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曉
摘要:主題速描是指根據相關主題即時記錄事件和情感的一種習作形式,具有微篇幅、即時性、特征化的特點。實施主題速描,對中年級習作教學有重要意義。本文以中年級為對象,通過依托社會現(xiàn)狀,感悟主題時效;聚焦生活百態(tài),構建速描主題;創(chuàng)新多元載體,速度和激情同現(xiàn)來修煉習作技能,提升學生習作水平。
關鍵詞:中年級 ? 習作 ? 主題速描
習作是學生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但長期以來,學生被傳統(tǒng)課堂習作束縛,很難調動自身的生活經驗,對習作興趣普遍不高。習作練習形式零碎,內容缺乏真實性和生活性。小學中年級教師對習作篇幅的要求過分拔高,形成了“要我寫”的尷尬局面。
社會狀況日新月異,逐漸成為學生豐富的素材來源。學生的情感會根據對社會現(xiàn)狀的不斷了解發(fā)生巨大的波動,而語言文字表達就是情感最好的輸出口,此時進行習作訓練便成為“我手寫我心”的最佳時機。
一、依托社會現(xiàn)狀,感悟主題時效
學生是社會中的人,能夠通過多元渠道接收到比日常生活多出幾倍甚至百倍的信息量。主題速描旨在依托社會現(xiàn)狀,根據相關主題即時記錄當下的事件和情感,逐步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修煉習作技能,形成個人習作風格。
1.倡導微篇幅,自由表達無拘束
主題速描篇幅短小,習作內容精煉。以片段訓練為主體,關注的內容切口相對較小,力求表達真實情感,彰顯獨特個性。對學生來說,易取材,易下筆,能夠激發(fā)習作興趣。由于篇幅短小,主題速描不僅能給小學中年級學生帶來正面情緒,還有助于他們根據相關主題,自由即時地用文字表達所觀所感,提高習作時效性。由于篇幅短小,可每次以一種寫作技巧為切入點,進行強化訓練,有利于明確習作訓練核心目標,精準提升學生專項習作水平。
2.關注即時性,即筆即文論時效
主題速描提倡將即時的觀察、即時的心情和即時的感受進行即時表達。習作地點不局限于專門的作文課堂和教室,學生可以在任一生活場所進行速描。主題選取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對學生的習作內容沒有規(guī)定,學生可以隨意下筆成文,長短不論。學生不必再為長篇大論花費過多的時間而煩惱,在短時間內記錄當下的事件和心情,大大增強了習作的時效性。一段時間下來,不僅能訓練學生對生活事件的捕捉能力、觀察能力,還能訓練習作的速度。
3.凸顯特征化,言語風格新展露
主題速描作為線上教學新模式,與其他習作模式區(qū)別較大。由于線上教學的特殊性,習作前情境的創(chuàng)設、習作行文的指導交流與習作后的評改展示均在網絡上進行。習作的載體不拘泥于常規(guī)的文字書寫,多元化的載體賦予了學生習作更多的體驗,并能即時表達“我之觀”。學生還可以依托生活中的人物趣事,在主題速描多次訓練中,專注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細節(jié),并以風趣的語言襯托,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習作風格。言語實踐逐步顯現(xiàn)個人價值觀,個人風格展露雛形,具有強烈的特征化。
二、聚焦生活百態(tài),構建速描主題
在不斷變化的生活環(huán)境中,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敏感度被激活。網絡學習的開展,為學生拓展了素材庫的容量。習作主題設置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應引導學生更加關注社會現(xiàn)狀,時代感和責任意識更深刻。構建速描主題前應先解構主題,從技巧和情感觀兩方面提供隱性支架以輔助學生習作訓練。
1.入微刻畫,特寫人物畫像——細節(jié)性刻畫繪寫
《新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學生習作應立足觀察周圍世界,觀察不僅是獲得習作素材的源泉,還是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學生觀察的事物主要是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兩方面,首先,教師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人物,鼓勵學生對周圍的人物進行特寫。值得注意的是,引導學生進行特寫時,教師可以重點指導學習運用人物描寫五要素,即動作、心理、語言、神態(tài)、外貌進行細節(jié)性刻畫。實際操作時,教師可以先針對“人物畫像”進行單一要素習作訓練,再進行五要素自主訓練。
2.隱形支架,定格行事速記——連續(xù)性行為述寫
