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蓉
摘要:如今,互聯網與信息技術迅速崛起,大數據概念逐步滲透于現代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帶動我國消費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本文主要立足大數據時代背景,以消費發展為研究對象,結合新消費參數與新消費主義,進一步闡述全新的消費模式,希望能為相關人員研究大數據時代的消費行為帶來參考意義。
關鍵詞:大數據;消費;模式;行為
引言:
進入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消費觀念、方式以及主體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隨著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的繁榮發展,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經濟活動之中。目前,信息知識服務以及實體產品服務均與互聯網加以結合[1]。同時,因大數據技術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消費者行為,便因此涌現了諸多新型消費模式。
一、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新消費參數
(一)消費對象
隨著時代不斷變化,消費對象也隨之做出了改變。現階段,現代人的消費結構和消費內容都有所革新。隨著國內居民收入水準不斷提高,消費對象及消費結構從既往時期僅滿足生活物質要求,逐步變成了精神方面的追求,甚至開始向奢侈消費方向演變。與此同時,消費內容中的服務性消費比例與日提升。隨著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生存物資消費在消費總額中的比重開始減小,彈性消費需求出現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消費方式
因社會生產方式不斷升級,消費方式也隨之有所進步。自從“物聯網+”概念的提出,令人們消費方式發生了質的改變,日益朝向智能消費、理性消費以及個性消費等趨勢轉變。在消費主義盛行后,人們在維護消費關系時,始終堅持著“顧客即上帝”原則,尤其是在大數據時期,消費者不僅是經濟關系中的服務對象,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參與者。在傳統時期,消費者僅屬于接收方。然而,在新消費關系中,消費者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主體地位,消費者可以直接參加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在每一過程內,都可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目前,消費者消費方式在產品或人等方向上,均與消費者行為間有著相互影響的跡象[2]。
(三)消費制度及觀念
眾所周知,消費者消費觀念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極其符合。在產品自身技術含量有所提高后,流通渠道更加便捷了,服務消費隨之增加,所有消費參數也會發生改變。目前,服務型消費與精神型消費相互結合,成為新消費模式下的重要體現。同時,相比傳統消費秩序,也有一定區別,新消費渠道日漸多元化,消費公平性逐日提高。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新消費主義
何為“消費主義”,從文化研究視角進行分析,消費主義主要是獲得愉悅的一種活動形式。然而,若從社會學觀點展開分析,消費主義的前提是物質足夠豐富,屬于人們處理人與物關系的方案。如今,在大數據背景下,每一年齡階段的消費群體都極其活躍。關于數字技術的掌握程度不同,即可體現出不同的消費價值觀。在這個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摒棄了傳統消費主義浪潮,消費時不再以商品可炫耀程度、商標、新品、價格等為考量點,而在于買什么東西、從哪里購買、為什么購買以及購買后進行社交反思等,這也就決定了新消費主義具有一定特點。如下所示:
(一)“新消費主義”為理性消費代名詞
現階段,大多人在消費意識通常都具備成熟消費和理性消費的意識。結合可支配收入情況,促使當代消費者變得更加“精明”了,不會再做出“愚蠢”的盲目式消費行為。當消費者購買一種商品時,會事先了解產品品質、產品品牌影響力,多方衡量某一種品牌或產品的“性價比”。然而,這種成熟型消費與傳統時期的物美價廉式消費在內涵上還有一定差異。當代社會消費者了解商品需求復雜屬,性價格已不再成為衡量其是否成熟消費與理性消費的關鍵標準,而消費者的訴求也并非僅僅是純粹的追求“低價”,更在于多方考慮商品信息,在“薅羊毛”之際,也不會忽略商品性價比[3]。
(二)“新消費主義”促進“概念”消費觀形成
消費者“概念”消費意識不斷增強,產生了“斷舍離”等諸多名詞,這足以代表著當代消費者的新消費主義概念。在新時期,健康消費、知識消費、健身消費、保險消費等概念消費模式不斷涌現,廣受各年齡段消費者的青睞。再如,“燃燒卡路里”“小確幸”以及“保溫杯里泡枸杞”等流行生活概念,也成為了當代新消費趨勢中必不可少的標簽。
(三)“新消費主義”體驗式消費需求
