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坤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1)
在高職體育教學活動中,團隊意識非常重要,能夠為學生良好品格的樹立和正確人生、價值觀的構建起到有效的指引作用。一切集體活動的形式都是團隊,其表現形式在于團隊中的各個成員為了同一個目標相互幫助,明確自身責任,相互影響,一同前進獲取勝利。一個團隊若不具備共同的價值觀念和應有的默契,那么這個團隊也就失去了靈魂。團隊意識是多個成員存在的共同心理,包含了團隊目標、團隊角色、團隊關系以及團隊運作這幾方面的內容,是團隊成員在日積月累的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共同意識,是每一個成員都具備的心理共性,培養團隊意識就是培養這種共同性質。
團隊意識培養要在具體實踐活動開展中進行,是學生在團隊中經過不斷配合產生的意識。例如,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在參與籃球或足球團隊競技時,為了獲取更好的成績,需要團隊成員在平常比賽中不斷協調,使每一個成員都能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不斷投入更多的精力與熱情,產生更加強烈的團隊意識。沒有經過團隊配合就不會產生應有的團隊心理,很難以團隊的力量去開展教學工作。團隊意識的培養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投入到學校的活動當中,使學生能夠具有更加積極和樂觀的態度[1]。
從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學生不愿意參與到團體體育活動當中,使學生失去了應有的團隊精神。從本質上來看,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把所有心血都傾注在了學生身上,導致很多學生往往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以自我為中心,難以形成團隊意識,對團隊精神的全面形成產生了不利影響。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高職院校都將教學目標放在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上,忽視了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將團隊意識放在應有的教學地位上,學生無法在體育活動中明確團隊合作的意義和重要性。體育教學缺乏合理目標,整個教學考核機制不夠嚴謹,考核過程過于寬泛,無法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有效競爭和合作的機制,團隊精神缺乏合理的培養載體,對團隊合作意識的構建產生了一定阻礙。
在互聯網技術逐漸發展的今天,很多學生沉迷到網絡世界中,忽視了在現實世界與他人的溝通交流,難以有效融入到現實世界中,大部分學生也不會在體育課堂之外進行運動,缺乏體育鍛煉的機會,也沒有鍛煉自身團隊合作意識的想法。
可通過野外拓展、足球等多人協作的教學項目來培養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技能,樹立相互幫助的觀念。教師要強化學生的團隊歸屬感,使學生明確自身對于團隊的意義,讓學生能夠找到寄托,對團隊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將個人命運與團隊命運相連。
在現代化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體育教學形式和內容應多樣、豐富,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例如,教師可引入接力、籃球、排球等多種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取得良好成績的項目,使學生的團隊意識得到充分激發,做好項目的引導和組織工作,確保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鍛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運動過程中相互配合、相互競爭,優化學生的運動體驗。還可以通過合作教學和組織競賽的方法讓學生在相互協調的機制下培養團隊精神,使學生的體育潛能得到充分激發,為體育教學內容賦予一定的趣味性機制,確保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團隊合作當中[2]。
團隊的力量是由無數個個人力量凝結而成的,個人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將決定團隊的價值和作用。在高職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明確自身角色定位,遵循團隊的行為準則,確保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多項任務,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對于團隊中存在的因個人原因導致的任務失敗,團隊不能過度指責和諷刺,而是要從團隊的角度出發來分析日后如何規避這些問題,并采取解決措施。對于團隊中個人表現較為突出的學生,教師必須給予表揚,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使學生能夠在相互學習的機制下明確自身發展方向。對于表現較為突出的團體,教師要將其納入優秀案例宣傳中,使團隊精神能夠得到發揚,為學生團隊意識的全面形成提供保障。
想要確保學生團隊意識得到良好培養,就應從激發學生參與團隊活動的積極性角度出發,從體育游戲和競賽的角度出發,使學生擁有足夠的興趣參與到體育團隊活動當中。
體育游戲作為當前較為有效的教學機制,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內容來設計相應的體育游戲,以排球教學活動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對學生進行排球傳遞動作的訓練,然后讓學生在團隊之內開展傳遞排球的游戲,使學生掌握排球傳遞的正確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樂趣。而體育競技則是從體育項目的競爭性角度出發,以體育知識點為核心,強化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行為能力,確保學生的競技意識得到充分激發,為團隊做出應有的貢獻,不斷提升團隊的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