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鈺 翁燕平 王振惠
中關村學區管理中心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深入開展資源整合,豐富課后服務供給,科學構建“雙減”新樣態,助力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1.搭建平臺打通渠道,統籌資源共建共享
中關村學區科學家云集,高新企業密集,科技教育資源極為豐富。學區管理中心深入開展資源調研,盤清資源底數,建立資源臺賬,編制了《中關村學區教育資源共享手冊》,以圖文并茂的方式,標明了每個可共享資源的所屬單位、適用范圍、開放時間、使用要求等。學校可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在“資源共享手冊”中自主選擇?!百Y源共享手冊”提供了全方位、多維度、豐富立體的資源庫,打通了學校與社會間的資源壁壘,為學校精準對接資源、發揮資源效益、豐富教育供給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向學校提供地區資源庫的基礎上,學區管理中心發揮統籌優勢,聯動地區特色教育資源單位參與到課后服務工作中來。比如,2021年10月,學區管理中心組織召開落實“雙減”專題座談研討會,邀請各中小學以及地區內具有代表性的中科院所、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教育企業、公益機構等單位參加。資源單位展示各自教育資源,各校在“資源超市”里各取所需。再比如,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作為教育產業孵化器集散地,企業內有數十家教育理念先進、課程內容豐富、課程形式多樣的中小教育企業和機構,他們將各具特色的成熟課程體系展示在學校面前,線上與線下互通,門類涉及面廣泛,可以隨時依據學校需求進行個性化調整。
學區管理中心還聯動海淀學區教輔中心,開展送課下校活動。教輔中心的“三色生命課程”先后走進中關村第一小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小學和雙榆樹中心小學等學校,動手實踐類課程在這些學校落地開花,備受學生歡迎。
2.已有資源推陳出新,特色課程變身適配
“格致校園”是學區管理中心與中科院所合作為中關村學區各中小學校量身定制的、啟發青少年好奇心的系列科普講座欄目。這個欄目每期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知名科學家,以面對面講座的形式開展風趣精彩的講解。為進一步滿足學校課后服務需求,學區管理中心與欄目組研磨方案,將線下活動內容的現場視頻,通過技術手段,拆分為20分鐘左右的小課程,將課程目錄放在資源平臺上進行共享。小課程可以按科學領域、主題、時長、適應年齡等靈活組合,任意搭配。線上觀看,不受場地、人數、時間的制約。此外,學區管理中心與中科院行管局科學傳播處策劃“科學趣視界”欄目,課程內容關注科學知識點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側重科學知識普及,每期欄目時長為一小時,每周開展一次,深受師生喜愛。
3.調動資源聯動家校,協同育人共促“雙減”
學區家校(園)云講堂作為“海淀區終身學習品牌項目”,積極推進家校、家園共育,組織“雙減”政策通識培訓以及適應策略等十余次講座。學區管理中心還利用“智享中關村學區”微信公眾號,推出了“雙減新樣態”系列報道,從課程體系重構、教師專業素養提升、課后活動資源供給等不同角度展示學校在落實“雙減”工作過程中的智慧與擔當。
為每個學生提供更富特色、多樣化、個性化的優質教育服務,建立高質量教育發展體系,是學區各學校的使命。學區管理中心努力薈萃區域資源,推進區域教師隊伍建設,豐富課后服務資源供給,推動區域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