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風
(山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指出了高校班級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班級作為青年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實施載體,在青年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班級對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引領主要通過主題班會、教育活動來進行推進并實現。目前,青年大學生的知識體系搭建尚未完成,價值觀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確引導。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因子,成為了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必修課。思想政治引領不是僅僅依靠課堂上教師講授相關知識就可以獲得的,而是需要青年大學生們在大學里進行全方位體驗和踐行,從而穩定下來,這時的班級就承擔起了除課堂教書育人之外的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務。
大學生群體已經進入了00后時代,群體特征明顯,個性張揚,自我意識突出,集體觀念與意識相對淡薄。進入大學后,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一群孩子組成了一個班集體,人數大約為40人,他們要在這個班集體中不斷適應,參加各種集體性社會活動,增強參與感,提高社會融合度,不斷實現自我發展與成長。
大學階段的學習方式、考核方式與基礎教育階段相比有很大的區別。自主性學習是大學學習的顯著特征,除了正常的教學授課之外,學生其余在校的學習基本上都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班級的學風建設成效與班級成員的學習狀態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良好的班級學風能夠激發學生個體的學習積極性,帶動學生形成互幫互助、相互追趕、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實現集體與個人相互產生效果的良性循環。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組織是由若干個人或群體所組成的具有共同目標和一定邊界的社會實體。組織具有三個層面的含義:一是以人為中心,使人財物合理融為一體,并保持相對穩定的社會實體狀態;二是具有被本組織全體成員所認可并為之奮斗的共同目標;三是有明確的邊界,以區別于其他組織和外部環境[1]。班級是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的基本組織單位,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活動,基本都是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進行的。輔導員是班級工作的引導者,班委會是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各類主題教育活動與基礎工作的具體組織者,要通過公開選拔、考察、培養,建立起一支組織能力強、團結向上、穩定的班委會隊伍,這對于班級建設有著重要意義。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優秀團員青年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帶頭引領作用,帶動班級成員的積極性,形成班級組織建設的合力。
從目前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來看,大學開設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近現代史綱要等課程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近年來,高校提出的課程思政也逐漸在課堂上發揮作用,逐步重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真正落實“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這一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但單一的思政課程教學并未完全發揮出最大作用,還需要通過一定的活動來內化于心,班級就在其中起到了載體的作用。班級借助于國慶節、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等重大節日、紀念日等,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增強青年大學生的“四個自信”,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水平。
大學時期是青年學生接受先進文化與科學知識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階段。進入高校后,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為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傳統文化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傳承發揚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青年大學生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在高校里,班級組織開展國學大賽、詩詞大賽等主題教育活動,營造愛學、樂學的氛圍,通過不斷學習傳統文化增強青年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加強對民族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化于心,從而自覺外化到行動中。
理想信念是個體行動的指南針,是國家與個體、社會與公民個體層面相融合的最高境界。青年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符合國家性質與社會要求,要樹立科學的、正確的理想信念觀,將其真正內化為個體行為,自覺將“小我”融入到“大我”中,在國家、民族的奮進進程中不斷貢獻青春力量。在班級開展理想信念的教育過程中,要組織嚴肅而莊嚴的活動,借助國慶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五四青年節等重大節日引導青年大學生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
青年大學生自身的行為準則在未來會面臨職業道德的考驗。高校學生是行業發展的主力軍,其自身的職業道德能夠體現出行業整體現狀。對于職業道德而言,思想道德是基礎。高校學生在畢業之后,會投入到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在行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職業道德的培養要從學習高校專業課程開始,但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往往會忽視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班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彌補學生職業道德方面的不足,要全方位、全過程的對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
高校班級建設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得到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在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理念下,要充分以德育育人為中心,將高校班級建設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通過多種方法和形式,不斷優化管理手段,提升班級建設效率,通過優秀的班集體建設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以期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