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安佳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00)
本科院校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本科專業影視方向的學生在畢業后大多會選擇媒體影視類型的工作,肩負著傳播和弘揚思想政治文化價值的重任。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思想品質,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放在教育首要位置。通過對影視課程進行優化與設計,教師要在其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使影視專業課程和課程思政形成協同效應,同向而行,從本質上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水平,為社會培養出文化媒體影視行業全方位發展的優秀人才。
課程思政理念是在上海的教育改革中逐步形成的。近年來,隨著社會教育與文化的變革發展,課程思政理念已經在全國各地高校實施推行,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充分發揮教育立德樹人的作用。課程思政教學的主要形式是通過思想政治元素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精神信念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中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水平。
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本科院校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從影視專業的本質屬性來看,該方向的課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引導社會輿論以及影響人們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作用。有些學生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缺乏團隊協作的實踐活動,職業素養得不到有效提升,需要本科院校針對影視方向的課程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教師要結合影視專業屬性和學生特點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從專業課程中深度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從真正意義上做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影視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初級階段,部分教師在影視課程教學過程中沒有深度挖掘教材所表達的課程思政元素,不能將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相比而言,教師更注重專業課程內容的教育,對于學生學習到了哪些專業技能和掌握了哪些影視專業技巧的關注度較高,往往忽視了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新媒體時代下,根據影視專業的本質屬性,有的課程通過線上模式進行教學,教師利用一些授課平臺(如網易云課堂、慕課網),將課程內容提前錄制好,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這種授課方式增加了以教師為主導的因素影響,難以在課堂上形成師生“主導+主體”的協同作用。
目前,部分教師在影視課程教學中的評價體系往往局限于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情況,對于課程思政教育內容方面的考核評價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完整地歸結到學生成績考核體系內。由于部分教師在課程思政教育方面缺少對學生的有效性評價,學生難以從教師那得到反饋信息,對于學習的效果和標準判斷可能有所偏差。教師在影視課程教學中缺乏對于課程思政的有效性評價還會影響到教學目標的設計,難以將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互聯系起來,學生也會由于課堂教學的模糊性而降低學習積極性。
隨著本科院校的擴招及藝術型教育的普及程度加大,影視專業的報考學生越來越多。影視專業課程對于一些硬件設備的要求較高,但一些本科院校的影視學習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攝像機數量不足,學生在進行課下練習時沒有劇場、禮堂、非線性編輯實驗室,難以滿足學生的課程實踐需求,不利于影視專業學生在實踐課程中接受課程思政教育。從軟件方面來看,部分教師對于影視專業課程教學的理解較為片面,未能體現許多地方優秀的影視文化,教師要立足于本民族的優秀影視文化,吸收世界其他地方的優秀影視成果。目前,高校影視專業教師數量還需增加,學校要重視引進優秀教師,并注重培養教師的思政教育教學能力。部分學生對于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教師在課堂上要適當引入課程思政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影視專業學生需要通過許多影視作品來進行學習,這就要通過下載網絡媒體資源來完成。由于網絡上的信息有效性參差不齊,有可能出現盜版作品或彈出不良信息廣告窗口,這些無效信息會干擾到學生的正常學習。還有一些影視作品不具備良好的導向作用,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的價值觀,阻礙課程思政教育的推行。
課程思政教育要求教師把立德樹人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深度挖掘教材所體現的思政元素,并與課堂授課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價值與思想品質。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制訂合理的教學設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影視專業學生。學生在課堂上要學習影視創作、編導技術、劇本寫作等方面的內容,教師要針對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結合思政元素進行教學。
影視作品作為良好品質與精神的重要傳播載體,對于開展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以熱播電影《長津湖》為例進行影視教學,這是由導演陳凱歌、徐克、林超賢共同執導完成。教師在教授專業課程知識的同時,可以為學生們講解電影所描述的那段歷史,激發出學生的情感元素,帶著情感去學習電影的創作及其他專業性知識,更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及課堂效率。學生通過對《長津湖》這部電影的學習,不僅增加了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激發了愛國主義情懷以及對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珍惜。影視文化對于引導社會良好風氣和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貫徹落實課程思政的本質理念,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并在教學實踐中將影視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元素相結合,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水平。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在影視課程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善于利用啟發式教學,不單單將理論知識呈現給學生,還要多鍛煉學生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學生有思考的過程,影視課程思政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在鍛煉專業技能時,還要多提升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能力。影視行業需要創新和靈感,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其未來的職業發展中會發揮重要作用。
傳統的影視課程體系較為簡單,一些教師對于培養目標較為模糊,教師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設置上要進行合理分配,培養學生的創作、技巧、鑒賞、實踐等多方面能力。課程體系不完善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時抓不住重點,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在課程體系的各個環節促進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相結合,確保影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設計的完整性。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最大限度地發揮課程思政的作用,在具體實踐中應用課程思政的核心價值,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更容易提高自己的藝術思維能力。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完善考核體系,將影視課程教學和課程思政相融合,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反饋,要讓學生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引導并幫助學生提高影視專業水平和情感價值觀,推動影視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在課程思政大背景下,高校許多專業都開展了自己的第二課堂,即在除了規定教學時間之外進行的與專業課程相關的教學活動。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改革,第二課堂已成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它對于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在豐富學生們課余生活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影視專業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開展第二課堂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學生可以圍繞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開展實踐活動,如創作劇本、拍攝微電影和話劇等,弘揚社會正能量。學校要做好對于影視專業開展第二課堂的支持工作,應根據學生人數訂購基礎設備,完善影視學習硬件基礎設施,對影視專業相關設備的管理進行合理化設置。第二課堂是影視方向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路徑,學校、教師、學生要相互協作,積極開展影視專業第二課堂,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團隊協作精神和綜合素質,為影視行業輸送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學生的言行舉止及思想品質會受到教師思政教育教學水平的影響,學校應定期開展影視思政培訓會,組織影視專業教師和其他專業教師進行交流,實現學科交叉,分享優秀的教學成果。影視專業可以與許多專業聯系起來,如哲學、歷史學、社會經濟學等學科。影視專業教師要從多方面研究課程思政理念的滲透意義,將影視教材與歷史故事、時代精神、社會良好風氣等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引導并升華學生的價值觀。老教師和年輕教師在教學中可能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兩者可通過學校組織的培訓會進行經驗分享和交流。老教師一般有著更為豐富多樣的教學技巧,能夠找準專業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契合點,但在利用新媒體教學方面可能不如年輕教師熟練。新老教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
教師在進行教材選擇時,要結合時代發展與學生特點,挑選出具有代表意義的作品來進行教學。教材內容的多元化是為了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如《典籍里的中國》,展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價值。《典籍里的中國》這一節目設置了兩種空間,使現代人與古人進行對話,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賞析,激發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教師可利用這一類的影視作品來完善教學素材,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影視行業肩負著引導社會輿論和傳播社會良好風氣的重要任務,必須要培養新一代影視人的正確價值觀。高校本科專業影視方向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要注重融入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水平。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改革,課程思政教育已經與專業課程教育密不可分,學生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要提升思想政治水平。教師要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將立德樹人理念放在教育的首位,這是貫徹落實課程思政教學的必然選擇,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及促進影視行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影視課程教學的進行,使學生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