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摘要: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剛接觸寫作,正是起步階段,作文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關系到他們能否打好作文的基礎,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然而,由于學生剛接觸作文,不能有效地將掌握的技巧轉化為能力,導致寫作時常常感覺不知道怎么寫,甚至產生畏懼、抗拒的心理。所以,小學四年級作為學習者學習寫作的初始階段,對學習者后續的寫作影響意義深遠。所以教師應該要重視該階段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該文章針對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寫作的方法和技巧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寫作方法;技巧
引言
寫作需要很長時間的教學以及沉淀。在學習者初次接觸寫作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習者樹立有效的寫作思路,并且培養學習者良好的寫作習慣。四年級學生具備一定寫作經驗,但缺乏創新意識,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有必要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寫作中產生新的思路,提高寫作積極性,以下是對寫作興趣、經驗及能力發展的幾點思考。
一、小學語文中寫作的內容教學
(一)重視寫作的實踐
寫作方向是完成寫作的第一階段,在學習者學會抓住寫作方向之后,要學會對寫作的內容進行提升。對于小學階段的寫作來說,大部分都是停留在記敘文的階段,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習者來說,記敘文的寫作需要有足夠的經驗,或者是學習者有意識的發現并且感悟生活。記敘文最重要的就是真實性,只有真實發生的故事為基礎進行的寫作才能打動人,才能實現寫作內容的真實性以及豐富性。小學四年級是學習者進行寫作學習的初始階段,在該階段以前,也許學習者都沒有意識留意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但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習者學會觀察生活中的故事,在生活中發現故事,累積真實的寫作素材。另外,教師還可以適當的組織學習者進行一些活動,利用這些活動讓學習者有意識的感受生活,然后再以活動為主題進行寫作,讓學習者感悟生活與寫作的聯系。例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習者外出郊游,在郊游時保證學習者的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習者盡可能多的參與郊游的準備工作,在后續的郊游活動中,給學習者較多的自由活動時間。在這樣真實的體驗之后,教師在組織學習者一起討論這次郊游的感想,并且以這次郊游的經歷進行寫作。通過這樣的寫作訓練,學習者能夠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真實生活與寫作之間的聯系,并且為學習者以后的寫作積累了更多真實的素材。
(二)重視寫作的互動
寫作本身是具有一定的結構性的,尤其是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寫作的結構性非常重要,只要抓住了寫作的結構,就能清晰有層次的展現出一篇作文的內容。由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習者初步接觸寫作,對于寫作的結構掌握還不夠熟練,對于結構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教師就要重視寫作教學中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寫作中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主要體現在教師對學習者進行有意識有方向的問題提問,而這些提問正是引導學習者進行文章思路的構思方向,教師通過有效的問題提問之后,學習者能夠對一個主題的寫作有基礎的構思思路,然后再下筆進行寫作,就能極大的提高學習者的寫作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最可愛的人》為主題的寫作教學時,就可以先提問學習者自己認為最可愛的人是誰,然后再閉著眼睛想想這個人的外貌是怎么樣的,之后再思考為什么認為這個人是最可愛的人等等。通過這樣有階段性的問題引導學習者對該主題進行思考,在教師提問互動之后,學習者再寫作,就能很清晰簡單的寫出這個主題的作文了。另外,這種教學方法從某一層面來說也是對學習者寫作思路的教學,教會學習者拿到一個主題之后如何進行寫作內容的構思,讓學習者抓住寫作的結構性,更高效的進行寫作。
(三)將現代化技術與讀寫教學相結合
在教學中采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是整個教學體系發展的必然趨勢,將現代化科技與小學四年級語文讀寫教學內容相結合成為現代化教學的主要教學手段。學生對各個專題網站、學校網站進行瀏覽,從中豐富互聯網信息技術知識認知,拓寬學生視野。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實踐活動中,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查找教學案例,比如,在網絡中搜索“小學四年級必讀文章”的資料,在網絡上查找國家發展的最新現狀動態等資料,在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中將信息化技術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通過使用信息化技術豐富自身閱讀經驗累積。在應用信息化技術教學中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小學語文讀寫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小學四年級學生讀寫能力,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小學語文語言知識內容,將語文文化知識進行傳承,促進未來發展。例如: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師講解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課程時結合現代化技術進行教學。小學語文教師通過互聯網技術查找錢塘江潮水涌時景象視頻影片,在語文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現錢塘江潮水涌時壯觀的景象,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課文中所描述的景象,進而激發學生閱讀課程內容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師抓住學生閱讀興趣,向學生宣布進行師生之間朗讀比賽,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聲情并茂地閱讀課文其中段落,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進行朗讀示范。輪到學生朗讀時,小學語文教師讓學生進行個人朗讀、男女生分開朗讀以及全體班級進行整齊朗讀,變化多種閱讀形式,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文閱讀活動中,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在課文閱讀后,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以及歸納,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深刻了解,在課程最后向學生布置寫出這節課程中文章的讀后感想,表達出自己所感所悟,進而提高學生讀寫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對寫作教學的創新應圍繞學生的興趣、經驗和能力展開,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施教。傳統教學理念對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思維缺乏關注,語文教師應以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為目標,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反思寫作問題,使其在寫作過程中提高思想水平,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文俊.提高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效率的路徑[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12):58.
[2]張良軍.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嘗試[J].群文天地,2012(1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