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雪,劉梓璐,傅永梅,付正廣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00)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以及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各個高校越來越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我國信息檢索課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學形式、課程內容、課程改革成效都出現了明顯變化,多種教學模式不斷被引用,如:翻轉課堂式教學、網絡課程教學、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及MOOC教學。在這些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了有效提高。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掌握足夠多的信息檢索技巧有助于將來崗位工作的順利開展。信息檢索能力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技能,這些技能包括如何查找文獻,如何從文獻中提取、鑒別到自己需要的知識。通過培養學生的信息檢索水平,能有效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塑造學生的創新意識,并將這種意識滲透到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中。
信息檢索能力是大學生在未來科研或工作中必備的一種技能,無論從知識還是能力的角度來看,信息檢索課程不僅是一種方法論,還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必備手段。但從目前的實踐效果來看,許多高校雖然也將信息檢索課程作為必修課或選修課,但一般都未能給予足夠的課時,也未能實行科學合理的考核措施,使得一些學生只有在為了完成畢業論文或其他課后作業時才會應用到信息檢索技巧。一項調查顯示,只有10%左右的大學生會經常去圖書館或利用網絡來查找資料,大部分學生上網僅僅是為了玩游戲或看電視劇。這些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學生不重視自身信息檢索能力的提高,不能夠明確信息對于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還有少部分學生是為了通過查找資料而在信息檢索課程的考試中得到高分。從這些現象來看,必須在大學階段就樹立起學生重視信息檢索能力的意識,為以后的職業發展鋪平道路。
互聯網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信息有利有弊,其中的正面信息能夠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極大便利,而負面信息則會對正處于世界觀形成階段的大學生造成惡劣影響。在學術研究中,一些失真的或誤導性的文獻,會嚴重阻礙學術研究的順利開展。當大學生從網絡上查找到大量文獻時,對這些文獻的判斷能力還不強,不能夠敏銳準確地判斷出哪些文獻具有參考價值,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惑,甚至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因此,必須要加強大學生對于信息的篩選能力,保證最終信息的準確性[1]。
目前,有些高校的信息檢索課程仍然沿用過去的“理論+實踐”模式,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性仍然得不到體現。而隨著教育理念的進步和發展,許多新的教學理念被人們不斷實踐,使得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不斷提高。然而,信息檢索課程的教學研究中,還缺乏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尚未形成積極探索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提出的創新性思路有限,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提高大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大學階段教學的核心目標,核心素養包括知識、能力、道德修養、職業精神、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信息檢索課程改革必須是基于核心素養的改革。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提高,應當將現代信息技術積極主動地融入到教學之中,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數據庫資源,建立起一套內容豐富的多媒體文獻檢索系統,并設計出一個人機友好的交互界面,有效保證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在教室內,學校也應配備有基礎的計算機教學設備,使用投影儀和視頻展示臺來向學生生動介紹教學內容。還可以預留出計算機房的使用時間,合理安排學生進行上機操作,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2]。
一個良好的大數據處理平臺是衡量高校信息檢索能力的重要指標。以華東理工大學為例,學校構建了一整套集教務系統、在線教育、圖書館數據庫為一體的信息檢索平臺。其中,圖書館數據庫整合了當前世界上大部分優質的數據庫資源,使學生能夠在這個平臺上非常便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資源,同時還開通了校外訪問入口,學生畢業后也可以登錄訪問。信息檢索平臺為促進學生深入發掘信息和鑒別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促進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在提高信息檢索課程教學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網絡上的信息無時無刻都在更新,各種新發明、新發現不斷涌出。對于信息檢索課程而言,教師應當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保證教學內容不過時。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還要充分融入一些前沿性的科學研究結果,開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實現學生創新能力、自主學習水平的提高。同時,教師也應當關注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做好針對性培養工作,將個性化教學、分層教學進行有機結合,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3]。
信息檢索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學校需要成立包括主講教師、計算機實踐課程輔導教師、圖書館管理教師、軟件系統組裝人員及設備組裝人員等為一體的專業化教學隊伍,并成立教學隊伍領導小組,負責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策略的落實。同時,學校也應當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專業性培訓,并與企業進行積極合作,促進教師知識能力的與時俱進。此外,學校還可以聘請一些企業的科研人員對教師進行專業化培訓,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努力打造出適應現代高校快速發展的師資隊伍,切實提高信息檢索課程的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文獻檢索課程都偏向于教導學生查找信息的技能和方法,忽視了學生對信息的加工和篩選,在信息檢索能力考核方面的關注程度較低。在信息檢索考核方面,可以引入科研環節,將科研項目作為考核課題,讓學生以科研項目為題進行文獻查找,并以文獻綜述的方式作為最終考核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操作才能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才能客觀反映出學生的應用水平。
現代社會是一個屬于數據和信息的社會,高校有必要積極開展信息檢索課程的研究工作,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構建高校信息檢索平臺,建立起一整套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教學方式,打造出一支高素質、高水準的教學隊伍,從而帶動起學校信息檢索課程教學水平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