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誠
摘要:隨著現代化社會的逐漸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建筑結構的質量和審美要求越來越高,建筑類型也日益豐富。基于此,為了能夠進一步強化整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化發展,對建筑結構抗震能力進行鑒定,并優化相應的加固措施,不僅可以提升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堅固性,還能滿足建筑設計的整體化要求,從而促進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和進步。本文主要研究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及加固的若干問題。
關鍵詞: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加固
前言:
加強建筑結構的穩定性,提升其抗震能力和水平,不僅是當前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首要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滿足當下建筑行業可持續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在實際進行加固處理的過程中,應該有效地考查建筑結構的地理環境,對抗震加固加以完善的控制,確定具體的加固方案,進一步提高建筑結構的加工性能,以此來推動整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化發展。
一、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及加固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首先存在定位問題。在現實情況下,想要對建筑結構進行抗震鑒定和加固,需要滿足相應的建筑標準,遵循經濟合理、有效使用的原則,并依托《建筑抗震鑒定標準》的相關實際要求來進行實際的應用。但是針對部分建筑結構夾層出現的改造問題,個別新增部分與原有的建筑抗震結構存在較大的差異,難以對新增結構進行有針對性的定位,對技術改造人員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例如,大樓需要進行加層改造,那么樓層之間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就要進行鑒定和加固,一旦定位不夠準確和清晰,不僅會對建筑結構的整體應用效果造成影響,還會破壞地基穩定性,加深安全隱患[1]。
其次,存在意見分歧多樣化的問題。當前,在對一些需要抗震設防的建筑結構進行抗震鑒定和加固的過程中,各單位主體之間存在著諸多分歧。例如,在鑒定建筑抗震性能的過程中,業主往往過于重視建筑的外觀以及內部的設備功能,而對建筑結構的穩定性需求則表現出了相對漠視的情況,忽視了抗震能力的要求。因此業主和設計方以及相應的鑒定方進行溝通的時候,就可能會存在一些意見分歧,不僅在成本上增加了支出,還有可能使得整個建筑結構受到一定的影響,出現安全問題。
其他問題: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發展,當前建筑行業在加速創新的過程中,對不同建筑類型的防震改造提出了較為嚴格且許多新的要求,而且不同的建筑要素、不同的業主以及不同的設計人員對抗震能力要求的理解也存在差異性,勢必會影響最終的加固手段。除此之外,在對建筑結構抗震性能進行鑒定和加固的過程中,由于相應的檢測手段還不夠先進,鑒定標準也存在不一致的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最終的數據結果,產生一定的質量隱患。
二、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及加固的措施和方案
(一)常用的建筑結構抗震加固方法
應當依托具體的抗震結果來制定相應的加固方案。對建筑結構中一些不合理的構件進行拆除,其中包括影響建筑承載力和變形能力的構件等,以便于讓整體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達到相應的標準。同時,還可以通過增加建筑結構的剛度和承載力需求來適當提高構件的截面。如果發現抗震能力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構件,則應該對其進行反復的測試和加固處理,或者是減少局部的承載力[2]。
對于多層磚混結構,例如,該結構本身存在房屋寬度不符合要求、承載力不足、墻間距較大以及結構整體性差的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建筑結構整體的抗震效能。基于此,可以采取一些相應的加固方法,一來降低房屋建筑原有的高度,使磚墻本身的抗震能力得以提升;二來可以設置一定的夾板墻,包括鋼筋混凝土夾板墻和泥沙漿夾板墻兩種,加固方法包括雙面加固和單面加固兩種。通過樓板和夾板墻之間的有效銜接,可以使墻體的結構性能更加穩定。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封堵窗洞口。根據實際的需求來封堵一些建筑外結構的窗洞口,提升其抗震能力。而針對一些建筑時間長且老舊的建筑結構,則可以采取灌漿的形式。因為這些建筑結構在使用期間會出現大量的裂縫,降低抗震性能要求,設計人員可以直接采取灌漿的形式來填補這些裂縫,以便于起到加固的作用。
(二)管理措施
首先要保證鑒定方、設計方和業主之間的有效溝通。三者之間的溝通是完善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和加固工作的重要基礎。一方面可以明確業主的意愿和要求,使建筑結構在改造過程中無論是外觀結構還是內在性能都能夠符合業主要求,確保其不會在改造和升級的過程中提出其他的觀點,以便節約成本。
其次,要求鑒定和加固方掌握建筑結構抗震加固的尺度。依照業主的現實要求以及建筑結構的實際性能,在確保加固方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規范的基礎之下,采取適當的抗震對策和尺度,以此來提升建筑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
再次,要求業主、鑒定方以及加固單位要有效地了解相應的標準和規范。在對建筑結構抗震性能進行鑒定和加固的工作過程中,無論是設計人員還是鑒定方,都應該依照國家相應的建筑抗震標準以及加固原則對建筑結構不同的類型以及多樣化的加固手段加以分析和應用,以確保所采取的鑒定和加固方案符合具體建筑結構的設計要求和原則。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升建筑結構后續整體的應用效能,同時還能減少業主在溝通過程中提出出格的要求,從而提升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3]。
最后,要求鑒定和加固單位要對抗震鑒定和加固的對象進行必要的地理環境考察。因為地質條件較差的建筑不僅要確定建筑結構抗震鑒定的部位,而且還需要對其他構件進行相應的加固和鑒定處理,以便于合理控制加工數據,從而出具更為有效的加固策略。
三、結束語
現如今,隨著建筑行業的多樣化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升級對建筑結構的性能、外觀以及設計風格也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基于此,應該進一步強化建筑結構抗震鑒定以及加固的相應措施,一方面提高人們生產生活的舒適性,另一方面也為相應新技術的開發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在實際進行抗震鑒定及加固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確定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確保鑒定方、設計方和業主之間的有效溝通;要求鑒定和加固方掌握建筑結構抗震加固的尺度并進行必要的地理環境考察。在完善鑒定和加固要點的同時,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從而為整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化發展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浩.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及加固的若干問題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9):24-26.
[2]吳建東.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及加固的若干問題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3):12-13.
[3]邱航.現有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及加固的若干問題[J].河南建材,2018(03):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