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彥鐸 桂林廣播電視臺
近年來,5G網絡逐漸進入社會,引領社會,帶領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在新聞傳播領域,5G不僅將開辟更高層次的網絡設施服務,還將對整個新聞傳播領域的媒體生態和傳播格局產生顛覆性影響。依托互聯網的信息傳播方式將成為當今社會信息傳播的主流范式,是未來用戶接收信息的唯一連接門戶。隨著我國媒體一體化和全媒體發展戰略的有序推進,新聞編輯不僅堅守報紙、雜志、廣播和電視臺等傳統媒體,還廣泛活躍于網絡媒體、移動新媒體等多個領域。職責范圍不再局限于新聞產品的定位與設計、新聞報道的策劃與組織、新聞內容的修訂與審核、新聞信息的整合與展示等傳統業務。在即將主導網絡空間的5G時代,新聞編輯需要不斷創新思維方式,打破新聞傳播領域的舊格局,抓住時代機遇,實現新目標、新行動。
5G是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技術,是實現人機物互聯的網絡基礎設施。其作為一種新型移動通信網絡,不僅要解決人與人通信,為用戶提供虛擬現實等更加身臨其境的極致體驗活動,更要解決人與物、物與物通信問題,滿足移動醫療、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環境監測等網絡系統工作需求。最終,5G將波及到社會生活以及經濟生活的多個領域,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最終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1]。
5G網絡相對于4G來說,具有很多突出特點,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傳輸速度快。5G網絡相較于4G網絡來說,傳播速度大大增加,這對于生活以及工作中的應用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工作過程中,傳播速度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其影響著整個工作的效率,5G網絡可以極大地壓縮文件傳播的時間,對文件運輸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二,傳輸具有穩定性。5G網絡不僅做到了在傳輸速度上的提高,在傳輸的穩定性上也有突出的進步。5G網絡可以輕松的破解各種復雜環境,進而做到穩定傳播。所以5G網絡通信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非常實用,傳輸穩定性的提高使工作的難度降低,工作人員在使用5G網絡通信技術進行工作時,由于5G網絡通信技術的傳輸能力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因此不會因為工作環境的場景復雜而造成傳輸時間過長或者傳輸不穩定的情況,會大大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2]。其三,具有高頻傳輸技術。低頻傳輸的資源越來越緊張,而5G網絡通信技術的運行使用需要更大的頻率帶寬,低頻傳輸技術已經滿足不了5G網絡通信技術的工作需求,所以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開發。高頻傳輸技術在5G網絡通信技術的應用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傳統的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在搜集信息、進行嚴謹細致的整合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因此,新聞發布的時間和新聞發生的間隔都比較長,這不僅影響了新聞的及時性,也影響了新聞的傳播。結果,當公眾收到新聞時,新聞本身的價值在無形中被削弱和降低。傳統的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的種類多樣,導致時間嚴重不足,一些新聞內容缺乏完整性,為了報道更多的新聞,新聞編輯不得不對新聞進行不同程度的壓縮,實現對每一條新聞播出時間的控制,于是新文編輯工作的演變逐漸趨于混亂[3]。5G時代,傳播的高效性、及時性和包容性打破了傳統工作的復雜性。依托移動終端設備的可接受性、開放性和交互性來傳遞新聞,解決了新聞傳播的同時,限制了新聞編輯的傳播,可以在基礎上實現新聞中發生的信息整合,提高新聞傳播的及時性的同時,無形中提高了新聞的滲透性、傳播性,新聞意識具有現實意義和價值。
在傳統的新聞傳播過程中,需要按照特定的傳播渠道進行傳播。在接受新聞的過程中,大部分公眾會待在電視機前或收音機前,部分公眾會通過報刊閱讀,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聞的時效性。信息傳輸效率,和5G時代相比,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和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下載信息的效率有了顯著提高,信息傳播的便利性使新聞報道的范圍逐步擴大,接受群眾的程度也將逐步提高,同時降低了新聞獲取的難度,為新聞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高效、時效的支撐。另外,在一定程度上,5G時代對新聞編輯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媒體傳播猖獗的時代,如何根據國民喜好重新優化新聞宣傳形式和新聞宣傳內容,是現階段新聞編輯面臨的主要課題。
在之前,新聞的表現形式比較單一,主要以文字為主,利用圖片加以輔助,但是隨著5G網絡的應用,新聞的表現形式可以發展為視頻等其他形式,新聞的表現形式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空間。運用5G網絡,下載視頻的時間也有效縮短,為新聞表現形式多樣化提供了發展空間。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新聞編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更好的運用5G網絡,新聞編輯也要更新思維,創新思維,從而制造更多的新聞表現形式和傳播形式,從而將更優質的新聞內容以更快的速度傳遞給群眾[4]。