生活在“互聯網+”背景下,人們早已沖破了傳統生活模式的束縛,從線下實體購物變成了線上購買。目前,消費者更追求高效與便捷,更注重盡早的體驗商品效果。同時,隨著VR以及AR等技術的革新,為消費者從傳統消費模式轉向新消費模式帶來了新契機,增強了無縫購物體驗。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線上及線下供給側結構都呈持續優化狀態,營造全新的體驗場景,才能滿足各種消費者個性化體驗和需求。
(四)“新消費主義”呈社群化趨勢
據了解,目前的社交消費群體力量日漸壯大,消費社交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購物,越來越成為了人們社交生活時不可或缺的副產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逐步成為消費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而垂直消費關系又為企業與市場帶來了新的客戶生命線。年輕群體以及高收入群體,是線上社交活躍群體,這些人也成為了社交消費群的“先行人”。
(五)“新消費主義”推動共享消費
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多,以及消費的便利化發展,開辟了沖動消費的沃土。同時,也增加了人們閑置物品。目前,不排除部分人會陷入沖動消費境遇。但是,在其沖動消費的過程中,同樣也伴隨著反省式消費。一部分人希望將自己的高價值物品合理利用,例如通過“共享”的方法最大化展現商品使用價值。自從共享消費理念步入所有消費者內心深處,如何構造環保消費、經濟消費等,已成為當代消費者共同追求的目標。
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新消費模式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時代,大數據的出現養活了一批又一批互聯網企業。甚至,有一部分人開始預測,在未來社會,擁有數據者,則可擁有天下。消費者行為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相關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利器。在消費行為進行時,會產生大量數據,而相關企業深入分析這些數據,將具體分析結果反饋給決策人員,這樣更利于企業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制定精準化營銷方案。實質上,大數據比任何企業都了解消費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大數據背景下的消費行為終將“無處遁形”。
(一)線上線下互動消費模式
互聯網環境下,多項服務消費均與互聯網開始掛鉤。伴隨我國消費逐步升級,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體驗式消費,形成了成熟的消費觀念與體系。一些消費者熱衷于線上購物,在線下看貨體驗后,直接在線上下單,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消費驅動,便可進一步拓展商業渠道,真正盤活實體商業資源,促進商業消費不斷增長。
(二)社交性消費模式
每一名消費者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愛好圈、社交圈,且大多消費者愿意將自己所購買的商品和喜好的商品分享在自己的購物社交圈中,向自己的朋友推薦好物。例如,“小紅書”等APP的發展,恰恰就是社交性購物模式的成功案例。大多企業逐步開始應用社交媒介,推動精準化社群營銷,并在營銷過程中豐富企業消費價值,增強消費者品牌年度。同時,一些國內外品牌開始構建專屬“圈層陣地”,令陣地變為極具影響力的互動型平臺,吸引一大批忠實粉絲。
(三)IP消費模式
IP產品,主要特指某一類特殊消費概念下的相關消費品。立足IP概念,一個IP若將展開品牌營銷,則需要創新產品設計,尤其是對于一些文化產業來說,積極開發大型IP內容,涉獵文學、電視、游戲、音樂以及表演等在內的諸多內容,形成互動文化產業鏈,廣受當代資本市場的青睞,同時也攬獲了大批粉絲。
(四)商品價值分享及轉移消費模式
在消費主義盛行后,環保消費概念以及綠色消費概念等日漸流行,消費者消費觀念逐步成長,眾多消費者在消費時常常考慮如何分享商品價值以及轉移商品價值,這就催成了二手市場經濟。例如“咸魚”APP,恰恰就是發展共享經濟以及二手市場經濟的典型。最近幾年,共享經濟已經延伸到了社會的各行各業,如住宿、出行等,在城市街頭琳瑯滿目的小黃車,滋生了共享單車新消費模式。再如,商場內隨處可見的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甚至還出現了“共享男友”,這一系列共享消費模式,均可令消費者相互分擔與共享商品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日新月異,既放大了我國消費者購買能力,又推動著消費者消費觀念及習慣不斷變化。在這種形勢下,催生了各種各樣的新消費模式,為我國數據經濟的發展增添了蓬勃生機。
參考文獻:
[1]李加奇. 大數據時代下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創新探析[J]. 商場現代化,2018,862(01):40-41.
[2]楊宏芳. 大數據時代下檔案管理模式的探究[J]. 消費導刊,2017,(028):177.
[3]黃鳳云. 醫療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醫院統計工作模式改進措施[J]. 消費導刊,2020,(00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