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萌
摘?要:在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社會和人們的需求,經濟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提升自身的內部控制效能,增強競爭力,為優化事業單位的綜合管理工作奠定基礎。本文將詳細闡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行政事業單位提升內部控制效能的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能;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1.053
0?引言
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中,內部控制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管理活動,內部控制制度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能有利于提升其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優化公共服務,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步伐。而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開展中,要重點關注管理結構的建立和完善,并且用此檢測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從整體上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
1?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
行政事業單位全面貫徹和落實內部控制制度將會大大提升檢驗整體工作的有效性與科學性,促進后續工作順利開展。為此行政事業單位要給予內部控制工作足夠的重視,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保證具體工作高效、有序的開展和落實。
1.1?有利于為行政事業單位穩定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空間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將其財務管理與日常經營管理有效結合在一起,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控制性措施,為問題的解決提供重要保障。同時,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可以保證其發展目標可以實現,提升其發展目標的明確性,這為行政事業單位后續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1.2?有利于幫助行政事業單位樹立良好的形象
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提升各種管理行為的規范性,全面掌控管理風險,建立良好的單位文化。同時有利于促使政府積極履行自身的工作職能,從整體上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形象。
2?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能存在的問題
2.1?內部控制意識較弱
雖然行政事業單位認識到了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并沒有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存在偏差,不能建立統一的、協調的管理制度。同時,我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設立獨立的內部控制部門,也沒有配備專人負責內部控制工作,導致內部控制工作流程模糊,嚴重影響內部審核工作的順利進行。
2.2?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
現階段,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對人才專業能力要求較高,其中涉及很多專業知識。如果相關管理人員工作經驗不足,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素養,那么在內部控制工作中很容易出現問題,會出現內部控制工作與業務工作嚴重脫節的現象,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效率的提升。而從長遠的角度看,行政事業單位人才缺失問題的出現將會大大降低內部控制工作效能。
2.3?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涉及的內容多種多樣,為此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和有針對性的綜合管理體系。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將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工作與實際經營管理情況有效結合在一起。對于內部控制制度的設置缺乏針對性,也沒有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內部控制機制,這嚴重阻礙了績效考核機制和相應工作評價標準有效性的發揮。
3?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能的策略
3.1?重視內部控制的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增強內部控制制度的應用效果,必須增強部門和部門工作人員的內部管理意識,保證員工可以在思想上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進而在實際工作中形成正確的管理行為,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只有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明確認識與了解內部控制工作的具體流程和實際的運行方法,才能進一步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流程,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要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有效優化管理流程,整合管理資源,從整體上提升內部控制制度運行的質量和效率。除此之外,行政事業單位要全面貫徹和落實信息系統管理工作,將信息建設工作與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有效結合在一起。在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系統中科學的設置內部控制環節和具體的工作流程,提升權限管理水平,優化流程管理工作,進而實現管理工作全面優化的目標。
3.2?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為了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能,必須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學的管理指標,將管理控制制度作為管理規劃實施的重要基礎,進而保證相應的工作可以全面貫徹和落實。需要注意的是行政事業單位在建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中,不僅包括具體工作內容,而且要約束具體工作流程,保證其內部控制工作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進而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效能。
一方面,為了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要積極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現代設備背景下,市場環境變化無常,為了順應經濟發展形勢行政事業單位需要以實際的問題為基礎制定具體性的分析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思想,增強風險管控意識,以實際經營管理現狀為基礎有效的梳理業務流程,明確經營管理風險點,掌握實際工作流程,深入分析和觀察經濟活動中包含的各種風險。當風險判定工作完成后要給出正確的、具有指導性的風險防范意見,制定完善的風險預警管理體系,為行政事業單位風險防范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要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工作。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是關鍵工作,而該制度的執行則是重要基礎和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只有全面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積極作用。為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工作上,建立相對應的監督制度和績效考核在制度,保證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3.3?加大管理的執行力度
為了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的有效性,必須積極組織開展控制活動。行政事業單位要明確劃分不同崗位的工作職責,合理分配關鍵工作崗位,制定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工作制度。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明確各項經濟活動的流程,保證工作手續的完整性,監督工作的全面性,記錄工作的完善性,進而實現內部控制工作目標。
3.4?提升員工的整體素養
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時效性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和整體素養,保證每一位工作人員能夠勝任自己當前的工作,使工作人員更加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內部控制制度,并且在實際工作中嚴格遵守內部控制制度。由于內部控制工作對工作人員專業性要求較高,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積極建立專業化水平高、職業素養高的工作隊伍。通過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來提升管理工作的全面性。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本單位實際的經營管理情況設置專門的內部控制部門,配備專業人員擔任內部控制工作,保證內部控制能夠滿足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如果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內部控制人員專業化水平較低,那么需要聘請專家進行指導和培訓。需要注意的是,行政事業單位要保證各個工作崗位的獨立性,禁止隨意任命財務部門和人事部門的工作人員兼任內部控制崗位,進而保證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其次,行政事業單位要積極開展專業化的培訓指導內部控制人員的工作業務,提升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工作規劃,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價值和意義,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全面發展的目標。
最后,行政事業單位要了解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并且以此為基礎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適當的調整和優化權責分配結構,提升經濟管理流程的科學性。同時要加大內部控制工作的執行力度,增強監督工作的有效性,為后續管理控制模式的完善奠定基礎,從整體上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效能。
3.5?加強監督和考核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要積極監督內部控制工作,建立相互約束、相互協調的工作制度。科學監督每一項經濟活動的開展,審計部門要加大審計監督工作力度,重點關注專項審計工作,樹立審計部門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行政事業單位要重視內控執行考核工作,以內部控制工作目標為基礎制定具體的考核方法,完善考核標準。保證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開性,有效應用考核結果。對于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表現作出適當的獎勵或者懲罰,充分發揮考核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有效解決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4?結語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形成良好的、動態化的管理思維,為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制定和實施奠定基礎。同時要進一步優化管理方式,提升內部控制制度的針對性,積極改變落后的管理思想,更加全面的認知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促進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黃利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能的幾點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06):56-57.
[2]張靜.對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0):48.
[3]唐旭.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8,(32):136-137.
[4]趙靜.關于貫徹落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幾點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5):41-41.
[5]韋宜.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J].明日風尚,2019.
[6]曾云芬.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2019,(01):28-29.
[7]仇英.如何發揮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效能的幾點思考[J].青春歲月,2019,(21):454.
[8]黃芳.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幾點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