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萌 東海縣融媒體中心(東海電視臺)
“融媒體”時代達到了充分利用媒介載體的程度,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有共同點又存在著互補性的不同媒體進行了全面的整合,實現了“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融媒體本身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媒體,而是一個能夠整合優勢的媒介,可以將資源實現整合、利用,使其功能、手段、價值等得到全面提升,可以說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科學方法。如果基層電視專題節目能夠充分利用融媒體時代帶來的有利優勢,那么將會實現最優化的基層電視節目的轉型革新。在轉型過程中,把握好原則,堅定立場,了解基層電視節目的宣傳功能,與主流媒體一道,實現一體管理,面對世界不斷變化的形式,需要形成全國媒體一盤棋的和諧局面,把握好歷史機遇,將優勢用到刀刃上,才能促使基層專題電視節目在融媒體環境下實現根本性的轉型。
隨著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傳統媒體的形態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傳統的傳媒產業受到了極大地沖擊并重新開始嘗試實現從形態到功能、從組織結構到所有權等方面的再次整合。電子報紙、電子廣播、電子雜志、網絡電視等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將傳統意義上的報紙、廣播、雜志、電視融合在了一個更大、更廣的多媒體交互平臺上,各種新興的APP等傳播形態的出現又將傳統的影像、文字、聲音交匯到一個可移動的媒體終端上。5G網絡技術的出現和快速發展,大大推動了媒介融合在力度、深度和廣度上的升級,融媒體成為當前媒介深度融合的重要體現。融媒體時代的來臨,不僅僅推動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網絡輿論引導上的融合,而且使融媒體成為新時代傳播思想文化、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重要陣地。融媒體的出現必然會打擊傳統媒體的穩定發展,對傳統媒體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此大背景下,基層電視專題節目的轉型已經成了必行之舉和普遍共識,但“向哪里轉,應該如何轉”也成了必須要思考的問題。2014年4月,人民日報就刊登了一篇名為《加快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文章,表明了融合發展已經成了一個趨勢。2015年4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這顯示出融媒體技術融合的重要性。201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發布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范》,一個自下而上的“融媒體”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動,使得媒介融合戰略進一步深化和下層的社會環境、政治環境已經形成。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進行基層電視專題節目的轉型也成了將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的必然選擇。
融媒體時代基層電視專題節目想要實現真正的轉型,依然需要依靠輸出內容,但這里面的內容并不是簡單的以內容為主。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時間如何推移,任何的節目門類都必須嚴格重視輸出內容的質量,新時代大眾的興趣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根據當前以及潛在用戶的興趣喜好,對于基層電視節目的內容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劃分,一類是可供觀看用戶進行簡單觀看的淺內容,另一類是可供觀眾進行較高層次觀看的深內容,兩種內容質量的標準也應隨之進行改變。淺內容一般要求時效性高、傳播性高、社會化和泛娛樂化,可以將觀眾帶入到一種特定的環境中,這種內容觀眾更加容易理解,能夠較快的喚起觀眾的情緒,增強代入感,很快將觀眾帶入其中。深內容要求有思想深度,有不同的態度,這部分往往都是原創性更強的節目,這種內容可以激起觀眾更多深層次的思考,喚起觀眾內心的理性思維,他們能夠通過觀看節目而有所得。想要做好基層電視專題節目的內容,必須在內容上下功夫,內容的數量不必追求多,但必須是有質量的,這樣才能達到最好、最快、最優的傳播。融媒體時代帶給我們優質的資源,借助時代帶來的原創和時事熱點信息,在廣泛的信息中取我所需,選擇適合基層電視節目要求的內容,將內容進行再加工、再創造的過程,就實現了不斷的轉型升級。
