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摘要:信息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以信息技術為主題,以信息技術為基本手段記性教育。本文從有效整合、媒介利用、信息支持、資源整合等四個方面對如何促進整合領域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科;整合
引言:資訊科技與課程教育的統一體,是與資訊科技有關的資源,處理方法、路線的組合與精心安排,完全是新的教學法、課堂教學中學資訊科技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熱潮下,目前教學首先應該轉變的是教學觀念,擴大信息技術教學的范圍,涉及其它學科的相關知識,豐富信息技術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創造新的辦學環境
1.增加投入,建立校園網資源數據庫。
校內要在完善硬件設施的基礎上,進行校園網資源庫的軟件建設。教育資源是由教師自行設計的教學課件和各方面資源的集中,老師可以下載這些軟件,并充分利用這些軟件進行教育教學,在很大行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與效果。任何配備了計算機的教室,都要根據前人的制作修改課件,不斷完善,這也是資源的一種再利用方式。
2.層次培養,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理論水平。
資訊科技與學習領域的整合。這些都不能脫離教師信息主張的改進。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計劃,需要聚焦整合各種信息化碎片知識。要分層次加強教師理論與實踐操作培訓。在師資培養上,全面參與與骨干教師研修相結合,發展計算機與網絡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教育與培訓、教師傳統教育觀念的轉變,實現“三個結合”的需要。現代化教育技術學習與教育改革相結合,促進教師更新觀念,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質量。
二、高效整合體驗課堂教學全新世界
它的目的不僅僅是向學生傳遞信息和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來解決其他問題,培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結合,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綜合運用口語、文本、音頻、視頻等多種手段,使學生對學習目標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各感受器官參與了學習過程,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舉例來說,在學習以" food"為主題的單元時,學生們對諸如" cheese"" mustard"" sauce"等生活中不常見的詞匯感到陌生。此時,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對應于網上的食物圖片,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了解食物,讓學生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單詞所表達的意思,并將其與日常食品相比較。加深學生對陌生單詞的“理解”。這些都表明,信息技術和英語教學相結合的優勢。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它在優化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將會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應用,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將認識到它所開創的全新教育世界。
三、媒介運用實現課堂教學內容整合
多媒體教學夠生動,其最大優勢在于“具體化”。使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學習對象,減緩快速變化的進程。通過這種方式,知識將越來越清晰。如準備數學課件,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要求,制作相應的課件;比如,開放的多個領域分割,其域內安排了多種圖像,若干問題圖像,設置了非顯示設置,使用時,用鼠標點擊圖像進行轉換、旋轉等。從而使圖形的動態、生動的變化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也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圖形的變化過程,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空間幾何想象力。又如,在學習函數變化過程中,計算機課件能動態地推測坐標系函數圖像的變化。舉例來說,二次函數圖像是拋物線隨△的連續運動。該程序可在計算機課件中清楚地顯示,并能通過動畫的形式經此過程展現出來,甚至可以快速播放以及在某一段暫停,幫助學生更清楚地觀察。此外,由于可以逐個重復分解,學生可以發現這些規律,教學效果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四、把抽象的信息真實生動地可視化來支持
現代信息技術帶給學生先進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推廣這種技術,使之適合于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學習。比如思維教育是社會科學的課程,其內容主要以以往的經驗為基礎。許多知識既枯燥又抽象,學生常常感到理解困難。此外,如果老師按教材講課,學生常常是左耳進右耳出,這樣的教學形式完全沒有效果。因此,教師應善于發現教學整合,并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克服學科特點所帶來的教學困難。比如,“學會調適情緒”課程,中學生還年輕,生活經驗不足。所以,要明白“表達情感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這個看似抽象的事實是不可能的。教師可以播放視頻來宣泄不良情緒,并傷害他人。在視頻中,有一些人在午夜時分,家里的聲音開到最大,嚴重影響鄰人的休息和睡眠,教師讓學生觀看視頻,并討論這樣的發泄方式會給身邊的人帶來怎樣的影響,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嗎,并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自己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應該怎么處理呢?最后學生也明白了“感情消耗不影響別人”的真相。
五、集成資源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所有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與其運用最新的信息技術、灌輸知識,不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自助的探索與實踐。舉例來說,學習物理知識需要學生親自練習,教師可將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效結合。將教學課件轉化為“網站”,以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網站”了解物理學,觀察模擬實驗。接著,自行進行實驗,并與模擬實驗對比。下一步,通過“網站”進行實驗評估。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學習目標從課堂轉向網絡。常規試驗與在線模擬實驗相結合,優勢互補。更為重要的是,資源整合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實踐技能的機會,樹立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習范圍由課堂拓展到課外活動,實驗的操作與評價也擴展到各方面。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各個領域的有效整合是未來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在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學生的信息素養將極大地影響他們未來生活的發展。所以,做好信息技術與領域一體化的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劉曉紅.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實踐與探索[J].中國教育裝備,2010,(16).
[2]劉風嬌.語文與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應用教學芻議[J].校園導刊,2011,(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