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





摘要:在當前這個數字化、現代化的時代,融匯多種視覺語言進行藝術表達已成為一種趨勢,數碼影像與圖形的融合更是在這一背景下成為必然,實現了準確生動的信息傳達,賦予了觀者更好的視覺體驗,滿足了觀者更多的審美需求,為平面設計風格增添了新的養分。本文通過探析數碼影像與圖形融合的視覺感受,總結出融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并深入平面設計內部,就其中幾個代表性方面,如平面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畫冊設計等領域的具體應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平面設計 數碼影像 圖形 融合
新時代的發展,新技術的革新,新媒介的介入,促使人們對平面設計有了更高的視覺審美標準和需求,市場對平面設計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平面設計的發展可以說是與時俱進的,僅用單一的圖形形式已經缺乏藝術魅力,更多的是通過新媒體技術的融合與各設計門類的交叉互動出現的豐富視覺元素和視覺效果。在這一探索過程中,攝影與平面設計的結合為創作開辟了新的空間,數碼影像與圖形之間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融合與互動,可以說是互補互存的關系,其創意表現形式多元化、現代化、更能迎合當下人們的口味,更能將信息準確、清晰、高效地表達出來,并且在信息傳遞過程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數碼影像與圖形融合的必然
1.兩者都屬于平面造型藝術
數碼影像主要是指以照相機、攝影機等各種儀器設備借助光線、影調凝結物象的結果,具有真實性、客觀性、瞬間性1。圖形,是繪、寫、刻、印等;廣義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2。兩者在對物象塑形的過程中,都包含了形的設計、形的表現、形的構成等,為兩者的融合做了進一步鋪墊。
2.兩者都屬于視覺傳播藝術
數碼影像呈現的是現實生活中一個縮影或片段,是眼睛所看到場景的真實再現;而圖形是對現實生活內容概括、提煉、簡化的結果,是人為創造的。兩者都是可視形式,都是一種視覺符號,都能將人們對生活真切的感受、認知和情緒通過形式美的準則表達出來,都具有觸動回憶、傳遞信息、樹立觀點的力量,都具有一圖勝千言的作用,都具有普遍性、藝術性、時效性,都是人類社會溝通交流的視覺語言,不受地域、國界、民族和語言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理解,因而不會因為翻譯有誤而被歪曲原意。由此可見,數碼影像與圖形有很多的共通點。
二、數碼影像與圖形融合的視覺感受
視覺是人的一種基本且重要的生理與心理現象。阿恩海姆在《視覺思維》書中指出,人體產生視覺時,感覺與知覺是同時作用,還會調動其他“距離感官”并有選擇地指向其最喜歡的東西3。因此,我們眼睛在看到東西后會承擔起各種感知的任務。數碼影像可以通過視覺調動我們的各種感知能力,喚起記憶還原再現真實世界,帶給我們真實、具象、生動的視覺感受4。而圖形沒有影像那么繁雜,它所表達的內容往往是經過概括、提煉后的結果,具有簡明、抽象、單純的視覺感受,追尋的是一種意味的形式。顯然,兩者帶給我們的是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一種是真實、客觀的美,一種是簡約、概括的美。
數碼影像與圖形的融合,是把兩種不同材質、內容、風格的事物混合在一起的多元化效果。融合后既保留了各自獨特的魅力,又彰顯了各自鮮明的特征,給觀者全新的審美體驗,給設計師帶來更多的創意源泉。如把大自然真實的環境和圖形繪制出的形狀融合在一個畫面里,會呈現給我們一種超越時空的夢幻感覺。
三、數碼影像與圖形融合的方法
1.直接組合
數碼影像與圖形共同出現在畫面,承擔信息傳達和審美的任務。在此組合中,影像與圖形在外貌上的相似性可有可無,影像表現的是真實和客觀的一面,圖形則表現的是感性和抽象的一面,兩者不能互相取代,共享對方的優點,相得益彰。比如,數碼影像與圖形有機組合在一起,形態上發生多變,塑造出具有感染力的視覺效果,畫面給受眾帶來暗示信息并產生深入的思考。
2.疊構組合
在平面設計中數碼影像與圖形的疊構組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元素以自由的方式進行自由疊加,通過此編排方式使畫面產生秩序的視覺效果,有效提升視覺要素的表現力,并給觀者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另一種是將具有不同形象的要素以上下疊加的方式組合在一起,通過元素之間的覆蓋關系在視覺上形成新的事物。最常規的方式是將設計對象以同軸心的形式疊加在一起,通過此方式所獲得的新元素,可以借助數碼影像帶來的現實三維空間感與一維空間的圖形相互轉換,畫面層次豐富且易于提升受眾的好感5。
3.打散重組
設計師在數碼影像和圖形中提取一些設計要素,按照規范進行再重組、二次設計、重新排版,然后得出一種更有意味的平面設計作品,這也是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比如,某個事物的形象影像,設計師對其進行等形、等量或者自由分割以此來改變該要素的結構,然后通過與圖形的拼接、調色等形式處理,從而在視覺上呈現出嶄新的形象,創造出良好意境且達到快速向消費者提供信息的目。
4.創意組合
影像受攝影技術的限制,圖形受屏幕像素的限制,其外框都為矩形,版面較為保守沉悶。在不破壞主要內容的前提下,設計師開始嘗試多個影像和圖形創意排列,打破理性邏輯,進行感性表達。如將兩種不同屬性或質感的元素創意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截取前者的物象外形及后者的物象質感,以此來構成具有怪異感的新形象。通過組合來加強形之間的關聯性,建立起互補互襯的空間關系,從而是整體設計顯得更加人性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數碼影像與圖形融合的具體應用
