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彎·吾布力
2021年7月份教育部下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通知,9月分開學后,各中小學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在學校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在“雙減”政策下該如何進一步打造高效課堂,切實做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呢?強課提質是在“雙減”政策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最有效、最有力的措施。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育人的主陣地是課堂。在課堂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堅守好課堂,老師們應教盡教,讓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構建教育良好的生態。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教育回歸本真,重任落于校園,“雙減”政策的實施離不開高效課堂的落地踐行。
一、首先明確認識 “雙減”政策的重大意義,構建“雙減”背景下的輕負高效教學評價體系。
(一)方向是前進的動力。我們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總體目標,踐行立德樹人總體要求,聚焦“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達成共識,形成合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二)政策是工作的保障。我們要不斷學習教育方針,認真貫徹教育政策,深刻認識 “雙減”政策的重大意義,“雙減”的關鍵點是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三)健全完善課堂教學管理規程,構建“雙減”背景下的輕負高效教學模式持續提升課堂教學效益,逐步構建服務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
二、如何做到強課提質,“雙減”政策的背景下,一定要以最基本的教學常規為著手點來打造高效課堂。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上一堂有效的課““上一堂高效的課“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怎樣打造高效課堂呢?
(一)進行結構化的備課
備課是教學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核心環節,是為實現有效率、有質量的課堂學習而進行的全方位準備,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在備課前應從不同的角度和視角進行結構化準備,教師需要超越自己、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點,從學生的學習生活、活動、情感發展為出發點,同時有效的利用課程資源,搭建有效的教學平臺。
(二)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
1.學生資源的開發整合
打造一堂有效課堂,一方面既要讓學生會學,還要讓學生學會,另一方面在對學生安排座位、分組時要注意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達到互學幫扶,充分開發整合學生資源。
2.設置好教學情境
要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習興趣,不管是那一個學科,教學情境的創設是至關重要的,各學科要充分利用好學科的特點,設置一些靈活多樣,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親身感受,體現在“雙減”政策下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把課堂教給學生。
同時還可以通過設問、提問,最后點評解答的形式來開導和啟發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的大膽的質疑、開拓的思維、勇敢的表現,教師一定要支持、肯定和鼓勵,并對于一些學生超現實的思維給與糾正。
3.注重課堂上的細節
一是重視課堂的導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要做到靈活多樣。二是課堂上老師進入狀態、精神飽滿。三是注重課堂上教材的使用,一定要對教材進行科學的重組。四是課堂上的內容一定用自己的話去講,講出自己的特點風格,嚴禁照本宣讀。五是注重課堂上對學生的“引導”。六是課堂上教師一定不能過于“勤”,教師過于“勤”,學生就會“懶”,所以教師一定要學會“懶”,才能培養出一批“勤”學生;七是課堂上教師應定要學活“拋皮球”,在課堂上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把皮球拋出去,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教師做好引導。八是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站在學生的位置上思考問題,找出學科的重難點,從學科的本身特點確定重難點,有的放矢。九是教師在課堂上一定注重課堂的生成,善于捕捉教育機會,注意學生的思路。
(三)注重課后反思
教學課后反思是提高教師課堂應變能力,適應新形勢下教師素質發展和教學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師自主發展的有效形式。
1.重視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所教授的課程內容進行再認識、再思考的過程,通過課后反思,教師們可以不斷的積累教學經驗,有效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從而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2.注重教學過程的反思。教師通過對自己課堂教學的反思,剖析并總結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重視問題背后的原因所在,不斷獲得對教學規律的認識,從而達到自我評價和自我診斷的效果。
(四)布置作業及批改
1.作業設置。按照課程設置要求,凡應布置作業的學科必須布置作業。在當前“雙減”政策下,更要高度重視作業的設置、作業的質、量、度,既要做到減負、又要做到提質,就要高度重視作業的設置對學生的預習、復習和指導作用,除了按照政策要求在學校完成基礎性性作業以外,可以結合各學科、不同學段的作業設置要求布置讀、寫、算的作業以外,還可以布置操作、實驗、考察、觀察等實踐性極強的作業。
2.作業的反饋。作業的批改與反饋必須及時,一定要堅持“有留必查、有查必改、有改必講、有錯必糾”的原則。作業批改不僅要及時,而且要準確,批語要符合學生完成作業的能力,一定帶有鼓勵激發學生糾錯的語言。同時教師在批改完作業后一定注重糾錯規范訂正,找出學生出錯的原因進行歸類診斷,并利用課堂時間通過作類似題進行加強鞏固。
在“雙減”政策下打造高效課堂,需要教師們作出的努力還很多。多學習,適合教育發展的形式,指導自己的思想還缺什么,一謙遜的態度不斷的接受容納新思想來提升自己;多向優秀的老師學習、向政策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在合作、交流、分享探究中,取長補短,拓寬自己的視野,迎接教育改革中更多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