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寧
(黑龍江工業學院,黑龍江 雞西 158100)
高校化學基礎課程是為學生專業學習和研究做鋪墊的課程,在內容上偏向于高中階段的理論知識。進入大學階段后,許多學生在缺乏教師的監督下,很難做到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以上客觀因素導致化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產生各種問題,影響了化學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制約了學生未來的專業學習和研究。高校應通過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解決教學中的相關問題,提升整體教學水平。
智慧教學是在信息化環境下衍生出來的一種教學理念,旨在通過各種網絡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的教學形式。2018年,我國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了智慧教育創新發展行動,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為基礎,依托各類智能設備及網絡,積極開展智慧教育創新研究和示范,推動新技術支持下教育的模式變革和生態重構。分別對開展智慧教育創新示范、構建智慧學習支持環境、加快面向下一代網絡的高校智能學習體系建設、加強教育信息化學術共同體和學科建設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劃和部署,對高校的智慧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目前,一些互聯網科技企業,面對智慧教學領域,研發和設計了眾多網絡平臺和應用軟件,使得高校智慧教學內容十分豐富,經過調研發現近幾年在高校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有慕課教學平臺、超星學習通等。雖然這些互聯網平臺都是以智能化的信息系統作為支撐的,但是每個平臺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功能,主要針對不同的學科和人群進行設計。在智慧教學的課堂應用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智能網絡平臺,通過多種平臺的相互協作和配合,提升教學效率。
高校化學基礎課程主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是以單純地記憶為主。有些學生化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的比較牢固,課程學習得心應手,有些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學習比較吃力。尤其是在高校比較寬松的學習環境下,許多學生不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化學基礎課程的學習中來。同時,復雜的基礎理論知識也增加了教學工作難度,學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得化學基礎課程的教學效率不高。
學生經歷了高中階段高強度的學習和考試后,對各個基礎學科知識的掌握都比較牢固。在高校化學基礎課程教學中,單純的課堂理論教學與高中階段的課程教學無異,高校學習環境較為寬松,學生心理壓力較小,枯燥的教學內容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缺乏主動投入學習的動力,導致學習效果不佳,進而影響后期的專業學習和研究。
在高校化學基礎課程課堂教學中,教學形式往往比較單一。一方面,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基礎教學方式,主要以理論說明進行教學和講解。另一方面,大學階段無法像高中階段采取嚴格的課堂管理,教學效果不佳。每位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不同,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也有區別,因而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千篇一律,要樹立特色意識。事實證明單一化、模式化、公式化的教學方法是行不通的,不利于主動性的培養。
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寬松,也比較自由,自己可支配的時間較多,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學習之外的事情。但是學習畢竟是學生的主業,學生有必要將更多的課余時間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利用智慧教學手段加強學生的時間計劃和安排,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提升學生時間的利用效率,盡量將課余時間投入到學習中。目前,一些智慧學習系統,如雨課堂、智慧樹等,能夠通過線上平臺與學生進行密切溝通,實現將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及課后復習情況通過線上平臺及手機客戶端進行實時反饋,使教師能夠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學生通過了解教學計劃,能夠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
智慧教學各種軟件的線上操作,可以使學生隨時隨地掌握理論知識。例如,雨課堂平臺的課前學習功能,能夠充分提升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課堂學習,最大程度地提升課堂效率。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線上平臺,制作化學基礎理論知識課件,對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和說明,在課堂教學前推送到學生的手機微信客戶端,學生只需要通過微信就可以接收教師的推送內容,從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將要學習的內容。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線上的教學數據,分析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精準把控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智慧教學在化學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復雜的理論知識,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此外,通過智慧教學的形式,能夠使教師和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學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和手機移動端,隨時提出問題,教師可以及時進行解答,實現“點對點”答疑。通過運用智慧教學平臺,能夠加強教師和學生之前的雙向溝通,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目前,信息化教學改革正逐漸深入高校化學基礎課堂教學中。在智慧教學的課堂應用中,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一種線上平臺的優勢,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智能網絡平臺,通過多種平臺的相互協作和配合,最大程度地發揮智慧教學的優勢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