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航,陳 露
(南陽職業學院,河南 西峽 474500)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又名成果導向教育,注重對學生學習產出進行分析,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目標為導向,是一種務實的教育思維,能夠反向設計學生的教育結構和評價體系,有效提升教學質量。OBE理念下的教學效果評價在于學生對預期學習成果的完成度,也是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完成效果進行評價。藥用基礎化學是藥學專業的基礎課,來源于基礎,服務于核心,理論與實踐結合非常緊密,是后續課程學習的重要基礎,在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中藥學專業藥用基礎化學中的有機化學內容為例,中藥材中的天然化學成分和生物體內的新陳代謝都涉及有機化合物的轉變,中藥材的加工炮制和貯藏養護就是防止有機化合物流失及被破壞。藥理學中藥物的結構及治病機理的研究也都離不開藥用基礎化學的相關知識[1]。
受傳統課程考核評價模式的影響,教學效果都體現在期末成績上,理論課程的考試內容拘泥于固定知識點,偏重于記憶性知識點,造成了學生惰性思維的產生,容易忽視基礎知識與能力目標。在教學內容方面,過于追求廣度與深度,沒有深刻認識到藥用基礎化學課程在非化學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多采用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的課程評價模式,輕過程,重結果。
課程教學效果評價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培養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不斷加快,生產技術不斷革新,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但教師能力不夠,教學資源匱乏,無法為學生提供藥用基礎化學的前沿技術,導致教學效果評價內容與實踐過程不適應[2]。為完成專業培養目標,加強教學資源建設,需建立與實踐過程相適應的教學效果評價模式。
目前,教師對學生學習水平的評價主要是以期末考試、作業、試卷成績為基礎的終結性評價方式。應針對試卷、作業等進行質量評價,試卷的難度、效度、可靠度等要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教學標準為本,課程中的計算、技能性、理論性等知識點應在試卷、作業中有所側重。記憶在初期遺忘較快,結合OBE理念持續改進的原則,應積極反饋教學信息,改變教學方法,應用教育測量理論,利用S-P表進行評價。
針對學生學習水平的評價,不能以一次或幾次的成績作為依據,要以學生為中心,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點建立獨立的動態評價系統,采用期望與激勵機制,利用差異化分析從不同角度考察學生對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慮每位學生各次實驗的進步成績及進步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對相同專業間班級的進步大小進行比較,可以反映出教與學的綜合效果,班級進步程度越大,證明此評價方法起到了正向效果,更貼近預期的教學目標。
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重點在于評價指標和評價模型的確定,結合目前教學效果,采用了易操作、干擾因素少的問卷評價方法。在評價問卷中,針對預設的教學目標劃分等級,以藥用基礎化學實踐課程中酸堿滴定實驗操作為例,掌握儀器及實驗原理、計算、半滴及一滴操作、過量判斷、誤差分析為最佳等級,可針對實驗涉及的各項操作量化計分,并對教學目標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
在進行問卷評價研究時,應考慮評價者與被評者心理偏好帶來的影響。各項評價指標間會產生較高的關聯,故所選的評價指標不宜過多。評價指標的權重分配及量化至關重要,會直接決定評價模型的理想性。還可以采用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來增加學生與教師的溝通,使評價過程更加多元化,幫助教師認識到自身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變,提高教學效果。
課程教學效果僅依靠師生之間的評價說服力還不夠強,還需將專家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納入體系,使評價顯得更加客觀公正。可將學校各專業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教師組成教學督導小組,完成評價工作,將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與專家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結合起來,構成教師課程教學水平的綜合評價。
結合以上幾方面評價,對各種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整合,最終形成師生教學活動產生的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以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為主,以師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為輔,客觀反映出教學效果成績。
從定量上看,綜合評價教學效果可以表示為:教學效果=教學水平評價成績×權重+學生學習水平評價成績×權重+班級進步程度成績×權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學習水平做出的課程調整與改進顯得尤為重要,影響教學效果成績的主要因素就是學生學習水平評價成績,故該項指標對應的權重應偏大一些。為保證同專業不同班級間的成績具有可比性,需提前制定對應指標的成績標準。班級進步程度成績為彈性指標,可取正值,也可取負值[3]。
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教學效果評價是藥用基礎化學課程改革的一種嘗試,目前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優化課程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側重于對專項技能操作過程的學習效果評價,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過程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