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雩帆 田衛峰 云南廣播電視臺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不斷改革創新,國內社會經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這也加速了國內新聞媒體的發展,融媒體環境的到來,使得國內的新聞媒體進入到“新聞快餐”時代,對傳統的以情感主打的人物新聞報道已經失去了興趣。簡單來說,在內外環境同時改變的情況下,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面臨著更大的難度。現代新聞媒體機構需要知曉這一點,并且“流量”為主體的新聞工作形式,在平凡的人物新聞報道中增加新的要素,形成平凡人物報道體系,持續穩定地為當代社會大眾輸出高水平的平凡人物新聞報道,使得現代社會大眾感受到平凡人物于社會的重要性,從宏觀層面來說,這對于國內社會長期的穩定、可持續性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針對平凡人物報道新聞中綻放光輝的方式進行詳盡闡述,希望對國內新聞媒體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平凡人物自身。因此,在現代的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中依舊需要發揮出“平凡人物”的魅力和優勢,為了實現這一點須重視人物的采訪工作,對平凡人物進行細致入微的采訪,使得平凡人物新聞報道具有人性的光輝和閃光點[1]。
譬如,在2011年《重慶晚報》拿到一條新聞線索,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其兒子由于車禍離世,但是卻留下了十九萬元的巨額債務,老人毅然決然決定為兒子償還債務。這其實是一篇相對普遍的新聞事件,但其中人性的誠信品質和意識是值得人稱贊的。當時《重慶晚報》拿到這條新聞線索時,其他的當地媒體已經進行了小篇幅的新聞報道,但只有寥寥數字,并沒有將這一新聞事件的價值和作用完全發揮出來。《重慶晚報》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并且在報道的過程中派遣了專業的記者前往一線,對這一新聞事件進行了深入的采訪和報道,記者用真實而又溫情的話語向觀眾介紹了這位偉大的老人,其中具有豐富的采訪內容,使得新聞內容也更加的引人入勝,主人公吳恒忠老人也因此獲評“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2]。另外,新聞線索的主人公已經年近七旬,在采訪過程中存在比較大的難度,既不能掀起老人傷疤,同時還需要細致了解整個事件的細節,因此記者在新聞的編導過程中重點對老人的這樣一句話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利用,使得觀眾能夠感受到一個切切實實、真正存在的平凡人物:
“人走了,我還是要有個精神寄托。”
這樣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就體現出來了平凡人物的人性光輝,這也是很多觀眾認為這篇新聞報道比較感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的重點雖然在平凡人物自身,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平凡人物都適合進行新聞報道,因此在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中需要重視報道人物的典型性,使得觀眾能夠看到典型平凡人物的一點或者多點的人性上的閃光點,這可以對現代社會大眾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引導作用和效果,這也是高水平的平凡人物新聞報道的主要作用之一[3]。
國內的阿里巴巴集團具有一個“天天正能量”的平臺,平臺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優秀的平凡人物進行報道,并且會給當事人一定的報酬和激勵,具有塑造平凡人物典型的作用和效果,在長達十年的平臺運營期間,已經有十多人獲得了國內的年度感動中國殊榮。
因此,在國內新聞媒體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平凡人物報道的典型性,切勿出現所有的平凡人物都能夠上新聞報道的現象,如果不重視這一現象的制止,后續必然會出現平凡人物報道的流水線作業情況,不利于平凡人物新聞報道工作的開展。而且現代新聞事件報道類型多樣化[4],既包含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同時也包含新媒體的報道,可以說,現代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內外環境變化極大,同時面臨著激烈的行業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重視典型平凡人物的報道,將某一人物在特定事件中的某些人性光輝進行報道,這樣才能使得社會大眾感受到平凡人物新聞報道的魅力。從外部環境上來說,這也有利于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形成可持續性的發展,進而喚醒社會大眾人性中的真善美,對于社會環境的持續、穩定發展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作用的。
