證業務的合理性。因此,具有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是當今會計人員的必備技能之一。
財務機器人除了可以解決眾多財務問題外,在未來開發和完善下,會繼續向其他行業進軍發展,如根據財務數據模型預測市場前景、根據應聘人員信息分析其綜合能力并做出初步判斷、根據客戶需求做出智能偏好分析等。面對財務機器人向多行業發展延伸的現狀,作為會計人員,需要具備如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統計學、電子商務等多元化行業知識互通的綜合能力,具體為:市場分析能力、人才識別能力、方案設計能力、調查問卷設計能力、數據整理能力等,以確保業務處理的完整性和多樣性。
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已經逐漸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重要的一環,當企業達到一定的發展階段時,其組織結構和經濟活動將非常復雜,必須對企業進行全面的風險控制和管理。企業依托于財務機器人可以解決風險控制系統的建設問題,但還需要由熟悉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的會計人員來對風險控制系統進行監督和管理,才能保證企業處于低風險狀態。
既然財務機器人的發展已經趨于成熟,作為會計人員應抱有積極的態度面對它,要從思想上接受這一新鮮事物。比如要積極的關注財務機器人的發展情況,涉足行業和企業,了解它涉及的功能板塊(如識別發票真偽、銷售采購業務處理、記賬、銀行對賬單對賬等),利用財務機器人快速核算財務數據的能力,使用財務分析工具把財務數據進行籌資分析、投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等,并將分析數據反饋給管理者,還需要與業務人員溝通配合。通過這些功能了解財務機器人并認知其所能帶來的好處,學會如何使用當中的功能,高效地完成會計工作。
確定財務機器人的工作范圍,就會發現它只能完成一些高重復性和低復雜性的任務,而對于低重復性和高復雜性的工作,財務機器人是暫時無法替代的,比如:財務分析、成本管理、籌資決策、稅務籌劃、內部控制、風險防控等工作內容。這些就是作為會計人員應該發展的方向,今后的工作內容也將不斷發生改變,這都是我們應該努力調整的職業方向。
在財務相關崗位上,人的價值越來越體現在做有創造性的工作上,簡單的、有規律可循的機械工作未來被人工智能取代是非常有可能的,會計人員應居安思危,加強學習,可以通過以證促學的方式幫助自我價值的提升,如中級(高級)會計職稱、注冊會計師(CPA)、注冊管理會計師(CMA)、國際注冊會計師(ACCA)、國際注冊管理會計師(ICMA)。再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有意識地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實現從基礎會計到高質量行業人才職業方向的飛躍。
1.運用專業知識,提高數據分析能力
基礎的會計人員一般具備的是簡單會計核算能力,只需要處理流程化的業務,但面對財務機器人的出現,在原有基礎上,會計人員應多參與企業培訓或以自行學習的方式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會計分析能力,做到對會計數據有一定的洞察力,才能更好地運用平臺管理財務機器人,將機器人提供的數據加以分析,得出更有效的信息,幫助企業提高經營效率。在財務機器人數據處理完畢后,能夠結合市場、運用法律法規政策分析數據的意義和邏輯關系,給管理人員提供數據支持并提出專業建議。
2.結合法規政策,做好稅務籌劃方案
由于各個行業、企業的實際經營項目不同,所處地域不同且享受的政策法規也不一致,導致稅務處理也必定有明顯差異,這就要求會計人員需要結合地域和經營范圍,及時更新對國家或者地方政府發布的關于稅務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的認知,把握最新條款內容,識別稅務風險,并合理進行稅務籌劃,使得企業稅務結構合理化。
要做好稅務風險管控,稅務籌劃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會計人員必須要將稅法規定和政策爛熟于心,并且能夠靈活運用,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首先要熟知各種稅的最新表述、熟記各種稅目的計稅依據和稅率、熟悉當地稅收政策和企業自營范圍等,有條件的話可以通過以證促學的方式,通過稅務師考試等加深自身對專業的認知程度。
3.提高工作溝通效率
在實際工作中,在財務機器人無法實現的環節中,需要會計人員參與溝通的環節還是很多的,如應收賬款收回、應付賬款審批、報銷過程等,因此,會計人員首先要清楚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正確使用財務機器人,并根據它提供的信息確定需要溝通的內容,這樣才能與責任人進行有效溝通,提高工作效率。
4.分析市場動態,將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
會計人員要學會敏感洞察市場變化,及時關注市場動態,結合市場需求和變化協助企業預測發展前景,適當地調整成本費用,給企業決策者提供專業的分析和數據,幫助企業控制成本,從而增加企業利潤,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會計人員還可以多多拓寬自身的專業范圍,如人力資源、統計和電子商務等等,以適應現在財務機器人逐步發展的情況。
5.緊跟時代要求,追求與機器人并存
隨著5G 時代的來臨,眾多企業管理者都認識到科學技術在企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財務機器人的引進只是時間問題,因此會計人員除了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外,還得與財務機器人配合得當,合理運用其功能模塊,給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會計人員除了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外,還應該要學習財務機器人中的一些基礎編程技能、大數據分析工具的使用技能等,才能與財務機器人共同成就,一起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參加RPA 財務機器人的培訓項目,學習財務機器的后臺編程,為企業建設更加合理的處理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引用
[1]秦艷芬.RPA 財務機器人在會計領域的應用研究[J].中國產經,2021(05):67-68.
[2]張玉珍,徐寒.財務機器人對會計職業的影響及對策[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4(05):1-3.
[3]蘭麗娟,李美佳,謝玲秋.基于管理會計趨勢財務機器人對財務人員的影響分析[J].特區經濟,2021(02):142-144.
[4] 韓光強.RPA 應用對會計人才培養的現實影響與對策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3(04):69-73.
[5]沈美霞.芻論財務機器人對會計行業的影響及措施[J].商訊,2021(08):41-42.
[6]吳成列.財務機器人替代會計工作對會計行業帶來的沖擊探究[J].中國中小企業,2021(0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