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是國企的靈魂,前者能推動員工思想進步,后者能提升員工文化素養,兩者對國企健康和諧發展起著重大作用。黨的十九大對深化國企改革提出了明確任務和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一項就是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在當前形勢下,國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系統的管理理論源于西方,其理論是以西方企業經營理念和員工素質為背景和研究焦點的,將這一理論引入我國需要一個本土化的過程,而思想政治工作正是我國的本土優勢。因此,實現兩者的融合,在我國國有企業積極應對全球化的進程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有利于兩者工作方法和模式的創新,更重要的是較之單純的思想政治或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能使我國國有企業形成一種新的特有優勢,更好地為企業和經濟發展服務。
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兩者關系密切,在研究主旨與對象上具有相通性,在根本理念、目標導向、價值追求、工作方式上具有較強的統一性,在內容上具有交叉性、在實際操作中又有很多相似之處,這決定了兩者可以結合起來共同推進。
(一)兩者目標統一。兩者培養目標具有一致性,其目的都是通過思想政治建設和教育引導,良好的文化熏陶、氛圍塑造,對內提升職工精神境界,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企業管理;對外打造企業良好形象,提升發展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企業健康向上發展的目標。
(二)兩者內容共通。兩者均屬于意識形態范疇,同存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活動中。兩者都是以人為中心,做人的工作,都體現出了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對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要素的關注。這兩項工作都需要干部職工廣泛參與,主要以溝通、互動的方式達到潛移默化地影響,最終將推進企業員工價值觀念、行為目標的培養和提升。
(三)兩者相輔相成。思想政治工作是文化建設工作的基石,文化建設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兩者結合起來,能產生1+1>2的良好效果。一方面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宏觀導向;另一方面可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建設的優勢,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找到服務于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的切入點,使企業保持生機和活力。
企業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雖然具有通性,但畢竟是兩個不同的領域,要做到有機融合,就要找準結合點,實現齊抓共管,以不斷豐富和提升兩者工作的實效。
(一)找到合適的載體
1.構建黨建平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國企在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中,必須牢牢把握這一原則,要以黨建為引領,在大黨建格局下統籌規劃和布局兩者工作。
2.構建信息平臺。在新媒體時代,國企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應把握“互聯網+”智能發展的脈搏,把信息網絡技術融入工作,通過搭設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善用新興視頻社交軟件,積極搭建交流平臺,線下與線上、“面對面”與“鍵對鍵”相結合,打破時空限制,拓展工作覆蓋面。充分利用新媒體在傳播中互動性、便捷性、多元性的優點,弘揚正能量、宣揚企業文化,提高宣傳教育效果。
3.構建組織平臺。應當充分依托和聯動企業中黨、工、團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特別要結合國企特點,將黨建工作延伸到生產經營一線當中。以銅陵市建投公司為例,該公司是銅陵市市屬6大國有企業之一,是重要的政府融資平臺。該企業從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入手,在企業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上積極探索,按照優化組織設置,創新活動方式要求,對基層黨組織建設進行了改革創新,2018年重新調整黨支部,依據業務特點劃分市政房建、規劃融資等9個黨支部,再根據工作特點打造每個支部的特色,形成“一支部一品牌”。如規劃融資支部與金融單位黨建結對共建,拓展企業直融渠道;西湖濕地支部黨團聯建,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定期開展主題志愿服務對外展示企業形象和文化精神。
(二)培養專門的團隊
開展好企業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需要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建立一個團隊來推進兩者工作,能夠有效地節約人力資源和財力物力,也能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在方針和決策上的同步性、穩定性。國企要加大這支隊伍的教育培養力度,多措并舉推動由單一型人才向復合型人才的轉變,努力培養一支政治信仰堅定、業務精湛、熱愛文化事業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1.充實干部隊伍力量。企業應健全相應的機構設置,配備適應的干部編制,加大優秀人才選拔力度,充實宣傳思想文化隊伍的力量。以銅陵市為例,目前該市大部分國企中設立有專門的機構,如黨群工作部、思政科、組織宣傳科,一般配備2-3名職數,專門從事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也有部分國企將思政和文化建設工作納入綜合部或組織、宣傳部門中,安排1-2名工作人員專職或兼職相應的工作。從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來看,國企應當設立專門機構,配備專職干部和人員,整合兩者以及相關的工作。同時要注重向一線延伸,可根據企業二級、三級子公司設立和分布情況,設立基站,引導優秀宣傳思想文化人才向一線流動。
2.提升干部隊伍素質。首先,要選好干部配強班子,注重選拔適應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求的優秀干部充實到領導班子。其次,要強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將企業的宣傳思想文化經費列入預算,有條件的企業應設立專項資金,用于人才培養、扶持等。再次,要完善培訓機制,堅持長遠規劃和近期培養相結合,定期舉辦業務學習班,組織多層次、多渠道、高質量的干部教育培訓,重點加強隊伍新知識、新業務、新技能培訓,提升專業水平。
3.激發干部隊伍活力。研究制定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相關考核標準,建立相應的工作業績評價體系,把評價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和激勵約束有機結合。完善獎勵制度,鼓勵理論研究、文化發展等工作創新和成果轉化,對優秀成果、個人予以重獎;提高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的政治待遇,積極推薦具有參政議政能力的人員作為企業監事會、職工代表大會成員人選,增強使命擔當;對長期工作在基層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在評獎評優、職務晉升、企業管理人才聘任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三)開展有效的活動
開展活動是落實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活動開展應當聚焦主線、明確主題,就兩者工作的有機融合,應圍繞以下三個主題開展活動。
1.圍繞服務中心為主題開展活動。當前國企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應當積極服務中心工作,助力國企改革發展、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如銅陵市建投公司在2019年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把“如何將主教育題與企業發展相結合,破解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效”作為活動重心,結合企業轉型發展的實際需求,開展“我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特色活動,收集企業干部職工建言獻策200余份,涵蓋企業發展規劃、法人結構治理、人才培養、薪酬考核體系等方面,大部分被采納實踐,如總公司成立了風控部門、子公司建立健全了績效考核體系,活動促進企業轉型發展的同時營造了開放包容、積極進取的企業文化精神,效果良好。
2.以建設學習型企業為主題開展活動。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主要是對企業員工在精神風貌、價值觀念、行為規范方面的要求,這就需要員工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提升。企業應當結合兩者工作需求,制定職工年度學習教育計劃,依托企業的中心組學習、黨日活動、業務培訓為契機開展各種主題學習;加強和改善“硬件”和“軟件”,在單位打造閱讀室,定期舉辦“學習日”“讀書節”等活動,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積極創辦單位內刊、簡報,為全員搭建學習交流平臺,形成良好學習氛圍。
3.圍繞以人為本為主題開展活動。企業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都強調以人為核心,因此企業開展活動應當高度重視人的因素。比如,制定與企業發展理念、發展戰略相適應的企業精神和企業標志,塑造企業人文精神,打造企業核心文化;切實關心關愛職工,在建黨節、企業周年慶等紀念日開展勞模、困難黨員、退休職工慰問等活動,增強員工的歸屬感;積極開展評比活動,設立“優秀黨員”“青年先鋒崗”“勞動競賽標兵”等榮譽稱號,使不同層次的員工受鼓勵、得榮譽、添風采、增自信,營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氛圍。
總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企改革的不斷推進,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工作應當適應當前形勢的要求,加強改革創新,推進一體化建設。在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不動搖的前提下做到有機融合,是不斷深化和提升企業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工作成果的有效途徑,將更好地發揮兩者在增強企業的整體凝聚力,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促進企業長足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