平凡人物和平凡新聞事件,之所以能夠得到“平凡”這一稱呼,其重要原因在于平凡人物和經歷的新聞事件都是比較普遍的,很難具有驚天動地的效果和作用,這也是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具有較高難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使得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做到“以小見大”,這樣才能有利于平凡人物新聞報道工作的開展。
在實際的平凡人物新聞報道當中,所謂的真實性的細節,是描寫平凡人物的性格、環境和情節的最小單位,成功的真實性細節的體現,往往能夠達到“窺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的良好效果,也就是所謂的以小見大。而缺少真實性細節體現的情況下,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更加枯燥和無聊,難以引起觀眾的收看興趣,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也就失去了主要的意義所在[5]。
為了將平凡人物新聞事件的真實性細節體現出來,在具體的新聞報道過程中,需要重視人物和環境的動作細節、表情細節、語言細節、心理細節、環境細節,進而表現出人物性格和揭示新聞主題,在編導平凡人物新聞報道過程中首先需要重視綜合表現,在這一過程中不能平鋪直接敘述;其次在綜合表現結束之后,還需要凸顯出平凡人物的性格特征,這樣的細節描述,才能形成一種空間、一種氛圍、一種場域、一種獨特的氣質,由此支撐起整篇稿件,點亮人物形象。譬如在幫去世兒子償還巨額債務的平凡人物新聞報道過程中,就對真實性的細節進行了對應的體現,一邊是年近七旬的老人在洗衣服,另一邊則是老人對洗衣機的渴望,由此也能夠發現,老人為了心中的誠信承受了多少的重擔。
在新聞事件的各個細節當中,數據具有極高的真實性特點,而且現代新聞媒體的報道處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這已經使得社會大眾對數據產生了空洞、枯燥的情感,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在現代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過程中就越是要重視數據性細節的體現,進行平凡人物新聞報道的數據可視化報道,提升觀眾在平凡人物新聞報道中對于數據的敏感度。這樣也有利于平凡人物新聞報道以更加全面、立體的形象體現出來[6],數據在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中的體現,也可以使得新聞報道得以豐富,進而提升新聞報道質量,有利于平凡人物新聞報道的質量,并在日益激烈的新聞報道事件中發揮優勢。
例如在關于還款老人吳恒忠的平凡新聞事件報道過程中,就充分地利用到了數據的細節,在具體的采訪過程中,老人拿出自身償還債務的賬本,賬本中都是還款記錄,包含那個人還了多少錢,從二十元到幾千元不等,現代社會大眾對于這一類的數據已經不再敏感,而看到有人如此堅持償還債務,就會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而且幾十元到幾千元能夠與老人償還的十九萬巨額債務形成鮮明的對比,進而在細節層面展現出老人償還債務的不易。
任何工作歸根結底都是由人來完成的,在現代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工作中也是一樣的,因此想要使得現代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水平得到保障[7],并且綻放出相應的光輝,需要提升現代新聞報道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現代媒體機構需要定期定時對工作人員開展培訓教育工作,培訓主要內容就是平凡人物的報道,必要情況下,可以邀請具有成功平凡人物新聞報道經驗的工作人員,以講座、座談會等形式進行培訓,使得媒體機構中的工作人員能夠接受到成功經驗的熏陶[8],從而使得后續的平凡人物新聞報道水平得到提升。作為現代新聞報道工作人員,需要重視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并且堅持不斷地進行學習,這樣才能確保現代平凡人物新聞報道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綜上所述,就筆者針對現代平凡人物新聞報道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的相關研究分析,從文中闡述內容中不難看出,現代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是比較激烈的,這使得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難度變得更高。然而,平凡人物也是“不平凡”的,很多平凡人物具有很好的品性,這些都具有很好的新聞報道價值。因此,在后續的新聞媒體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平凡人物的新聞報道,同時加強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這對于國內社會長期的穩定、有序發展也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