當下,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如何在這樣多樣化的環境中滿足讀者獲取信息的需求,是設計師主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然而,數碼影像與圖形完美地融合能夠有效地吸引人們注意力,有效地幫助人們進行信息整合。下面從平面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畫冊設計、公共空間設計四個領域著手分析其融合的設計思路與路徑。
1.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運用
攝影技術的發展影響并推動著平面廣告設計的發展,數碼影像對于信息傳遞的高效性,使其成為廣告設計的主要表現形式,平面設計師開始尋找適合的影像和圖形語言進行組合。
如圖1《移傳記》作品中,對數碼影像進行選擇和改造,利用蒙太奇的手法,重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國家文化身份和消費情境下的信息錯位,這些身份通過影像與圖形拼貼所構成的縮景觀進行展示,體現在個體的運動、休閑、消費、度假、日常等諸多方面,看似真實但實際荒謬的圖像,搭建出一個理想化”的舞臺,探討日益媒體化的網絡社會中個體的主體性轉變及其身份存在的問題。
再如圖2《pagoda》作品中出現的羅馬柱、太湖石、石獅、烤鴨等數碼影像,運用非理智、無邏輯、超現實主義呈現內心世界與外在現實之間的矛盾形式。線條簡單勾勒出的人物圖形,同心的方向由內向外逐漸擴展的圓形,表述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與碰撞,還有當下世俗的消費文化對權威經典的反叛沖擊。可以看出,數碼影像和圖形的創意組合更加富有新意和形成新的審美美感。
2.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審美觀念也在不斷提升,單一的圖形或影像形式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包裝圖案設計,采用新穎獨特的方式呈現,建立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親和力。如圖3,巧克力產品的包裝可以采用巧克力影像和“人手”插畫圖形相結合,手部的產品置換成真實的巧克力和不同口味成分的數碼影像給人一種真實、自然又不失活潑的感覺,提升商品的終端表現,品牌精髓深入人心,設計優化的同時體現出濃厚的生活情趣。
3.在畫冊設計中的運用
畫冊設計中將數碼影像與圖形融合再創作,是一個分割、打散、重組、編排等再創作的過程。攝影技術的革新、圖形創意的介入給設計師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給畫冊設計平帶來極大的藝術張力6。如圖4,雙重信息的表達,使情景與意境相互交融,大大縮短了觀者與作品之間的距離,同時,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商品個性特征,更深刻地揭示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與本質。
4.在公共空間設計中的運用
舒適的空間可以提高人們的幸福感,公共空間設計在于讓人們在場地中共享時光,體驗集體聚集在一起的空間語境。全球頂級數字藝術團隊Moment Factory設計的每件作品都充滿了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將人們帶離現實世界,穿行與夢幻般的光影世界。如圖5,視覺畫面的影像通過投影與墻繪、聲光效果融合,從視覺幻象到電影敘事,讓無聊等待的旅客變得驚喜,同時找到與環境的聯結和延伸,給旅客們帶來不一樣的機場環境體驗。
結語
數字圖像時代,數碼影像在平面設計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數碼影像與圖形的融合,為平面設計帶來了一種新的嘗試,使其價值和意義有了質的轉變,視覺沖擊力增強,同時有效地幫助設計師開拓自身思維空間,增加個人想象能力。這種融合與互動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也是新時代下視覺可視化發展的必然。當然,隨著大眾審美的提高,兩者的混合也會隨著多媒體和新興藝術的盛行發展不斷更新。
注釋:
1李科.攝影在平面設計中的早期應用[J].藝術探索,2011(10):122-123.
2曹鑫.論攝影作品在圖形設計中的運用[J].工業設計,2019(8):92-93.
3【美】阿恩海姆,滕守堯譯.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4姚文婷,趙娟.淺析平面設計中影像與圖形混搭產生的背景[J].大眾文藝,2013(6):97.
5張欣怡.影像透疊在圖形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藝術科技,2017(4):297.
6黃曦.數字時代平面設計的新型表現形式探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6(1):294-295.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產教融合下的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與畢業設計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GH-19202;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信息技術背景下《計算機平面設計基礎(I)》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J202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