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文 敖四


本文基于ISCP范式分析襄陽市蜂蜜產業發展現狀,研究發現:襄陽市蜂蜜產業規模分散、蜂蜜產品加工企業規模較小且知名度不高、蜂蜜產品種類較少且附加值較低,導致襄陽市蜂蜜產業市場競爭力不高,使得襄陽市蜂蜜產業市場績效較低。在研究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促進襄陽市蜂蜜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我國蜜蜂人工養殖歷史已有2000多年,食用蜂蜜歷史更為悠久,迄今已有近3000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蜂蜜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蜂蜜具有的美容養顏、提高免疫力、清熱解毒等功效吸引著消費者不斷進入蜂蜜消費市場。近年綠色消費觀念的興起,更使消費者增加了對蜂蜜的消費需求,根據中國蜂產品協會發布的數據,2009-2019年十年間中國蜂產品銷售量由25萬噸增長到34萬噸,增長了36%。我國蜂蜜產品市場雖然發展較快,但蜂蜜產業存在的蜜蜂養殖不規范、蜂蜜加工企業規模較小且質量較低、蜂產品缺少高附加值產品等問題,不利于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國內學者關于蜂蜜產業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蜂蜜產業進出口貿易方面,如陳煩(2016)關于中國蜂蜜產品出口貿易壁壘方面的研究,林可全、丁麗蕓(2014)關于中國蜂蜜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研究,于亞麗(2012)關于中國蜂蜜產業出口貿易研究。而關于蜂蜜產業發展的研究主要是對蜂蜜市場存在的產品、營銷和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如李婧、謝昀昀(2017)關于海南省蜂蜜產業現狀的研究。影響蜂蜜產業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制度方面的,也有市場方面的,同時也有養蜂農戶與蜂蜜產品加工企業方面的。因此,本文基于產業經濟學ISCP分析范式,對襄陽市蜂蜜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蜂蜜產業發展建議。
二、襄陽市蜂蜜產業發展的ISCP范式分析
SCP分析范式是由哈佛學派創建的產業組織分析理論,它的基本分析框架是:
即市場結構決定企業市場行為,企業市場行為決定市場經濟績效,從根本上來說,市場結構決定了企業市場行為以及市場經濟效益,所以提高市場績效的根本途徑是從調整市場結構入手。本文借鑒林可全、丁麗蕓(2014)對中國蜂蜜產業國際競爭力的ISCP分析方法,對襄陽市蜂蜜產業發展進行分析時,在SCP分析范式的基礎上加上制度與政策分析,從影響蜂蜜產業發展的制度與政策入手,研究蜂蜜產業的市場結構、企業行為與市場績效。這一分析方式強調了制度與政策對市場結構的影響,從而影響企業市場行為與市場績效。因此,本文的分析框架是:
(一)襄陽市蜂蜜產業發展制度與政策
蜂蜜產業涉及蜜蜂養殖、蜂蜜加工與銷售、蜂蜜產品消費等環節,不同環節所屬管理部門不同。根據《湖北省蜂業管理辦法》(2003)規定,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蜂業監督管理工作,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所屬蜂業工作機構為養蜂戶免費辦理《養蜂工作證》,政府從財政、技術、防疫等角度鼓勵農戶進行蜜蜂養殖,農戶養殖蜜蜂實行自愿原則,蜜蜂轉地放養需要進入林區、自然保護區的由當地林業部門負責安排。蜂蜜產品加工與銷售由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管理,蜂蜜產品的加工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才可以進入市場進行銷售。蜂蜜產業管理部門除了上述政府部門外,還有一些養蜂協會,比如成立于2003年的襄陽市襄城區養蜂業協會,該協會是由蜂農組成的一個組織,以維護養蜂戶的利益為宗旨。另外,襄陽還有大量的養蜂專業合作社,在養蜂戶與企業之間起著橋梁作用。目前,襄陽市蜂蜜產業發展還是執行的國家與湖北省的相關制度與政策,襄陽市并沒有出臺適合本地蜂蜜產業發展的政策。
(二)襄陽市蜂蜜產業市場結構
蜜蜂養殖采取的是自愿原則,政府鼓勵農戶蜜蜂養殖帶有扶貧與增加農民收入的性質,蜜蜂的養殖需要一定的資金與技術,因此養蜂戶的養殖規模都不大,但整個襄陽市養蜂戶數量較多。蜜蜂養殖既有單純的養蜂、采蜜的養殖方式,還有以養蜂為主兼營休閑農業的家庭農場模式。同時,襄陽市蜜蜂養殖合作社數量較多,全市共有約30多家養蜂專業合作社。襄陽市的蜂蜜產品加工企業數量較多,根據調查全市共有16家蜂蜜產品加工企業,但規模大多不大,注冊資本在幾十萬到兩千萬之間。由于目前襄陽市蜜蜂養殖戶數量較多且規模不大,養蜂呈現出分散特點,所以蜜蜂養殖與蜂蜜原材料產品供給市場集中度不高;同樣,襄陽市蜂蜜產品加工企業也由于相同原因,導致蜂蜜產品市場集中度較低。
(三)襄陽市蜂蜜產業企業行為
