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要:在小學教育教學階段,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能夠使學生從理性層面思考問題,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在新課程標準大背景下,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全新的教學方法,總結有效的教學方式,并在課堂教學環節進行運用,以此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教學方法
引言
數學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而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比較重要,小學階段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于學習的習慣和方式還處在探索階段,很多學習的習慣和方式還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才能真正地養成。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教師就要創新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出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現狀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就是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比較大,教師以及學生家長還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為主,過于看重學生的成績。其次就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有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還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進行機械性的教學,不太重視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學生也只能機械性地進行記憶,導致學生解題不夠靈活,不能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的實踐中。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揮不了主體作用,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還會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最后就是對學生的評級體系比較單一,評價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多數都是以考試為主,試卷成績就是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價,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能真正地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真實情況。目前的這些數學教學現狀達不到新課改教學的要求,還限制了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
二、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轉變策略
(一)人本理念,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節,受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影響,教師大都利用教材以照本宣科的模式開展教學,這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方針指引下,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秉承人本理念的原則,凸顯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主人翁地位交還給學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應注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學生是否能夠接受數學知識,也應了解學生對待數學問題的學習情感。只有學生樂于接受,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主體地位。教師也應在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分析,調動學生的思考意愿。此外,為突出人本理念教學的優勢,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開展差異化的教學引導。對于性格開朗的學生,教師應多讓其進行發言,滿足這部分學生的表現欲望,而對于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則可以讓他們完成數學板書內容,可以在班級公開進行展示。這種方式不僅不會給性格內向的學生帶來壓力,同樣也使得這部分學生的才華能夠得以展示。這種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迎合不同學生的不同特質,從多維角度讓學生進行自我展現,旨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成就感。這可以補齊不同性格特征學生的認知短板,確保所有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寓教于樂,激發學習興趣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擾,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不利于學生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同時,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數學理論知識以及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因此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實小學生喜歡玩,并不是學習過程中的障礙,若對其進行有效利用,反而是教學的一種優勢。所以,教師要大膽創新,為學生營造寓教于樂的教學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在玩中學習,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拆分與融合數學問題的形式,利用游戲的方式表述數學問題,使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就可以學習數學問題的解決步驟,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學習過的數學知識自主創設游戲,確保數學問題與游戲內容能夠有效融合,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內化理解能力以及靈活運用能力,也可以真正凸顯出游戲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教學價值。
(三)充分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也被廣泛地應用到教學當中,可以成為教師創新教學的一種方法。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水平有限,多媒體可以為學生呈現出課本沒有的效果,通過多媒體動畫的功能可以為學生動態展現數學教學中的立體空間,有效地吸引學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容易理解。例如,在《位置》一課的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對不同位置進行轉換,讓學生了解不同位置上的不同特點,學生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學習到了位置的相對性,優化了教學的效果。同時,多媒體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多媒體課件配合聲音,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生就像觀看電視一樣進行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注意力得到提高。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利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也應為學生構建自主學習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體意識,使學生能夠利用數學思維去思考數學問題,并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調動學生學習潛能,使學生能夠突破自身的認知局限,確保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通過量的積累形成質的突破。
參考文獻
[1]高鵬.淺析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方法[J].科技資訊,2020(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