基層電視專題節目最終的受眾群體就是觀眾,觀眾就是上帝,只有真正滿足了觀眾的需求才能實現最后的轉型升級。融媒體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媒介形態,作為新時代的媒體形式,融媒體一改傳統的單向傳播,形成了新型的互動和交互傳播,觀眾們可以從過去的被動接受信息到現在主動參與選擇信息,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觀眾可以在各個平臺節目中實現隨意的切換。因此,哪個平臺的電視節目能夠滿足觀眾的需求,那觀眾就會選擇哪一個,這就要求我們最大程度地滿足觀眾們的愛好與需求。但在實施過程中,目標觀眾群體數量基數龐大,每個人的興趣需求又多種多樣,想要滿足所有觀眾的觀看需求是不可能達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利用融媒體的優勢,明確平臺所提供服務的目標群體,劃定合理的范圍,提供能滿足范圍內大部分觀眾需求的內容和服務。通過不同的媒介形態共同發力,發揮平臺優勢,借助全新的技術,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通過精準推薦的方式滿足觀眾的個性化需求。只有了解了觀眾的真實需求,加上技術手段實現個性化需求,才能實現最優化的基層電視專題節目轉型。融媒體是傳統媒體轉型升級的新方向,基層電視節目的轉型升級正好是一個切口。相對來說,基層媒體相對比較弱小,所以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面對的阻力就會降低,這樣自下而上的媒體融合就可以穩步推行。融媒體時代無論如何轉型,最終也是要做到以人為本,明確并滿足觀眾的真實需求,觀眾的需求在哪里,節目的觸角就要伸到哪里,這也正是融媒體時代發展的關鍵。基層專題電視節目距離基層最近,做好基層電視專題節目的宣傳服務工作,也便于拉近基層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做好基層電視節目的內容才是基層電視臺的立身之本。
基層電視專題節目的轉型升級,要注重平臺建設,實現利益共融。融媒體時代的轉型變革是一場根本性的變革,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個好的平臺的建設,不僅僅需要依靠平臺的技術優勢建設,節目的口碑建設也尤為重要。口碑帶來的效果是持續性的、長久性的,在基層專題電視節目轉型中,一定要牢固樹立節目自身在觀眾心里的形象,不斷組織、策劃多種類型的節目活動,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擴大影響的范圍和觀眾的參與度,如此節目的知名度就會越來越高。同時增強節目在觀眾心目中的印象,必須進行有組織的宣傳和推廣,增加廣告時間、廣告方式、吸引節目廣告商,這樣還可以拓寬節目的創收空間,形成一系列的有利推廣,摸索出適合基層專題電視節目獨有的發展模式。融媒體時代,出現了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信息的實效性與互動性不斷增強,信息的傳播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融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走好轉型之路是很多節目轉型發展中面臨的迫切問題,融媒體時代的到來與發展改變并創造了許多機遇,但電視專題節目作為主題單一的節目,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融媒體時代的沖擊。因此,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無論是轉型也好,融合發展也罷,為觀眾提供最喜愛的高質量內容,不斷建設節目優質平臺這一宗旨始終未變。
新時代媒體技術發展的十分迅猛,正在媒體時代催發出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無論是媒體格局、受眾對象還是傳播技術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融媒體”是媒介展開深度融合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最新的媒介形態,這已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融合轉型的道路千萬條,對于基層電視專題節目來說,究竟哪一條道路是正確的,有效的,哪一條道路是真正適合的,沒有真正的實踐誰也得不到準確的答案。如果發展轉型的道路與融媒體時代發展相悖,那么結果肯定不盡如人意,只有牢牢把握住轉型的方向性、原則性才能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全新時代的到來,信息開始越來越快的傳播,就像空氣、水一樣,它并不是顯而易見的,但它的力量卻是無窮的,正在春風般融入進人類的生活。融媒體時代正在對傳統媒體進行著一場顛覆的革命,這也是一場從傳統到開放的轉變,基層電視專題節目只有適應這個時代,做出符合這個時代的轉型選擇,才能在這場浪潮中獲得活下去的機會,不會被這個新的時代所拋棄,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并不是一種取代關系,而是迭代關系,不是誰強誰弱,而是優勢互補。時代給基層電視節目轉型升級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堅持內容為主,實現資源通融,滿足觀眾需求,實現宣傳互融,注重平臺建設,實現利益共融,打造新型的電視專題節目,讓節目的聲音傳得更遠,節目的影響傳得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