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慧
現階段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軌改革的有效推進,使得一直以來實施的養老退休金制度得到了有效轉變。該項改革的實施推進在構建更為公平和可持續發展的養老保險制度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更好地滿足了當前政治、經濟以及社會對于養老保險的相關要求。基于此,文章就將重點對該項改革之于人資管理的意義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推進策略,以供參考。
一、引言
在我國社保體系之中,養老保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對于老年人在退休之后的基本保障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它是指當職工到了一定年齡,喪失了基本的工作能力后且沒有社會保障的時候,通過養老保險的形式給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費用。在市場經濟發展下,我國一直不斷進行養老保險改革,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在這一方面依然存在很大問題,因此進入新時期之后該項保險開始推行雙軌改革,實現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保險并軌,本文重點分析該改革之于人資管理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軌下對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
(一)薪酬增長機制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各個領域之中養老保險差異化導致整個保險制度呈現出了極為嚴重的碎片化問題,同時在分配比例方面也出現了極為不均勻的現象。在有些機關事業單位之中,大部分職工對于改革之后的退休待遇有著極高的關注度,經常會擔心水平下降導致其薪酬結構出現嚴重問題。所以,為了能夠實現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軌改革的有效發展和進步,就要建立起更能適應在崗職工正常監管的薪酬增長機制。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在社會性功能結構上有所不同,其中企業內部在崗職工進行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給企業創造出更多價值,從而得到豐厚的經濟效益;而機關事業單位內部職工進行工作的主要目的則是要實現全面發展,服務社會,有效適應當前的社會化經濟發展環境。所以,這就要根據機關事業單位的具體管理要求,構建起有效的人資管理策略,進一步維護人資管理的本質,同時依照實際情況對其加強改良和升級。不僅如此,還要積極運行組合化的相關績效考核措施,完善整個人才隊伍建設的真實水準,提升所有員工的安全感以及職業歸屬感,降低人資折舊等問題帶來的局限性,同時依照實際情況將人資管理結構的職業年金待遇提升上去,最終實現健康發展。
(二)單位人才隊伍發展
在當前的整個改革體系之中,加強整體項目制度層面建設可以進一步提升該類單位以及企業人才的流動性,然而,對于內部監管而言最關鍵的還是要保持人才流動的穩定性,如果不能將人才流動控制在穩定程度上,就會使整個人才隊伍建設不能展現出基本的發展優勢。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下,大部分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企業對于在崗職工的待遇要比當前國家很多機關事業單位高很多,同時在退休之后其養老保險實際的待遇結構和工作過程中繳納的工資有很大關系,這就會導致有些機關事業單位出現了不穩定的人才流動問題,這一點并非是整個行業之中希望發生的。在開展內部監管的時候,人才監督機制必須要始終堅持穩定發展的基本理念,通過有效整合管理體系及效果,給未來各項工作的開展夯實基礎。
在當前該項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下,想要從根源上將整體的管理水準和管控效果提升上去,就要根據當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構建有效的維護機制以及處理措施,并依據決定的相關要求針對差異化的人群構建起差異化的管理策略,從而漸漸推動改革實施,最大程度上降低大幅度的震蕩給社會穩定發展帶來的影響。此外,還必須要重視起“過渡期”,在開展全方位升級管理的過程中,依照具體的標準化流程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項問題進行整合改革。這樣一來,在國家主導下的基本養老保險中,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就基本上實現了一致性。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養老保險改革打破了以前這類群體特權式的福利制度,達到了整個制度的統一性和規范性,促進了整個社會公平的體現,能夠實現社會穩定和團結發展。
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并軌下人力資源管理具體優化措施
(一)并軌改革的具體內容
當前在這類改革工作的推進之中,很多基礎性的改革基本適合依照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或者機關,或者是公益一類、二類事業單位與編制內的工作者所參加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其中的各項保險費用主要由個人和單位承擔,要深刻踐行的就是把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融合在一起的養老保險制度。在這之中單位需要繳納基本費用,比例為個人工資基數和的20%;個人繳納的則是工資基數的8%,款項由單位直接扣除。不僅如此,依照本人繳工資8%的費用就可以建立起相應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其中都是個人所繳納的款項。
在整個養老保險的計發機制之中,該項并軌改革要求在有關項目落實之后個人繳費年限累計超過15年的人員退休后,按月發放基本養老金,以此形成基礎養老金以及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結構。同時當員工在退休之后,基礎養老金還需要依照當地在職人員的每月平均工資與個人指數化繳費工資平均值等相關參數去發放,同時確保繳費在滿一年之后就集中發放1%。在這之中,計月發放的整個過程其數據需要依照本人退休時人口的平均壽命以及退休年齡等作為參數進行有效約束。
(二)人資優化措施
1.完善管理策略
在對基本養老保險進行繳納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重視起所需資金,確保其可以和財政部門的相關要求結合在一起,并根據自身的單位屬性,有效應用專項資金提升整體資金鏈條的完整性,從而使這類單位其養老保險并軌改革所需要的資金供給效果能夠更為顯著。在這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有關問題的基本認定工作結束之后,還要從本質上保護改革者的基本利益,以此給今后工作項目的全方位開展夯實基礎。建立運維機制以及管理策略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決定這類單位的養老保險并軌改革的有效推進以及管理效率,有關部門對此必須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2.優化宣傳效果
為了最大程度上維護該項改革工作的實際效果,就要從思想認知方面著手,將實際宣傳效果提升上去,確保整個改革過程可以得到更多職工的有效支持,從而最大程度上推動改革的順利開展,促進各項計劃的有效實施。所有相關單位需要在國家有關政策體系的構建方面,必須綜合全面地講解其中的相關內涵及定義,使整個落實過渡期的具體要求能夠得到有效保證。特別是要對一些害怕退休之后待遇下降的人員來說,必須要進行有效的分析與疏導,并通過職業年金集中補充平衡提升待遇水平,最大程度上維護好管控效果以及基本的管理水準,并給后續這類改革工作的有效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