在5G時代背景下,若想提高新聞內容的質量,為大眾提供更優質的新聞,新聞編輯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抓住5G時代的優勢條件。除此之外,新聞編輯應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的優勢,將兩者的優勢條件結合起來,更新思維方式,提高新聞質量。在5G時代,新聞的載體和傳播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甚至一部手機就可以了解各個領域的新聞沒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創新的方法使自己的新聞產品在巨大的信息浪潮中脫穎而出,成為新聞編輯需要關注的話題。傳統的新聞傳播渠道也要順應時代潮流,通過“自媒體”和公眾賬號等形式提高新聞傳播的及時性[5]。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對新聞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使得傳統新聞媒體越來越難以保持原有的傳播強度。傳統媒體對編輯的創新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媒體的編輯需要通過在頭條、微信等平臺建立“自媒體”賬號和公眾號來“上網”,讓新聞盡快到達受眾。不僅如此,新聞編輯還應加大對5G時代趨勢走向的研究,幫助媒體在第一時間抓住趨勢,以最新的方法、最快的速度占領新聞領地。
傳統新聞理論認為,新聞的制約性和重要性體現在新聞價值的核心上,而宜居性、趣味性等因素所占比重不大。隨著中國現代社會的變遷,人們的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對嚴謹新聞的接受度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在5G時代,新聞和新聞價值在某種程度上不再由新聞編輯決定。據不完全統計,大多數讀者在得到新聞后,對新聞內容的關注很少,而新聞的關聯性和趣味性是支撐公眾接受的主要因素。在社會壓力驟增的背景下,公眾會選擇在業余時間看新聞消遣。有鑒于此,新聞編輯應打破傳統形式化的選材方式,對傳統的選材方式進行重組和完善,在堅持內容正能量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受眾的主觀能動性[6]。新聞內容的篩選是5G時代新聞編輯的重要能力之一。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對新聞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提高新聞傳遞的準確性,保證新聞質量。在此基礎上,新聞編輯要能夠識別出符合時代特點的新聞,從而使已發表的新聞更具趣味性和可讀性,滿足受眾接受新聞的趨勢。
在5G時代傳媒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要確保新聞領先,就要努力打造有別于其他媒體的特色新聞內容。比如,可以在自我突破和創新的基礎上,制定專題和獨家新聞,實現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增強新聞報道效果,提高公眾關注度。另外,在選題上要注意創新。據統計,人們瀏覽新聞推送時,不會一一點擊。相反,大多數人會瀏覽標題內容來理解它。如果題目新穎吸引人,他們會點擊它進行深入了解。因此,新聞標題要注意創新,在一定的文學性基礎上對文章的主題進行概括。一個獨特而有特色的標題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贏得受眾[7]。
數字信息時代,大數據為我國許多領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依靠統計學和計算機科學對人類的具體行為以及對人類的單屬性分析、趨勢分析和預測的綜合特性,該技術的應用為新聞編輯工作提供了方便。大數據以統計學和計算機科學為基礎,通過分析人們的特定行為習慣和某種屬性,可以預測相關的趨勢。過去,沒有大數據的支撐,新聞傳播的效果只能依靠媒體工作者的自我判斷,新聞的選擇只能通過受眾的問卷調查來實現。5G時代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將使人們更容易、更準確地了解新聞傳播的效果。新聞編輯可以更準確地分析受眾的閱讀傾向,根據人們對不同新聞源的瀏覽情況和對不同類型新聞的關注程度,對受眾進行分類。比如,通過大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哪些受眾更喜歡時政新聞,哪些受眾更喜歡娛樂新聞。這樣,新聞編輯就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的喜好定制新聞提要[8]。除此之外,新聞編輯可以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對讀者未來的閱讀內容進行精準推送,將讀者感興趣、經常閱讀的內容推送給不同的群體,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閱讀服務,給大眾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5G時代的到來,為新聞編輯傳播變革提供了契機。在變革的過程中,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應堅持遵循新聞傳播的客觀規律,結合5G時代的傳播特點和傳播技術,對新聞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及形式進行優化,提高新聞的可讀性、及時性和傳播性。基于此,新聞編輯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培養創新意識,跟上時代發展的速度,調整選題選材的方式方法,注重選題的新穎性,并充分運用大數據,對群眾進行精準推送,從而吸引更多的群眾,保證群眾參與的黏性,促進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