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芳 廣西梧州市藤縣融媒體中心
互聯網時代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新媒體的發展和信息傳播的進步。由于時代需求,信息傳播進入到全新的媒體融合時代當中,其內容、傳播渠道、途徑等愈發多元化,信息時效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相對而言,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深度,一體化特征更加明顯。那么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新媒體編輯同樣要依據時代特點提升自身的新聞素養與專業技能,根據行業以及受眾需求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為大眾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保證媒體行業更穩健的發展。
媒體融合,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各類媒介與內容的融合,同時也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1]。在互聯網時代,作為“網絡原住民”的新一代年輕人對于信息傳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必須取長補短,走向一體化融合才能夠滿足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比如電子雜志、頭條新聞等,利用新媒體平臺與技術,融合傳統媒體的嚴謹與深度,整合成為有價值的新聞傳播給受眾。在融媒體時代之下新媒體的編輯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改變與挑戰,不但需要升級自身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同時也需要對自身角色和崗位進行再定位,在融媒體時代帶來的新特點與新需求之下進行有針對性的而調整,從而保證自身的競爭力。
傳統媒體主要是廣播電視以及報刊等,具有權威性與公信力。但是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基于網絡技術崛起的新媒體給人們提供了更為快捷的信息接收方式。新媒體脫胎于傳統媒體,極大地拓展了受眾了解信息的來源,對傳統媒體形成沖擊,但其自身也存在諸多不足,所以才催生出媒體融合。尤其是當下大眾對于信息的需求量在持續上升,這就要求媒體行業擁有強大的信息網絡[2],而兼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特質的媒體融合無疑是這種需求之下,行業進步的必然趨勢,為社會高效發展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務,為社會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媒體融合的前提是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是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媒體融合的前提之下,信息具有海量化與個性化的特征[3]。傳統媒體時代信息由記者采集編輯再進行發布,但是新媒體是通過各類型社交平臺進行信息的迅速傳播,大眾同樣擁有信息傳播的權利,信息量不斷提升,但與此同時信息真實性與價值的判斷難度更高。另外在融媒體時代,信息類型多樣且層次更多,新聞信息擺脫了傳統新聞的條條框框的限制,表現方式個性十足。而這些特征則給新媒體編輯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新媒體編輯需要結合媒體融合的步伐,不斷學習當下的新知識,在此基礎之上積極創新,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以及職業素養,更好的做好新媒體編輯的工作。
在媒體融合背景之下,新媒體編輯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很強的互動性。這就要求新媒體編輯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要重視自身互動能力的提升。不同于傳統媒體時代,編輯工作一般都以自身為中心,與受眾互動相對較少,受眾接受信息較為被動。而新媒體時代由于平臺和技術的便利性,編輯與受眾互動的方式與途徑更加多樣,所以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之下,新媒體編輯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強大的互動功能與形式,更好地與受眾互動,增加受眾粘性,同時也增加媒體的影響力,在媒體融合時代做好自身角色的定位與轉變。
相比于傳統媒體時代以及新媒體強勢崛起的時代,媒體融合的多樣性特點更加突出,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傳播媒介多樣化。媒體融合是傳播媒介的整合,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有效整合,通過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的發展與提升,在多個維度展開更深層次的融合。而這種前提之下,就要求新媒體編輯能夠適應各類媒介,來熟練運用與掌握各種平臺與技術的能力,有效完成編輯的任務。尤其是對于各種信息傳播平臺的特點以及受眾面要了如指掌,以便于給需要傳播的新聞和信息找到最為合適的平臺,而這也是新媒體編輯角色轉變的重要一環。其次,內容形式的多樣化。正如上述所言,進入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內容采集從專業記者調整到全體大眾。而且在信息傳播的形式方面,從純圖文向多種承載形式共存的狀態,基于此,新媒體編輯需要強化采編深度才能帶來更具價值的內容。
