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孝蘭
摘要: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素質教育也不斷深化,小班額的教學模式逐漸成了農村小學中普遍存在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階段發展特性,設計有效的農村小學低年級小班額教學模式,充分挖掘與利用小班額的教學優勢。本文將從創建生活化教學情境、趣味教學、優化座位安排等方面對農村小學低年級小班額數學教學方法展開探究,促進農村小學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進城務工的現象逐漸增多,農村人口逐漸呈下降趨勢,導致農村學校中的學生人數也隨之減少。小班額現象也逐漸出現在農村學校中,小班額是相對于大班額(四十人以上)來定義的,小班額的人數大概在二十人左右,部分地區小班額的人數更少,只有十五人左右,在農村地區小班額已經成了學校基本組成模式。
一、結合小班額實際情況,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我國農村地區,小班額的學生人數一般維持在二十人以下,尤其在小學低年級中,人數更為稀少。從人數上來說,這樣更有益于教師調整自身的教學精力,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充分的關注,進而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輔導。在數學教學中,從生活化教學入手,能夠充分利用小班額的優勢。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關系,及時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活中也充滿了數學計算。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數學特性,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階段發展特性,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在課堂中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引導學生描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與數學有關的生活問題。例如在開展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中《11—20各數的認識》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并且在課程上陳述自己關注到的數學問題。如果學生不知道應該從何關注,教師便可以提出生活化的問題,比如你今天吃了幾個餃子呀?或者為學生構建實物情境,擺出16顆糖放在講臺上,請每位同學上來數一數,并且在自己的本子上將答案寫出來。在這個情境中能夠充分發揮小班額的優勢,每個同學都可以上講臺數一數糖果,在生活化的場景中,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
二、開展趣味性數學教學活動
小班額的特征是班級內人數少,相對于四五十人起步的大班額,在小班額中學生受到教師關注的幾率大大增加。但這并不代表每個學生在教師的關注下都能認真聽課,積極的開展思考。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階段發展特征,制定一些能夠提升學生聽課專注力的小技巧,確保在小班額學習中,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跟上課程思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普遍喜歡兒歌,因此在小班額教學中以兒歌的形式開展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課程的專注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6-10的認識和加減法》中,教師便可以引入“數字歌”做為趣味教學的方式,通過數字歌幫助學生掌握數字的特征與書寫的方式。在教師領唱,學生跟唱后,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小班額的優勢,例如讓每個學生負責一句歌詞,以教師起頭,學生依次歌唱方式的開展教學。在這樣的方式下,每個學生都有單獨演唱的機會,能夠牢牢記住屬于自己的歌詞。而且教師在后續的學習中也可以使用這首歌來調節課堂氣氛,在隨機開始演唱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演唱不同的歌詞,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直到所有學生能夠掌握這一知識點后,教師可以再開展另一知識點的兒歌教學。
三、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小班額的教學中,教師有足夠的精力與時間輔導學生開展創新性學習,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發散性思維,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一題多解是常見的現象,有些解決方法很簡便,有些解決方式很繁瑣。在大班額教學中,受學生人數的影響,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多種解題方法往往會耗費過多的教學時間,而在小班額教學中,這種難題迎刃而解。小班制人數較少,教師講解起來不用顧慮眾多學生之間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必耗費過多的時間為學生解答疑惑。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式座位排列的優勢,提出問題并為學生指明解題思路后,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式的模式對問題的解法展開探討。既可以一組負責一種解題方法,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構建出全部解法。在以小組為單位思考多樣化解題方法的過程中,教師還以引導小組內進行合理分工。例如小組中的優等生負責比較繁瑣的解題方法,中等生負責比較便捷的解題方法,后進生負責最直接的解題方法。在小組討論得出答案之后,再由教師進行統一講解與評價。在這一思考合作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100以內的加法(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創建情境:我在超市里買了很多東西,我應該怎么計算付款金額呢?在布置問題后,請每一小組至少做出三種解題方法。第一種是方式是直接將物品的價格一件一件相加,這種簡單的解題方法可以由后進生進行計算。另外一種是湊整法,利用湊整數的方式對商品進行計算,這種方法可以由中等生負責進行計算。第三種方法需要運用后兩章才學習到的“表內乘法(一)”里的運算技巧進行計算,將相同價格的商品相乘,再將價格相加得到總金額,這種方法可以交給優等生進行計算。在計算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優等生參考教材中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在學生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開展討論,提升組員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小班額的優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運用數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農村小學低年級小班額學生全面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農村小學低年級小班額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掌握學生的發展階段特性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選擇適合學生的農村小學低年級小班額數學教學策略,充分發揮小班額的優勢,提升對于每個學生的關注度。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關注與關愛中成長,促進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關釗鑫.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的“活”與“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
[2]劉應智.小班額條件下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模式[J].新課程(中).2019(04).
[3]魏自保.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案初探[J].魏雪花,喬桑杰.名師在線.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