學生有了敏銳的生活感知意識,如果不及時速記,生活細節(jié)和其中的真情實感就會被遺忘。“行事速記”旨在讓學生觀察生活、定格生活、凝視生活,真實地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初始階段,教師可以將主題放寬,鼓勵學生記錄生活中發(fā)生的印象深刻的事件。速記篇幅短小,沒有習作壓力,學生的習作興趣被激發(fā),也能為學生寫長篇作文積累豐富的題材,避免老套單一的內容。教師還可針對性地設置主題,巧設隱形支架,引導學生把握敘事重點。經過習作技能的指導,學生針對動作進行了細致生動的連續(xù)性行為描述,速記中的事件也更具吸引力。
3.析微察異,聚焦新聞專遞——議論性語意描寫
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小課堂已滿足不了學生的信息需求。新聞專遞是指重點結合新聞內容談談自己真實的看法,訓練要素集中在議論性語言描寫。因此,在設置主題時,教師要立足社會現(xiàn)實,關注當下生活,合理選擇相關新聞素材。如教師可利用矛盾點突出的近期熱議新聞設置主題,引發(fā)學生對新聞內容的關注和思考,由事致感,并提供模板,即“事件簡要概述+反映出社會的現(xiàn)象+對此類現(xiàn)象我們應該采取的對策”進行議論性語言的描寫,協(xié)助學生準確表達所思所感。中年級學生的議論性語言訓練不在于對新聞進行專業(yè)的評述,而在于理解和思考新聞內容,由事致感,逐漸形成個人的觀點,幫助學生培養(yǎng)人文與理性的公民意識。除個人評論外,教師還可鼓勵學生之間運用新聞專遞發(fā)表真實的觀點并展開辯論,尊重不同觀點的碰撞,激發(fā)學生新聞評論的興趣,逐漸習得議論性的語言體式,真正實現(xiàn)文以載道。
三、創(chuàng)新多元載體,速度和激情同現(xiàn)
網絡學習成為現(xiàn)代學生居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不再被普通的傳統(tǒng)課堂所束縛。網絡的獨特之處在于,不僅能使學生快速地與教師進行一對一地溝通交流,還能在展示中感受全新的體驗,給中年級學生帶來習作上的激情,逐步提高習作水平。
1.百字速寫:特約格式的定向修煉
百字速寫,是一種自由短小的習作方式。這種特約格式注重速度、時效和即情,鼓勵學生將生活中即時觀察到的一處現(xiàn)象或一些感觸用較快的速度進行記錄,文以抒心即可。這種真實、自然的思想情緒表達更能展現(xiàn)出學生的純真美好。百字速寫篇幅短小、內容自由、形式活潑,學生易于做到“我手寫我心”,不會因苦苦填滿字數而產生厭倦心理。同時,能挖掘學生的寫作天賦,找尋集體中隱藏的優(yōu)秀作家,讓讀者們感受到學生的童真。
2.語音速記:即時感觸的聲波記憶
語音速記,是指學生將生活中即時的所見所聞所想,以語音的方式快速記錄下來。學生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用筆記錄的方式,無須考慮標點符號、生字書寫、段落劃分是否正確規(guī)范,只需要將即時的感想用聲波記錄下來。《新課程標準》倡導改變“學生寫、教師改”的傳統(tǒng)評改方式,鼓勵學生互相評改與交流。全網時代無限拓寬了學生習作交流的空間,學生可以將記錄及時感觸的聲波通過網絡以最快的速度與更多人分享習作的快樂,不斷提升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3.新媒體速傳:多元日志的自媒風尚
新媒體速傳,是指善于運用網絡環(huán)境,借助新媒體展示和快速傳播。習作形式的多元化和展示交流途徑的多樣化能給學生的習作不斷帶來新鮮感。學生可以將習作內容寫寫畫畫,通過圖文結合,形成獨具特點的多元日志。學生還可結合綜合性學習開展新聞速遞、動態(tài)演說,利用共享平臺發(fā)表多元日志。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網絡環(huán)境,借助新媒體為多元日志插上飛翔的翅膀,引導學生善于積累、樂于表達,讓富有趣味的主題速寫打開習作訓練之門。
運用主題速描對小學中年級學生進行習作訓練,不僅能增強習作訓練效果,提升學生習作技能,還能通過語言文字對學生心理狀況的調節(jié)和情感的抒發(fā),以及對社會現(xiàn)狀的不斷認知,使學生在特殊時期得到不一樣的成長體驗。這樣一來,學生在興趣盎然中會不斷提高習作水平,真正實現(xiàn)文為抒心,文以載道。
參考文獻:
[1]謝金祥.閑話“微寫作”[J].作文成功之路,2014(6).
[2]劉玉紅.教育論網絡時代背景下的小學作文教學[J].才智,2012(8).
[3]何正武.網絡環(huán)境下的小學作文評價[J].中國電化教育,2006(2).
[4]張恒良.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8(10).
[5]張云鷹.開放式習作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嶺市橫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