如上所述,媒體融合是時代與行業發展的必然需求,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新媒體編輯工作呈現出了新的特點。那么針對這些特點,在媒體融合時代下,新媒體編輯在素養與角色轉變需要從以下七個方面入手:
無論是傳統媒體記者還是新媒體記者,采訪都是基本功。尤其是傳統媒體時代,優秀記者的優秀采訪報道為我國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進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采編的采訪只能不斷弱化,很多記者采訪能力弱,甚至不會采訪。在融媒體時代,這樣的新媒體編輯顯然是不合格的,尤其是對于新型主流媒體而言,采編采訪技能的缺失對于媒體發展是有很大負面影響的[4]。所以在新媒體編輯的培養過程中,仍然要夯實采訪的基本功,反復實踐與錘煉,使新媒體編輯能夠掌握這項基本技能,同時繼承和發揚傳統媒體的優良傳統,為受眾奉上更精彩的內容。
除了采訪,寫作同樣是新媒體編輯必備的技能之一。與傳統媒體不同,新媒體對待稿件的時效性要求更高,尤其是進入融媒體時代,新聞已經不是對新近發生的實事的報道,而是對正在發生的實事的報道。時效性強的稿件能給受眾很強的現場感,在此前提之下,新媒體編輯需要更為敏銳的新聞敏感度以及快速寫作的能力,高速度、高質量地出稿,提高媒體的曝光率。以每年兩會為例,各地主流媒體都會派記者前往兩會現場進行報道,會議期間新媒體編輯的基本工作就是快速高效出稿,占領輿論高地,為受眾奉上新鮮的現場報道。
融媒體時代受眾每天要面對信息洪流,新媒體讓信息接收更加便利,但與此同時新媒體也成為謠言的重災區。這種情況凸顯了新媒體編輯的重要性與作用。尤其是近幾年來自媒體發展迅速,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源,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專業人員做好信息導向,控制謠言傳播。作為新型主流媒體編輯要具備精準篩選信息的能力,同時在二次編輯的過程當中規避文字和信息差錯等低級錯誤,以匠人精神把好信息傳播的關口,給受眾推送更具閱讀價值的信息。
在融媒體時代,圖片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表達方式之一。新媒體作品圖片質量甚至能直接影響媒體的調性與偏僻影響力。在此前的編輯工作當中,編輯相關人員并不會深入一線進行照片拍攝,因此對于攝影作品的了解也僅限于皮毛,但是在新媒體崛起之后,采編一體化發展,攝影成為編輯必備技能。進入融媒體時代,圖片在信息傳播當中同樣占有重要的地位,好的攝影作品能夠更加直觀的反映現場情況,給受眾的視覺沖擊更強。因此新媒體編輯應當掌握這一技能并不斷精進,做好內容服務。
這里的剪輯主要是新聞視頻的后期剪輯,這是視頻新聞編輯發布的重要環節,好的視頻作品內在必然擁有整體性,同時也有著較好的敘事能力,這是融媒體環境下新媒體編輯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當下可視化產品輸出已經成為各個平臺和領域的重要手段[5],新媒體編輯必須要熟練掌握這一技能以及技巧,利用短視頻平臺編輯短小精悍的信息內容進行傳播,擴大新聞的影響力。
在傳統媒體當中,信息的排版制作屬于美術設計的范圍,但是在融媒體環境之下,排版同樣是新媒體編輯必須掌握的技能點。排版者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美學基礎與設計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較高的審美水準,由于是互聯網直接輸出,省去印刷環節,因此編輯必須對頁面內容有整體把握,受眾在網頁上看到的內容直接反映了編輯的實際水平與審美格調,而這也影響受眾對于媒體的認知[6]。
除此而外,后期制作也是新媒體編輯不能忽視的技能,不僅僅是視頻,在融媒體環境之下,小程序、互動游戲、交互頁面等都是信息傳播的一部分,主要需求的是編輯的技術能力,懂技術的新媒體編輯能夠在作品的制作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從而制作出不落俗套的作品,讓受眾印象深刻,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媒體擴大影響力。
運營同樣是新媒體編輯一項重要的素質與技能,真正優秀的新媒體編輯往往能夠運用各種新媒體平臺對自身產品進行宣傳、推廣與營銷,其產品與內容的生產更符合融媒體時代以及媒體粉絲的需求,如果不懂運營,那么將極大地影響宣傳效果,會將工作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7]。所以新媒體編輯需要精通運營相關技術與技能,策劃與品牌相關的優質內容,實現其內容與活動的廣泛傳播,提高受眾的參與度和品牌知名度。在活動完成之后,新媒體編輯還要積極進行復盤與分析,以期在后期的運營當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給新媒體編輯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新媒體編輯的工作本質依然是對信息進行編輯,但不同的是,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新聞信息的內容以及其所針對的受眾都發生了很大改變。新聞信息的內容更加多元而且形式多樣,同時信息來源更加的復雜,真實性的驗證也更加困難。這些因素都倒逼新媒體編輯提高自身業務素養,同時積極轉變角色適應新的趨勢,在融媒體時代能夠更好的開展新媒體編輯工作,從而給大眾提供更優質的信息服務,助力媒體及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