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界定
工科類專業是利用基礎科學研究的原理上,結合生產實踐所積累的技術經驗發展起來的。其代表性的專業主要有土建類、水利類、電工類、電子信息類、熱能核能類、儀器儀表類、化工制藥類等等。這類專業的共同特點是實踐性強,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要求其能力逐漸由理論分析向實踐操作轉化。現代行業分工中,要求行業內工程師既能夠了解技術背后的原理、又知道操作、工藝的細節。在過去的教育分類中,職業教育只能做為普通教育的補充,職教20條發布后,將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列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職業教育的目標就可以圍繞操作、執行進行。
質量保證體系(Quality Assurance System/QAS)原來是指企業以提高和保證產品質量為目標,運用系統方法,依靠必要的組織結構,把組織內各部門、各環節的質量管理活動嚴密組織起來,將產品研制、設計制造、銷售服務和情報反饋的整個過程中影響產品質量的一切因素統統控制起來,形成的一個有明確任務、職責、權限,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質量管理的有機整體。在職業教育中,學生的學業成果即相當于企業的產品質量。由此,職業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重點在于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價值判斷活動,是對人才培養活動現實和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評價是促進人才培養質量保證體系獲得持續改進的重要環節。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分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外部質量保障體系。本文從學院內部出發,重點討論專業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
二、建設質量保證體系的必要性。
首先,專業質量保障體系是建立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基礎。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文件要求,學院內部應該不斷全面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切實發揮學校的教育質量保證主體作用,不斷完善內部質量保證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只有構建完善的專業質量保障體系,才能更好地為建立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專業質量保障體系是提高專業建設水平的保證。無規矩不成方圓,專業的建設需要專業開辦、人才培養過程、培養質量、服務經濟社會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管控,才能有效保障專業質量,提高專業建設水平。第三,專業質量保障體系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途徑。專業歸根結底是為了培養學生,每一個培養環節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范和要求去運轉,以防人才培養的方向跑偏。只有建立專業人才培養各個環節的質量標準體系,全面發現教與學的過程中影響培養質量的主要因素,有針對性地去修正和改進,促進培養工作與學校其他管理系統的有機融合,才能保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由此可見,建立專業質量保障體系不僅很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三、專業質量標準體系的內容。
(一)、專業建設方面
1.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文件指出“專科高等職業院校要密切產學研合作,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一般認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崗位,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一定創新能力發展型、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針對工科專業的職業教育應當把培養社會需要和職業崗位需要的人作為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就業為導向,按照社會、企業需要多少人以及需要什么樣的人進行職業技能培養。培養內容應該更凸顯其實踐性,保障畢業生與企業的對接。
2.建立教學基本建設標準
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后,專業建設就要圍繞培養目標進行。院校之間根據發展水平不同,對專業的投入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建立專業基本建設標準,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3.建立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
教學主要環節包括四方面的內容:(1)教師任課資格與條件標準;(2)課前質量標準,含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大綱、授課進度計劃、教材選用標準等;(3)課程教學環節質量標準,包括備課質量標準、課堂教學質量標準、課程作業質量標準、輔導答疑質量標準、課程考核質量標準、課程總結要求等;(4)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主要是實驗教學質量標準、實習教學質量標準、實訓教學質量標準、課程實踐活動設計質量標準、專業綜合實踐質量標準、畢業設計(論文)、畢業答辯質量標準等。
(二)、組織管理方面
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較強的工程,要確保體系的完整構建、有效運轉,必須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的組織體系。學院按照全面質量管理標準,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兩級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明確了責任范圍,確保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學院黨委常委會是教學質量保障工作的領導機構,院長是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分管教學的副院長負責教學日常決策,教務處、質量辦負責總體監測和評價教育教學質量,全面負責教學運行、管理、質量監控工作;人事處、財務處、資產管理處、后勤處、團委、信息中心等與教學質量相關的職能部門和單位組成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資源保障和過程管理系統。
系部是教學質量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教學質量管理的計劃、落實、檢查、保障工作。黨政聯席會議是系部教學質量管理的領導機構,系部主任是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對系部的教學進行監控管理,副主任、教學秘書負責系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正常運轉,系部督導組負責教學質量的監控與指導工作。
(三)監控與持續改進
專業質量保障體系的有效運轉,不能缺乏相應的監控手段。同時,在保障體系實施過程中,如何評價其是否可行、合理、高效,這還需要建立與之對應的分析體系,以此作為監控體系的有力支撐,從而形成完整的專業建設運行機制。
學院應成立專職質量管理與評價中心,承擔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負責組織實施質量監控與評估。系部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立健全院系兩級督導小組,形成教學督導的長效機制。同時,鑒于工科專業學習與實施并重的特點,及時引入企業進行監督和把控,對人才培養的質量進行考核,查漏補缺。
來自學院內部的調查是有限的,畢業生的真實工作需求更能檢驗專業的教學成果。因此,必須針對企業滿意度和畢業生進行跟蹤反饋,全方面對質量體系進行監控和改進。
四、結語
人才培養質量既關系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升,也關乎學院的發展。只有樹立強烈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觀,形成適合本校實際的專業質量保障體系,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作者簡介:
石巖(1986.7)女,漢,山西忻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大連理工大學,物理電子學,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遼寧輕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