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素珍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進步,使得自身的國際文化地位也在逐步提升。在與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語言是十分重要的環節,英語作為全球應用范圍廣泛的一門語言,在文化交流、傳承、傳播過程中存在著突出作用。
并且傳統文化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指導他們正確的認識文化。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不僅需要培養學生英語文化能力,也需要滲透中華傳統文化,讓其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加深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認知。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高職;英語;教學
引言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的過程中,國家文化實力也在逐漸提升,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各國文化在激烈碰撞、交流的過程中,使得世界文化迸發出新色彩、新光芒。但目前在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知識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部分學生出現理念缺失、價值觀扭曲、行為不端、愛國意識淡薄等問題。因此高職院校需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職英語教學研究中,可以借助英語理解中華傳統文化,達到和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目的。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促進全面發展。
一、深入閱讀,理解文化內涵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的范圍較為廣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文化的感知、認同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方式。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又能夠加深對于相關英語知識的認知、理解,以此提升自身的英語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如:借助相應的文化網站,展示中國傳統藝術、戲曲、書籍、民俗、節日、旅游、電影等文化圖文講解和視頻,都是較為優秀的課程資源。因此教師可在高職課堂中借助電子教學設備引入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為其創設相應的情境,以此從英語閱讀角度感知、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以解析《What’s Your Hobby?》為例,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點可以借助多媒體等電子設備為同學們播放自我介紹的內容,讓其在觀看的過程中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以此導入本單元的話題“你的愛好是什么?”,在此基礎上讓其閱讀本單元需要學習的單詞,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詞語含義,如:在講解fly kites、play chess兩詞時,需解釋詞義,前者為“放風箏”、后者為“下象棋”,fly kites中國文化中又稱之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于中國,是一種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信工具,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后來只有皇宮里才有紙鳶。play chess中國文化中又稱之塞戲,其自身是我國古代人民喜愛的體育項目,自身的棋局變化復雜,出人意料,趣味無窮。將詞匯進行細化可以使得學生深化對于中華文化的認知,在掌握詞語含義、使用方法上充分的發揮詞匯的交際價值,使得其自身的英語文化素養逐步提升[1]。
二、深入語篇,比較文化內涵
課程教學應該從語句方面著手,在此基礎上概括其中涉及到的文化信息、數據,并提出與之相對應的問題,進而分析文化想象,對比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在此環節中,教師可以與同學們共同挖掘語句的具體含義,讓其在探索的過程中學會正確的使用語言文化知識,掌握相應的語法,為后續的學習和生活創造良好條件[2]。
三、設計創新活動,傳播中華文化
教師不僅僅需要傳授給同學們相應的知識,同樣也需要讓其借助自己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應用、驗證,如:舉辦文化匯演、文化主題演講、文化專題板報、文化知識競賽等等。
以解析《Welcome to our party》為例,教師可以圍繞 party設定中華傳統特色主題聚會、中秋節主題家庭聚會、元旦主題家庭聚會等,讓學生在具體的文化聚會中掌握基本的對話內容,提升其自身的語言交流水平、能力,在此過程中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習知識借助口頭寫作的方式介紹傳統文化以及不同地區的生活習俗等,正確引導他們堅定文化自信,樹立主動傳播、弘揚傳統文化意識[3]。
結束語
綜上,當下高職英語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英語語言技能,同樣也能夠像其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下成為優秀的文化繼承者、傳播者。
參考文獻
[1]張靜靜. 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融合研究[J]. 英語廣場,2020(06):101-102.
[2]余江南,林保西. 立足英語課堂教學,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J]. 中學生英語,2020(04):143.
[3]楊昊.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J]. 高考,2020(0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