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是教學開展的主要陣地,在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的質量不僅關乎學生當堂課學習的效果,同時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當前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課堂教學入手,注重對課堂的組織和推進,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降低學生壓力,使歷史課堂的學習效果可以有效提升。現(xiàn)從歷史教學現(xiàn)狀分析入手,淺談影響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要素及提升歷史課堂有效性的具體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對策
歷史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要讓學生樂學善思,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切實學有所獲,發(fā)揮歷史學科的育人價值,讓歷史課堂可以在新時期煥發(fā)出奪目光彩,讓學生在認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個層面可以有效提升。但當前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我們還需要做出多個方面的努力,使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逐步完善,多項教學目標能夠有機達成。
一、 當前歷史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人們對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學習上我們也要逐步走向高效,即用盡可能少的時間使教學的效果可以得到保障。結合對課堂理念的分析,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至少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課堂教學的氣氛得以優(yōu)化;二是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效果比較好。課堂是教學開展的主要陣地,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意課堂氛圍的營造,其次要為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預留空間,讓師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高效投入。另外還需要注重有效的師生互動,使歷史教學的多元化目標可以有機達成。但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暴露出來幾點問題:
(一)歷史課堂的多項目標難以有機達成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非常注重從歷史史實出發(fā),讓學生更好地認知歷史,但是歷史素材中包含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信息則非常多元化,學生對于這方面的內容理解還比較淺薄。很多學生不能夠培養(yǎng)健康的歷史審美型情趣,在對歷史主義精神的理解層面也存在欠缺。因此,教師還需要在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民族認同感,并在價值觀等層面對學生進行多個角度的引導,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智慧發(fā)展。
(二)歷史課堂難以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
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很難面面俱到,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二次發(fā)育的一個敏感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時,要關注他們的自身在智力、性格、態(tài)度、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學習基礎、思維傾向性等多個方面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并進行有策略的引導,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有所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很多教師難以兼顧這方面目標的達成,教師面臨的學生數(shù)量過多,課程教學任務也非常重,所以教師難以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在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取舍和整合的過程中,就會使部分學生吃不消。
(三)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智慧的多元化生成
課堂的智慧生成和學生的學習需求達成是課堂教學的一項重點,也是非常難以把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信息技術時代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但是在教師進行多元化取舍的過程中,就容易站在師者的角度來取舍,不能夠關注學生的個性需求。有時候教師精心編排的一些內容未必能夠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而教師忽略的一些內容也有可能是學生所非常關注的部分,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課堂的智慧生成與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就不能夠有效同步,尤其是在課堂提問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動性不能夠被很好地調動。
(四)教學評價的展開不夠全面難以彰顯過程性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課堂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答案的對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萌發(fā)深層的學習探究欲望,充分落實以生為本。在師生互動中,學生要能夠重視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并在答題的過程中不逃避,不應付,不產生對抗情緒,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影響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的因素分析
高中歷史課堂是師生之間的協(xié)奏曲,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其影響因素包含多個方面。
(一)自然環(huán)境因素
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非常敏感,在班級授課過程中,一些自然環(huán)境因素,如課時安排的時間,教師的教具運用,外界光線是否充足,氣候溫度是否適宜,座位的編排方式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例如在上午上課,學生學習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答題的思維也會更加敏捷,而下午學生的互動興趣則不是非常強。另外,在晴朗的天氣,學生的學習興致比較高,而比較沉悶陰冷的天氣,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有所降低。高中歷史課堂一般安排的課時有限,如果恰巧趕到了下午或者是不太好的天氣,課堂的有效性就會極大地削弱。
(二)人文環(huán)境因素
課堂的人文環(huán)境包括人際環(huán)境、情感環(huán)境、輿論環(huán)境、信息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人文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師生的關系是否和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能夠做到主動與學生溝通,都會影響課堂學習的效果。另外,這個班級整體的向心凝聚力是否足夠強大,學生整個學風、班風是否積極向上,也都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學生的學習基礎
對于歷史學科而言,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與教師授課方式有關系,同時還與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密切相關。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很多歷史問題的認知都需要學生自主思考,有效探索,因此,學生的學習基礎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效果。歷史基礎比較豐富的學生在分析歷史事件,把握歷史脈絡的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同時還有很多學生自身閱讀基礎比較好,再結合一些材料信息整合分析,信息提取的過程中也會進行多個角度的比較和歸納,進而使學生的歷史思維更加完善,問題解決能力也能顯著增強,所以在歷史課堂上,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學習的效果差異會非常大。
三、 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積極策略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立足于歷史學科本身,在思想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學科特色,同步融入國家、社會、法律、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學科理念。同是教師要善于為學生的自主成長搭建有效平臺,讓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夠積極探索,使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可以穩(wěn)步提升。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叫幾個角度入手,優(yōu)化目標完善教學過程,扎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以生為本,科學設計教學目標
進入高中階段,教師所能直接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識需要學生自主學習和吸收。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好教學服務者的角色,讓學生的學習潛能可以被有效帶動,學習興趣可以穩(wěn)步提升,尤其是當學生的認知遇到障礙時,教師要以有效的思路點撥,使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目標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困囿于既定的課程大綱,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對其引導。除了要有效立足課內之外,還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差異,科學合理的開展表述,并鼓勵學生有機合作,從而使教學目標更好的達成。
(二)有效整合,促進學生多角度豐富認知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課堂上,教師不僅要立足課內文本,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和引導,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理清課程的脈絡主線,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開設一些專題性探究,讓學生自主進行開放性學習,讓學生明白歷史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而不要割裂其歷史環(huán)境,單純理解某一部分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對教材內部的一些零散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整合。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外的素材,讓學生能夠真正脫離教材的教材的框架,開展連續(xù)性學習,為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深度思考打下堅實基礎。
如在學習《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除了為學生呈現(xiàn)一些課內知識之外,還可以聯(lián)系一些課外的文獻資料、圖片、視頻等,讓學生明白當時經濟大蕭條的狀況,并引導學生深度思考:紐約股市的崩盤是如何引起世界經濟危機的?市場上那么多的煤炭但小女孩為何卻會被凍得瑟瑟發(fā)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農場主的牛奶被迫倒到河里,真的是因為生產過剩嗎?在這一系列問題的推動之下,教師在引導學生深度思考資本主義危機產生的根源是什么,進而使學生學會全面分析經濟危機產生的因素,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逐步提升。教師除了讓學生們明白中心問題之外,可以結合一些史料做有效鋪墊,從而使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可以更加全面。
(三)引領示范,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本身就是一本行走的教科書,更是學生成長道路上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因此,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人文學科素養(yǎng),科學研究能力,都會對學生的歷史學習產生諸多影響。歷史本身的綜合性非常強,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思想、文化教育、民族科技等多方面的信息都有涉及。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照本宣科地對學生開展理論宣講,更重要的是要在學生的心底播撒陽光,使他們對歷史學科充滿興趣,并輔以豐富的史料,教會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歷史分析歷史,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越來越濃口,課堂教學的效果也能顯著增強。
總之,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只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為學生嘗試開放學習提供有利途徑,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指引評價體系,以有效的教學考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積極進步。同時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關注學生的學習成長,讓學生逐步成長為高素質創(chuàng)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林成全.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的思考[J].文理導航:上旬,2018(19):74.
[2]柏潔.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9(1):154.
[3]方義濤.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9(31):145.
作者簡介:
翟小鋒,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靜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