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保紅
課程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核心領域,是實現育人目標、辦學目標的核心載體,也是形成學校特色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學校逐步構建起體現生命教育理念的文化體系。生命教育是一生的全過程教育,貫穿于生命的每一個活動中。一是關于人的自然屬性,包括健康、安全等內容的生命長度教育;二是關于人的社會屬性,包括成長、學習、工作等涉及人文和人道的生命寬度教育;三是關于人的精神屬性,包括人性與人格等方面的生命高度教育。我們希望通過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課程建設,實現師生的生命綻放。
1.學校課程體系的構建
在課程體系構建中,學校確定了“三個依據”“四個方向”“三維實施”的工作思路。“三個依據”:師生發展的需求及起點、各級課程的核心內容和要求、學校課程建設的基礎與方向。“四個方向”:培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實現學校育人目標、建立面向未來的學習方式、促進學校的高品質發展。從“三個維度”實施:“宏觀層面”進行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中觀層面”制定各系列課程方案,促進國家課程規范化、校本化實施,開發拓展性課程和發展性課程;“微觀層面”創建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課堂。
2.學校課程建設的特色與成效
幾年來,學校的課程建設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首先,在生命教育“培育完整的人”這一理念指引下,注重整合融通,構建了整體有機的課程體系,各學科課程目標相互聯系,形成課程育人的有機整體;其次,以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以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并重為導向,構建了歷史人文、身心健康、創新實踐為特色的生命教育課程體系,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再次,充分發揮師生主體作用,構建了扎實有序的課程實施步驟;最后,充分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文化氛圍,關注差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創建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課堂。
通過課程體系的構建,我們對學校辦學目標、辦學思路的思考更加深入。在課程實施進程中,反復地摸索與實踐也讓我們對于如何將學校特色融入課程、呈現于課堂、體現于師生成長,有了更為具體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其中,“生命的腳印”實踐課程和紅十字教育課程的實施,更讓我們看到了師生的精神成長。
“生命的腳印”是學校實踐課程的總稱,包含紅色歷史文化、社會大課堂實踐、科學探究和國際交流活動。其中,科學探究系列的遠古化石探究課程最具生命教育特色,師生參與度高,課程實施效果顯著。
遠古化石探究課程分為三級:基礎性課程——“遠古化石挖掘”,從2012年起面向全體學生開設;拓展性課程以社團或選修方式開設,包括化石修復、遠古化石探究、“博物館奇妙夜”體驗課程等;發展性課程與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合作開設,包括科學探索實驗室課程和地質、古生物早期人才培養課程,旨在培養學有所長的學生。
除化石探究外,科學探究系列課程還涉及到許多與生命密切關聯的研究領域,如底棲生物研究課程、生物磁場課程、菌種包培育課程等。
“生命的腳印”實踐課程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注重多樣化的實踐學習方式,學習的時空突破課堂與校園的局限,向社會生活領域和自然科學領域延伸,得到了師生及家長的認可和好評。2013年以來,學生參與京外實踐活動的總里程超過10萬公里。2018年,學校修建了化石長廊,選取同學們挖掘的部分遠古化石分類展出。2019年1月,我們策劃并組織實施了“山海相連,教育追夢”五省三市重點高中實踐活動聯盟赴煙臺、青島的科考活動,從此開啟了八校師生相互協作、共同成長的科學探索旅程。2019年出版了《生命的腳印》系列主題活動課題匯編。2019-2020年,14項課題成果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北京市金鵬科技論壇中獲獎,并連續兩年獲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專項資助。2019年,學校舉行國內首家學生化石修復中心落成儀式,“北京市中小學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科學實踐教育基地校”“中國古動物館古生物人才培養基地校”“豐臺區科學探索實驗室”同時揭牌。2020年,學校獲評北京市科技教育先進校,2021年與中國地質大學簽約,成為其優質生源校。
紅十字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探索生命意義,培養規避風險的意識與能力;培訓救護技能,具備自救施救的知識與技能;提供設備保障,應對常見傷病的處置與救護;組織應急演練,模擬危急情況的逃生與互助;開展課題研究,探索環境保護的途徑及方法;創建活動基地,提升關愛生命的能力與水平。隨著紅十字教育課程的實施,許多師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了進步與成長。2016年,學校獲得首屆北京市“人道獎”先進集體獎;連續三年獲得北京市十佳優秀紅十字青少年活動獎;連續三年獲得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案例獎。
作為全國紅十字模范校,從1953年學校紅十字會成立后最初單純的實踐活動到現在融入課程、形成體系,人道主義精神和紅十字知識已經成為每一位十中人必備的素養。
3.學校課程建設工作的改進與提升
今后,我們將從三個方面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課程建設工作:一是進一步梳理、整合目前的課程體系,使其結構更合理、表述更規范。繼續開展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工作,依據師生發展需求不斷更新拓展性課程和發展性課程,使課程內容更豐富、課程形式更多樣。二是圍繞課程建設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研訓工作,更新干部教師的課程理念。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提升教師課程開發能力。三是規范細化生命課堂評價標準,努力實現評價目標多維度、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功能全程化。加強生命課堂實施的監督與改進,促進教師提高課程實施能力,保障教學效果。
生命教育是伴隨人一生的必修課,課程體系的不斷豐富與完善是學校永不停息的任務。
編輯 _ 湯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