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京紅
為了解決學校課后服務師資不足的問題,學校與鄰近的西城區青少年科學技術館(以下簡稱“西城科技館”)緊密合作,開展館校結合課后服務活動,利用其過硬的科技教育資質、強大的科技師資力量、專業的課程硬件設施等優勢,助推學校“雙減”工作落地。
學校和西城科技館在探索學生社團課后服務工作上積極溝通,分別從機械與運動、趣味生物、智能機器人初級、Flash制作、Arduino創意編程入門、綜合模型等六個方面給予了課程支持。
開學初,學生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進行網上填報;教師依據學生填報的情況,將學生分別歸類為32個社團。在社團開課前,學校就管理、考勤、安全等問題進行了嚴格部署及要求,承諾加強管理保證學生的安全;在每周社團活動時間,學校專門配備一位經驗豐富的退休教師及六名在職教師隨隊前往科技館,負責課前集合、考勤和路上安全,并參與到課堂中。社團活動結束時,教師們會逐一與家長聯系,確保每一位學生安全順利地離開。為了便于聯系和溝通,學校還成立館校聯合科技社團培育項目微信群。在群里,教師把學生們的學習制作過程、階段性優秀成果的照片或視頻發到群里,分享各自的收獲。
目前,西城科技館已經形成了“課程和教師雙輸出、學生和社團雙輸入”的服務模式。每周都會有西城科技館的教師走進學校,講授特色科技課程,為學校課后服務提供保障。
學校開展的課后服務聚焦于學生的實際獲得,服務于學生的成長和課后服務質量的提升。為了提升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學校積極挖掘、整合校外教育資源,提升學校課后服務供給能力,為學生提供“學業支持+多元供給”的課后服務課程菜單。除學科輔導外,我們著重補充加強了勞動教育與體育活動,并開設了社團選修、志成“萬花筒”大講堂等,力求提供多樣化、可選擇的服務,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