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蘭
摘 要: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于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在小學識字教學中,大多學生都認為識字教學是枯燥乏味且沒有任何趣味可言的,另外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在識字講解的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少,使得課堂氛圍乏味無趣,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識字教學 小學 趣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文明也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文明。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里,只有中國的文化始終沒有間斷的傳承下來,也只有“漢字”是唯一一個由古代一直演變并且一直在使用的文字。可見,對于漢字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識字教學的課堂上應充分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加入趣味性的文字教學模式,提升小學生對于學習漢字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讓小學生樂于學習,在快樂的教學中學習漢字。
一、識字教學的現狀
我國識字教育的起步是比較早的,幼兒教師在幼兒園時就已經就開始指導幼兒學習認字了,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就引導孩子學習漢字,上小學之后,識字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課程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缺少趣味性強的課堂教學模式,小學生上課走神,提不起興趣,對于漢字的學習感到疲憊,而低年級的小學生好奇心重、好動、貪玩,課堂外的一片云朵或是一片落葉都能引起小學生的注意。而教師在講課時基本都是以先讀字,其次根據筆畫將文字分解,最后讓學生練習寫字來幫助學生學習漢字,這個過程花費時間長,效率不高,并且難以讓小學生保持對于漢字學習的興趣。小學生的課后作業也大多數是抄寫一個漢字或多個漢字,大多數學生在抄寫前幾個字時會很認真的寫,但是到后面就會出現一些歪歪扭扭的字體和一些寫字方法的錯誤。
二、“趣”學漢字的策略
(一)漢字畫圖
漢字是象形文字,一些漢字在看字體形狀的時候就能大概的了解到漢字所能表達的意思,比如“山”、“水”、“日”、“月”等漢字,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結合漢字誕生的過程來向小學生解釋,比如“日”的甲骨文就是一個圓加上一個點,這類簡單的圖畫更能讓小學生對于漢字學習產生興趣。小學生用簡單的筆畫來畫出教材上“口”、“耳”等文字,在學生畫完后再進行漢字的細講,并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漢字的甲骨文,適當的講解漢字演變的過程,讓小學生們先參與在學習,從而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讓小學生的思路時刻跟隨著教師指導而進行學習。
(二)、漢字游戲
漢字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筆畫的順序是必須要掌握的,為此,教師可以安排一個筆畫組合成字的游戲,在游戲開始前,教師需要將漢字的筆畫分別畫在卡紙上,然后把這些卡紙分別發給每個小組的學生,游戲開始時,教師就可以舉例一個漢字,比如二年級上冊課文中的“兩”、“哪”、“寬”,拿著卡紙的學生就可以根據筆畫對卡紙進行排列,以此可以讓學生了解漢字的筆畫順序,學習起來比較輕松,既充滿趣味性,也能讓學生參與其中,并且游戲式課堂氛圍是輕松且愉悅的,它能讓小學生很自然的融入課堂環境之中。課堂游戲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筆畫分解組合成字只是漢字游戲的其中之一,還可以讓小學生進行另外的游戲,比如傳字游戲,讓座位在最后排的學生在前桌學生的后背上寫字,通過一個接一個的傳遞到座位在最前方的同學,而二年級教材的新字就可以引入來做游戲,讓最后排的學生寫“海”字,最后猜對漢字的小組就可以獲得小紅花獎勵。這樣就可以在游戲之中讓每個小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之中,加深其對于漢字的印象,同時提升識字課堂的趣味性。
(三)漢字互動
漢字之中有很多文字是相似且讀音相近的文字,比如“請”、“清”、“晴”、“情”,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容易弄混這些漢字,那么,教師可以安排一個學生互動,讓同學們在交流中學習,通過交流來辨別漢字的不同。比如,學生在學習完“他”、“它”、“她”之后,教師就可以安排一個班級學習互動,將“他”、“她”、“它”三個漢字交給三個不同的小組,小組成員來說明三個漢字不同之處,讓學生主動去分析這三個字在字形、偏旁、字義上的不同,學生可以在小組成員之間討論,通過互動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并去分辨三個字之間的區別和共同點,而一些同音字也可以用這種辦法,比如“又”、“右”二字只是讀音相同,它們在字形字義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學生在學習這兩字之后就可以進行對比和討論,以互動的方式促進學習,在互動之中也能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構建一個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
(四)學以致用
教師在漢字學習完之后,就可以安排學生用漢字造句了,活學活用,加快課堂節奏,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漢字“都”“別”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用“都”、“別”進行造句了,而有些學生在學習完之后可能還是不能理解兩個字的運用和大意,他們造句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句子,那么教師在發現后就需要對該學生進行二次講解,讓學生能夠熟悉該字的內容。在造句時需要讓學生都參與,造句任務可以是很簡單的,小學生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講出來,教師需要引導和幫助學生試著造句和講述,讓小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在進行造句之前也可以查找關于該字的詞語和短語,例如在學習《拍手歌》后的新字“歌”,歌可以組成“歌詞”、“歌曲”等詞語,在組成詞語后就可以讓學生再次造句,“歌”到“歌詞”,再到“這句歌詞寫的真好”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造句,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一個字的印象,能讓學生清楚這個字的用法,它的詞語有哪些,在什么地方會出現等。
總結
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于未知的世界有著巨大的好奇心,識字學習也是一樣,只要用對了方法,以“趣”教學,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樂于學習。而教師需要善于思考,以學生為主,掌握學生的興趣所在,把這些能夠激發小學生興趣的點融入教學之中,使學生主動學習漢字,并在趣味學習之中成長,讓漢字學習能夠更好的融入學生學習的過程之中。
參考文獻:
[1]張銘洋.讓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因“趣”而精彩[J].新課程,2021(43):119.
[2]馬建萍.讓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充滿趣味[J].讀寫算,2018(06):245.
[3]劉憲梅.讓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快樂起來[J].考試周刊,2014(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