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改英
摘要:小學英語是引導學生踏入英語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新課標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以興趣為導向,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入手,強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這樣不僅能有效激發小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的發展。對此,筆者從多個視角出發,對當前新課改條件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簡要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思維能力;培養
前言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事物認知、情感發育初步建立的關鍵階段。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強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還能夠為小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體驗。除此之外,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還從側面實現學思并用的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此外,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為嫻熟地駕馭英語知識,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夠促使學生將學習思維能力拓展到學科學習、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1.強化情景教學,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心智尚不成熟,對外界環境、事物的認知較為簡單,并沒有足夠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變化。相較于傳統“灌輸式”教育模式來說,教師利用生動活潑的情景教學方式更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課堂教學目標。另外教學內容與教學情境的結合還有效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發散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思維深度,進而積極參與到課堂英語學習中去。例如,教師在講到小學pep五年級上冊的“What’s he like?”一課時,可以充分利用英語課堂情景—--由教師代表Ms Wang,學生A代表Chen Jie,學生B代表John,教師須在課堂上做出“kind”、“strict”、“cool”等表情或者是動作,由學生A提問“What’s she like?”,而學生B則需要根據教師的表情、動作判斷教師分別屬于哪一種狀態,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英語口語對話,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以達到更加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注重想象引導教學,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培養學生基于想象力的發散型思維也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思維能力的關鍵之一,要求學生在進行英語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以課本知識為出發點,實現由點到面、由表及里、由內而外的發散學習,從多個角度出發進行知識學習、問題思考、能力提升等等,以達到豐富學生課堂體驗、知識、能力的主要目的。由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想象力豐富、天馬行空的一個年齡階段,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鼓勵學生發散性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逐漸形成發散思維。比如在“In the nature park”一課中,Chen Jie說“Is there a river in the park?”,John說“Yes,there is”。教師還可以積極引導學生思考生態園里還有哪些其他的事物,并鼓勵學生相互提問、回答“What other things are there in the nature park?”,“Is there a hill in the nature park?”、“Is there a forest in there?”等等。利用這種提問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拓寬想象空間,使得大家高效地參與到與教師的互動過程中,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單詞的讀寫,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建立開發創新思維
學生開發創新思維的建立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以英語課堂為平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勇于創新,從不同的角度參與英語學習。這種以鼓勵為主的教學方式,突破了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打破思維界限,推動學生逐漸形成一套整體的、系統的、適合自己的英語知識學習體系。比如說,教師在講述“This is a big bed”一課時,可以鼓勵學生介紹自己的床。通常情況下,學生在進行介紹時,往往只會運用一些簡單的語法知識和英語單詞,例如“This is my bed.It has a……/It is very big and beautiful……”教師應該結合課本教學目的,積極鼓勵學生查閱英文字典、電子詞典、手機等學習工具,從多角度、多方面介紹自己的床,甚至可以延伸為介紹自己的臥室、家等等,進而可以實現對多方面知識的掌握和學習。
4.重視讀寫結合,強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英語知識的學習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小學階段我們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讀寫方面。因此,讀寫結合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逐漸成為一項常用的教學方式。英語單詞的拼寫并不是簡單的字母組合,而是與音標有關的拼寫過程,單詞的拼寫正確離不開讀音的正確。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強調讀與寫之間的聯系,注重加入音標教學,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說,教師在講授“What can you do”這一課時,應該結合讀音進行英語單詞的教學,強化學生對單詞讀寫的認識和掌握,就拿Ping Pong一詞來說,我們可以從其讀音中找到拼寫的規律,其英文單詞與中文拼音之間就有一定的聯系,兩者的拼寫方式拼寫相同,因此學生就不必在去逐個字母的P-I-N-G-P-O-N-G進行單詞記憶。而是通過邏輯思考,探尋二者之間關系以及規律,這樣不僅減輕了學生背誦單詞時的壓力,還讓英語課堂充分“活”起來,從而為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創設一個良好的讀寫環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學課堂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建立開發創新思維、強化邏輯思維能力已經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點課題之一。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提升對于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重視程度,建立與課本知識相關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加強英語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調動英語課堂教學氛圍。本文通過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培養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幾種方式,希望能夠提升我國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建兵.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 中學生作文指導(40):2.
[2]章雙林. 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2010, 000(007):166-167.
[3]鄭碧惠. 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J]. 讀天下(綜合), 2020(1):1.
[4]李海云.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 2019, 000(0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