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傳,路 珺
(黑龍江大學,哈爾濱 150080)
探討新文科背景下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人才培養問題時,要先明確新文科是什么,新在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夏文斌認為新文科具有四大元素:一是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二是跨學科的交融;三是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四是人文精神的現代傳承[1]。要想達成基于四大元素構建的人才培養目標,就需要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來提供有效支撐。在課程體系中,專業核心課程以其主干、特質、意義來深刻構建專業品質。黑龍江大學行政管理專業于1985年籌建,1988年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至今已有30余年發展歷程。2010年,以行政管理學、行政組織學、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行政公文寫作與處理4門省級精品課為支撐,積極打造專業教學團隊,獲得了行政管理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國家級教學團隊的稱號。
將科研成果轉化成教材與教學內容,夯實專業教學特色。行政管理專業教師主持國家社科8項,其中在研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2項,結項5項。課題最新研究成果通過本科課程直接和學生對接,使學生立足學術前沿。在教材建設中,注重將高水平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行政學》教材再版編寫過程中,將發表在高水平期刊的論文進行深加工,納入教材體系。
積極打造課程團隊,助力課程持續建設。行政管理專業以課程為牽引,以課程主講教師為主體,以專業教學為核心,圍繞學生發展積極打造課程團隊。通過搭建老中青相結合的課程梯隊,實現了課程教學團隊的穩定性與教學經驗傳承的持續性。通過專業教師自身職稱和學歷的提升,實現了課程團隊的內涵式建設。目前,行政管理專業擁有教師17人,其中16人獲得博士學位,5人具有教授職稱,9人具有副教授職稱,12人具有外校學緣。教學團隊中,擁有國家教學團隊1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團隊1個,參與建設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團隊4個,省級線上精品課團隊2個。對團隊建設經驗進行系統梳理并廣泛共享將產生良好的示范輻射作用。
注重在教學中積累總結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行政管理案例分析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全員參與法、情境模擬法,行政管理學省級精品課的角色轉化法、解扣法、專題授課法等,行政公文寫作與處理省級精品課的“三三四二”教學法、“三三三”公文評改法則,專業實習的校府社企合作共贏模式等。2018屆本科畢業生教育教學質量調查顯示,認為實踐教學對就業幫助最大的學院中,行政管理專業所在的政府管理學院全校排名第三。
校、院、系、教研室四級聯動,打造教學管理服務平臺。以《高校基層教學組織內涵式建設研究》省級立項為依托,探討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方法,有1人獲得了省教學管理質量獎。以教師教學質量全過程管理為切入點,打造“抓兩頭,重中間”的聽課制度,圍繞“怎樣講好緒論課”“怎樣講好總結課”這兩頭,讓各級教學管理人員定期聽課,確保教學質量。以學生學習過程管理為面向,細化學習過程管理制度,其中的專業實習系列制度可全校共享。
廣泛參與社會服務,拓寬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平臺。行政管理專業師生通過橫向課題、智庫咨詢、培訓講座等方式積極探索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切入點。例如,連續三年承擔黑龍江省政治生態建設狀況第三方調查評估工作,由專業教師帶隊,部分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參與到實地問卷調研和調研報告的寫作中,在保質保量完成調研任務的同時,積極拓展專業師生對現實問題的關切需要。2019年末,承擔了哈爾濱市營商局組織的哈爾濱市下轄區縣營商環境第三方調查評估工作,積極組織校內外調研技術培訓、過程監管、實地調研、問卷分析、報告寫作等工作,在服務職能部門決策的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調查研究能力。部分專業教師作為省智庫咨詢專家,積極建言獻策,將頂層設計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部分專業教師圍繞公文寫作技能、領導干部能力素質建設等主題積極開展社會培訓,在明確社會培訓訴求的同時,反觀本科課堂教學對上述訴求的回應程度,及時修正教學計劃,持續改進。
