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秋萍
摘要:老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是當老師從這個主導地位變成旁觀者,完全將課堂交還給學生的時候會出現一個什么樣的局面呢?老師把課堂的主導權完全下放給學生,老師僅僅是課堂上的旁觀者,學生站上講臺反客為主,或許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因此筆者把2節課放給學生,學生主講的兩首詩分別為杜甫的《登岳陽樓》與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讓我驚喜也讓我感觸頗深。但是把課堂下放給學生,完全由學生主導,并不是老師當起“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相反,在上課前老師需要做好以下的準備,老師要用一只“隱形的手”來掌控課堂。
關鍵詞:課前準備;精彩一課;課后反思
一、課前準備
(一)做好分工合作的工作
一堂出彩的課需要學生們的群策群力,所以我以學習小組的方式籌備,將同學分為兩大組,每一組負責一首詩歌,而且將分組名單與分工都寫的清清楚楚。分組僅僅是分工的基礎性工作,接下來的需要的是資料的收集、篩選和整理,以及上去講課的同學代表的語言組織以及講課思路的梳理等。
(二)資料收集、篩選和整理
在搜集資料上我建議學生從詩歌的作者、詩歌的題材以及找同類詩歌的不同性質入手,而且要調動所學知識,學會學以致用。搜集資料篩選資料的時間我給他們3天的時間,可以通過網絡、書籍、報刊、詢問老師等方式搜集資料。
(三)課程安排有序性問題
一節課的時間,需要在有效的時間里面取得最優的教學成果,因而我建議整節課圍繞一個核心問題,并設置3-4個小問題,當把這些問題都解決完那就可以了。所以,課前設置問題這才是最為關鍵的,這也是課程安排是否體現有序性的問題。特別是詩歌教學,學會詩歌的鑒賞方式和答題技巧獲得文學情趣,受到詩歌的詩情陶冶這才是最重要的。
二、精彩一課
經過前期的準備,由同學主講的杜甫的《登岳陽樓》以及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這兩節課都是特別出彩的一課,可以說這兩節課是各有千秋,其精彩之處在于:
(一)、《登岳陽樓》教學導入很出彩。
主講同學把學習這一首詩的這一節課設計成搭乘時光的列車,拿好旅游手冊(課本)回到唐朝,尋找大佬杜甫,跟隨大佬杜甫的足跡登上岳陽樓,一覽洞庭湖的無限風光。在講解“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這句詩的時候,由于這句詩太過于抽象,所以主講同學選擇了用畫圖這一形式來讓同學們理解這句詩,整個過程真的是生動有趣。
(二)、《夜歸鹿門歌》提綱挈領,內容厚實,課程安排詳略得當
1、以大局觀來入手,由大到小。
主講人以播放視頻的方式展示了詩人的生平、詩作以及詩人的相關作品,這個視頻一下子就抓住了同學們的目光。之后以大唐詩人都有的共同風格:不被重視——不媚俗世(埋下伏筆),按照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立足七言古詩基本特點:篇幅較長、容量較大、用韻靈活等方式進行鑒賞。
2、鑒賞詩句前聽讀、學生個讀并進行簡短到位的點評
主講同學先讓同學讀,接著放了視頻聽讀,最后再兩者進行對比,說明詩歌由于讀者理解的不同,進而讀出來的感情語調也不同,自然而然切入到了鑒賞詩句當中。在鑒賞的過程中,主講人先示范講解《夜歸鹿門歌》的首聯,最后的幾聯分別由幾個同學進行鑒賞,主講人進行點評后并且結合自己的思路,自然的過渡到自己的講解主題上,整個流程是非常流暢、自然且教學的節奏也是有條不紊的。
3、課程內容豐富厚實有拓展有延伸
以“移步換景”這一手法作為主線,接著是每一聯的進行賞析,比如:
首聯:山寺鐘鳴(靜)——渡頭喧鬧(動) 對比
頷聯:沙岸江村——眾人,舟歸鹿門——余 比襯
頸聯:月照煙樹 龐公隱處 明暗、古今對比
尾聯:巖扉松徑 幽人自來 隱逸情趣
大唐詩人所共有的一個特征:不被重視——不媚俗世 終南捷徑 懷才不遇卻不自怨自艾進而延伸到五言詩與七言詩,繼續鑒賞王維的《歸嵩山作》,并介紹其他相似和相關的田園詩,整個課程下來,顯得格局高遠。
(三)講地用心,聽得專心
因為是學生來講,學生與學生之間關系親切,融洽。主講人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自己的同學和老師看,用心準備,用心去講;而聽的學生對主講人抱有一種新奇感新鮮感,所以在聽課的過程中,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氛圍輕松活躍。
三、課后反思
把課堂的主導權放給學生,老師成為課堂的旁觀者,經過實踐確實有出彩的地方,但是也還存在很多的不足:
1、主講學生容易緊張,邏輯思維較混亂,語言組織跳躍性也很大。
2、主講人對詩的研究和把握不到位,直接把課文要講的知識點呈現出來。
3、制作的課件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字多且小,背景花色多且雜,華而不實。
四、小結
總的來說,把課堂放給學生,老師成為課堂的旁觀者這是一種新的嘗試,縱使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是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其中并且享受其中這也是一種收獲。老師作為課堂主導者,要發揮主導作用,用“隱形的手”對整個課堂有所把握,而且也要不斷的加強自己的專業修養專研教材、吃透教材,這樣才能使課堂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韓書生.學生主講的語文課[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8(08):37.
[2]朱奇峰.自主學習中教師應如何定位——基于學生“主講式”教學的思考[J].語文建設,2017(2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