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美周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塑造人格的關鍵時期,而學校是學校成長的主要陣地。所以,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特別重要。而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和學校要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各個方面,對學生的成長起到積淀作用。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生的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落實途徑;探索
小學階段學生的觀念正處于發展的過程中,如果學校能夠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就可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得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走向正確的道路。而且讓學生在擁有良好成績的同時能夠擁有著健康、積極向上的品質。
一、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德育教育的開展可以讓學生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國是擁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大國,歷史發展中有很多文化的出現,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滲透。也就是說,讓學生在汲取歷史知識的同時對歷史的美德進行傳承,從而成為新時代的優秀青年。其次,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一定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啟蒙。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社會經歷很少,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侵蝕,所以啟蒙階段就是要借助德育內容的開展。讓學生有著明月是非的能力,將優秀的觀念引入到學生的頭腦中,使得學生成為一個積極向上,擁有著堅定價值觀念的優秀青年,為學生之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實途徑探索
(一)借助學科滲透德育內容
思想品德是小學階段德育的主要課程,比較適合學生年齡的發展,而不是單純地講述理論,反而是有針對性地講解,讓學生在德育課堂上可以獲得不一樣的體驗。但是教師也要意識到,德育工作的開展,思想品德這個學科是最為主要的特征,但并不代表著其他科目的出現就不可以滲透德育內容。因為其他科目的出現,對于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也有著一定的引導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的環節中要不分科目的對學生進行德育內容的滲透。
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述《狼牙山五壯士》這一內容,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滲透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狼牙山五壯士》所呈現的內容是五位英雄與敵人拼死抗爭的歷史事跡,這個里面這五位人士出現都擁有著高尚的品德和愛國的精神,值得學生進行學習;而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基本的禮貌用語時,就需要借助著這個機會,讓學生懂得什么叫做文明的理念;在美術課堂上,同樣如此。再介紹一些名人名家時讓學生學會名人名家的道德品質,甚至是名人名家的愛國精神。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應當盡可能挖掘出各學科中具有德育素質的內容,將教材與德育內容相融合,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德育知識。
(二)活動引導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理解能力是比較弱的,但是卻擁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內容時,可以利用一些活動進行開展,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避免受到單一模式的影響。
比如說:教師可以定期的舉辦主題班會,探討社會中某一道德事件,讓學生去想一想什么樣的情況下這一情況是合理的。讓學生知道什么叫做符合道德標準,要求什么東西不可以觸及;再比如說,可以通過一些演講比賽開展德育。各學校經常會組織開展一些有關于少先隊的內容,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開展一個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主題,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不知不覺的了解更多的德語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覺悟。
(三)榜樣示范
榜樣的出現可以讓學生朝著這個方向為之努力,也是道德的楷模。所以,在小學德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學習德育內容,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德育的認知,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學習。
比如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知道雷鋒是誰?也會知道邱少云是誰?他們都是革命時代的優秀代表,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將這些人物介紹給學生,鼓勵學生成為像他們這樣的人;其次,一些歷史上的偉大科學家、歷史家、哲學家,也是可以讓學生學習的榜樣。比如:魯迅、老舍等,都可以為學生帶去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校園廣播或者是表彰大會等,有目的地宣傳正能量,引起學生的共鳴。
(四)實踐引導
德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養成一種習慣,成為符合新時代發展的優秀人才。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理論知識的講解,還需要注重實踐的應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關注學生是否將這一知識進行了合理的學習。比如說:教師在教學中會為學生講授到有關于“孝順父母”的問題,僅僅是通過理論知識的講述是沒有說服力的,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回家之后去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讓學生明白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只有讓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這項活動的含義,才可以了解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的教學水平在大環境下發展,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必須要隨著理論的出現,進行適當的革新,只有這樣才可以追趕上發展的潮流。而德育工作要在新時代背景下與傳統內容相融合,兩者之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才可以實現其教學效果的進一步發展。同時關注德育問題,從各個方面入手,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吸取更多的知識,這樣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才會實現教學初衷,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理解德育的深刻含義。
參考文獻:
[1]莫熙姚.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實途徑探索[J].求學,2021(39):39-40.
[2]王蘇寧. 淺談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策略[C]//2021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2021:570-574.DOI:10.26914/c.cnkihy.2021.00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