由于襄陽市蜂蜜產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導致整個蜂蜜產業市場競爭激烈,從而影響企業市場行為。蜂蜜產業企業行為主要從產品生產、產品價格和產品銷售等角度進行分析。在蜂蜜產品生產方面,由于目前襄陽市蜂農蜜蜂養殖規模普遍較小,難以實現養殖規模效應,為追求更多利潤,部分農戶在蜜蜂養殖過程中采取了一些非常手段,比如抗生素藥物使用過量、蜂蜜摻假等,這些都造成了蜂蜜質量下降,影響蜂蜜制品的品質。另外,襄陽市蜂蜜產品加工企業除了少數的幾家兼有生產蜂蜜酒、蜂蜜茶的企業之外,其余的企業產品都是以蜂蜜的簡單加工為主,因此從產品生產角度來看,目前襄陽市蜂蜜產品呈現出同質化、低附加值的特征。產品同質化必然導致企業為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在市場競爭中以價格競爭為主,再加上蜂蜜產品以簡單加工為主,附加值較低,所以在銷售價格方面,襄陽本地蜂蜜產品價格較低。在蜂蜜產品銷售方面,襄陽市蜂蜜產品大多以本地銷售為主,部分產品銷往周邊城市,銷售渠道以超市、零售店為主,專賣店銷售為輔。
(四)襄陽市蜂蜜產業績效分析
衡量一個產業的績效主要是通過企業的行為使某一產業在價格、產量、成本、利潤、產品質量等方面達到的狀態,而針對某一地區產業績效的衡量則是該地區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本文對襄陽市蜂蜜產業績效分析從企業規模、品牌知名度、產品市場覆蓋范圍等角度展開。如前文所述,與省內其他地區蜂蜜產品加工企業相比較,襄陽市蜂蜜產品加工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根據調查,襄陽市蜂蜜產品加工企業規模最大的注冊資本為1500萬,其他的注冊資本在幾十萬到1000萬之間。品牌知名度方面,目前襄陽市蜂蜜產品品牌知名度較低,還沒有國內知名品牌。產品市場覆蓋范圍方面,襄陽市蜂蜜產品以本地市場銷售為主,部分產品銷售范圍覆蓋周邊城市,還沒有覆蓋全國市場的蜂蜜產品品牌。因此,襄陽市蜂蜜產業績效較低,市場競爭力有待提高。
三、結論與建議
基于ISCP范式分析襄陽市蜂蜜產業發展現狀,研究發現:襄陽市蜂蜜產業規模分散、蜂蜜產品加工企業規模較小且知名度不高、蜂蜜產品種類較少且附加值較低,導致襄陽市蜂蜜產業市場競爭力不高,使得襄陽市蜂蜜產業市場績效較低。因此,為提高襄陽市蜂蜜產業市場績效,提出如下建議:
(一)完善蜂蜜產業市場制度,提高產品質量
對蜂蜜產業,雖然政府出臺了一些制度、政策,但這些制度與政策具有宏觀指導意義,缺乏微觀指導作用。因此需要完善蜂蜜產業市場制度,對整個蜂蜜產業鏈的規范發展進行指導,從源頭解決蜂蜜產品質量問題。在完善市場制度時,應結合襄陽本地蜂蜜產業發展現狀與特點,制定適合本地蜂蜜產業發展的政策。由于襄陽本地蜂農養殖規模較小,蜂蜜產品加工企業普遍采用了“公司+養蜂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所以在完善市場制度時,應充分發揮養蜂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建立健全養蜂專業合作社管理制度,規范養蜂專業合作社市場運營,加強合作社對養蜂戶的蜜蜂養殖指導與管理作用,提高蜂蜜原材料產品質量。同時,在蜂蜜產品加工方面,一方面,提高蜂蜜產品國標水平,促使蜂蜜產品加工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另一方面,加強蜂蜜產品市場監管,以提高蜂蜜產品質量。
(二)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實力
由于目前襄陽市蜂蜜產品加工企業規模較小,在市場競爭中難以實現規模效應。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實力是實現蜂蜜產品加工企業規模效應、提高企業收益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實現襄陽市蜂蜜產業良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在這方面,
政府可以運用財政、金融等手段幫助蜂蜜產品加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強企業實力。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合并的方式擴大經營規模,這樣既能增強企業實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蜂蜜產品市場集中度,從而降低蜂蜜產品的市場價格競爭以提高企業收益。
(三)提高蜂蜜產品附加值,增強產品競爭力
在擴大企業規模的基礎上,蜂蜜產品加工企業應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提高蜂蜜產品附加值,增強產品競爭力。在這方面,企業可以與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進行合作,充分發揮雙方優勢,這樣既能解決企業產品研發能力不足的問題,又能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轉化,從而實現共贏。
(四)加強品牌建設,提升蜂蜜產品品牌知名度
為擴大市場占有率,蜂蜜產品加工企業還應該加大品牌建設,提升襄陽蜂蜜產品品牌知名度。蜂蜜產品加工企業首先要有品牌意識,逐步加大品牌建設投入,還要加強品牌宣傳與維護,通過各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在這方面,襄陽蜂蜜產品加工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襄陽本地獨特的文化資源與地理優勢,打造出讓消費者熟識的蜂蜜產品品牌。
(五)拓寬蜂蜜產品銷售渠道,擴大產品市場銷售范圍
目前襄陽市蜂蜜產品銷售主要以超市、零售店和專賣店為主,銷售范圍局限于襄陽市和周邊市場。要擴大蜂蜜產品市場銷售范圍,需要拓寬蜂蜜產品銷售渠道。在這方面,企業一方面可以利用現在發展迅速的電子商務,建設線上銷售渠道,這種銷售渠道建設資金需求較少,可以減輕企業壓力;另一方面,蜂蜜產品加工企業還要加強銷售隊伍建設,利用傳統的銷售方式擴大產品市場銷售范圍。
(作者單位:湖北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