從專業核心課程建設角度來看,要在挖掘現有課程資源存量的基礎上尋求課程轉型發展帶來的可觀增量。要在管理學與哲學融合、專業間相互融合等方面積極探索教學、科研的增長點。將管理學與哲學交叉融合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是行政管理專業多年來的特色,即行政哲學及管理哲學,其中行政哲學研究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曾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獎。行政哲學、中國行政倫理思想研究、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論等課程也被納入到了行政管理專業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中,有效促進了學科專業的一體化發展,實現了在交叉、融合中拓展教學廣度與科研深度。落實到具體課程上,實現了形而上與形而下的有機結合,彰顯了理論教學、科研指向的解釋性與引領性,凸顯了實踐關切的針對性與有效性。依托行政管理專業、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的理論積淀及政策解讀能力,利用社會學、社會工作、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量化研究方法,各專業合作開展教學設計與科研工作,搭建了多個教學與科研團隊,如圍繞本科調查研究方法類課程組建的課程團隊,圍繞省社科聯及橫向課題搭建的師生共同參與的科研團隊等。這些團隊的搭建與運行打破了單一理論教學或實踐教學的束縛,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滿足了教學需要,拓展了科研空間。
“一課多型”“一課多用”建設思路下,課程轉型建設成效比較顯著。在“一課多型”方面,以線下精品課為基礎,以線上精品課為助力,以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為發展方向全方位打造核心課程的做法值得推廣。例如,以行政公文寫作與處理省級精品課為基礎打造的公文寫作規范MOOC于2019年9月被評為黑龍江省精品在線課程,同時被推薦參加國家級一流課程評選。2020春季學期線上教學期間,還作為線上教學案例在全校分享課程建設做法。課程組于2019年年末組織申報了公文寫作規范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獲得了學校審批。通過線上MOOC最大化共享線下精品資源,通過線上教學助推課程資源轉型升級發展,兼顧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優勢,這是加速課程建設和提升課程學習質量的有效做法。
在“一課多用”方面,創業管理案例分析課程一方面可作為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課程的組成部分,面向本專業學生開放,另一方面可作為內容完整的MOOC,面向全校學生開放。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創新點有兩方面:一是轉型升級建設課程。結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需求,將現有成型的專業課進行轉型建設,實現專業課和創新創業課的有機融合,這也是課程組進行教學改革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基于公共管理學科視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創新能力的培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推進該工程發展的進程中,各學科專業均有各自的優勢。要立足公共管理學科人才培養需要,結合創業課程建設與創業能力培養訴求,發揮公共管理學科在價值取向、制度建設及實踐行動方面的優勢,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新視角。
推動新科技、新信息技術與專業核心課程建設融合。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改革創新,在多學科交叉的基礎上,以全面線上教學為契機,建設跨學科課程體系、課程團隊等,探索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課程團隊建設方面,可打造跨院、跨校的課程團隊,通過集體備課、集體研討來拓展課程建設的新視角、新方法。
加強專業教師教學理念建設。按照新文科的要求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選擇、評價辦法改革等,將新文科的交叉融合理念進一步落到實處。例如,按照學生評教結果持續改進專業核心課程授課的方式方法,按照督導意見修改完善教學體系,積極關注意見反饋,持續改進。
助力科研團隊科研成果服務教學體系建設。建立科研、教學、人才培養指標有機結合的評價體系。例如,在年度考核中,除了關注傳統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外,還要落實相應指標,考察教師人才培養貢獻率,可包括指導學生立項開展科研,課堂教學增強學生的知識技能獲得感,核心課程建設貢獻率等評價指標。
加強選課指導。鼓勵學生在專業核心課程學習的基礎上按照專業認證對培養目標、規格、能力素質進行定位,選課學習新技術類課程。在選課平臺設計中,可把校內通識課程平臺與校外MOOC資源平臺有機結合,拓展課程資源,增強學生的自主選擇與學習管理能力。
探索課程考試方式改革。鼓勵教師進行考試改革,激發學生學習勁頭。例如,增加平時形成性考核成績占比,督促學生注重平時學習積累,夯實學習基礎。可將期末開卷考試與閉卷考試相結合,通過開卷綜合能力測試解決閉卷考試機械記憶帶來的學習弊端。可將線上考試與線下考試相結合,發揮線上考試的優勢,降低考試耗材成本與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