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杰 徐香香 新鄉市職業教育中心
眾所周知,《食品化學》有著知識結構復雜、覆蓋面廣以及理論知識極強并存的特征。對中職院校的學生們來說,該課程在學習起來難度較大。然而,隨著人們對食品加工和儲藏環境的不斷提升,對食品化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也為了順應教育改革的步伐以及滿足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在具體的食品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的優化和調整相應的教學內容與模式,并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做出具體的應用與研究。
本文主要應用與研究信息化在食品化學教學策略,主要從優化課程結構體系、師資力量建設、事例教學以及革新教學形式這四個方面展開論述。我們始終堅持食品化學專業的信息化建設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中職院校食品化學專業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不斷提升食品化學教學的教學水平,為中職院校食品化學專業提供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
信息化在食品化學教學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當將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們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展開教學,鼓勵學生善于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之處,找尋課程內容為什么要與實踐相結合?如何結合?其結果如何?如何進一步的改進等等。引導學生科學合理的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與總結,擺脫傳統教學中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們明白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鼓勵學生帶著任務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明辨課程的重難點知識,不斷提升課程的應用性。鑒于此,可通過多媒體(視頻、圖片)和自媒體(微信、微博)等等的信息化手段,將枯燥和乏味的理論知識具體化。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風趣和生動的語言也可以幫助學生內化和吸收相應的知識,進而實現信息化技術在食品化學教學中的功能。
師資力量作為教育教學中的核心組成部分,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的傳播與知識的共享的速度都變得異常的迅速,而師資力量的建設就成為保障信息化教學成功與否的唯一途徑。食品化學教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和活躍性極強的一門課程,師資力量的建設在該課程中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從師資力量建設和知識的更新角度出發,中職院校在近些年也制定了具體的師資培訓計劃,不斷的強化和提升自身的師資力量。但是,傳統的食品化學教學注重的是理論知識的傳授,傳統和陳舊的教學模式早已使得學生們對其失去了興趣。而信息化在食品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和研究更注重的是對學生實踐的過程,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實踐經驗,強調和突出食品化學教學的本質及內涵。比如:食品為什么會變質和腐化?葡萄酒釀造的原理是什么?人們體檢過程中轉氨酶的升高暗示著身體出現了什么癥狀?雞蛋在煎制的過程中為什么會發生形態的改變?常吃腌制食品為什么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哪些危害?通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常見的問題證明了食品化學教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青年學生有著志高好遠、好奇心強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信息化在食品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對中職院校的青年學子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目前在我國很大一部分的中職院校中的資料庫中,都在不斷的積累著工程酶、轉基因食品、食品安全健康等等方面的內容,也在不斷的提升教學質量和食品化學教學的趣味性。與此同時,中職院校也在不斷的關注著食品領域科研的動態,緊跟國際食品化學教學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和科研成果。也在不斷的向學生們介紹著該領域成功的青年才俊和企業家。與此同時,也在校園中開展相關的學術研討會,誠邀廣大學生參與,并對報告做出總結,不斷的運用到食品化學教學的實踐中。
高效的教學模式應當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因地制宜的。但是,中職院校現實的食品化學教學卻仍是以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為主的,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對改課程的學習始終沒有興趣。為此,在中職院校中也不斷的引領學生積極的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到一線企業去參觀食品的生產流程,了解社會和人們的需求,同時,也邀請著名的食品企業家走進校園傳授食品的相關知識和應用,講述自己的食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普遍的問題。同時,也鼓勵學生們走上講臺與學生分享自己對食品領域長遠發展和存在的問題,通過這種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戰略,真正的將從教師那里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不斷的提升自我價值和服務社會的過程。
綜上所述,信息化在食品化學教學中應用與研究在我國教育教學中仍是并不多見。因此,我們更需要推動信息化在食品化學教學的應用與研究,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信息化與課程內容科學地結合在一起,讓課程結構、師資力量、事例教學以及教學形式高度的融為一體,進而促進中職院校食品化學教學中實踐與成效,并有效的指導中職院校食品化學教學如何將全社會關注的食品化學教學的應用與研究推向和深入到其他的課程體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