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敏
閱讀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是重點,也是難點。從教師方面看,閱讀教學的作用與功能能幫助學生豐富視野,促進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的發展,讓學生通過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積累詞匯量,對文章進行理解,提高成績。然而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常常是就教材教教材,很少進行批判性閱讀,閱讀教學缺乏活力和創新,既忽視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又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成績。不論是對教材中閱讀語篇的教學,還是對各種考試中閱讀理解題的講解,教師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忽視語篇體裁,一律按照既定的模式進行教學;(2)將快速獲取文本的表面信息作為閱讀的主要目的與任務,忽略對文本的結構、語言及內容進行深度處理;(3)以完成閱讀任務為出發點和主要目標,關注的重點是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結果而不是理解過程;(4)將語言知識等同于詞匯和語法知識,只專注于講解和幫助學生練習一些孤立的詞匯、短語和句型,很少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所教學的語言點在具體語篇中的特殊意義與作用,極少從課文的宏觀結構出發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語篇知識;(5)只注重知識點的講授,忽視閱讀策略的指導。
從學生方面看,無論是在閱讀教學課堂上還是在完成閱讀理解題時,思維有很大的惰性,不會獨立思考;沒有提問的意識;學習缺乏主動性,對教師所給閱讀練習答案從不懷疑或很少懷疑,幾乎不會對教師和教材進行質疑;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閱讀策略知之甚少,更談不上運用,或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被動聽講、理解和接受,缺乏批判的眼光,缺乏主動思考意識,缺乏學習動力和探究意識。另外,學生在完成閱讀理解題時沒有語篇概念,缺乏解題思路,不能整體把握文本,導致在閱讀有生詞的文本時障礙較大,在推理判斷和主旨大意等題型方面失分較多。經過初中三年的學習,學生在初中畢業時離“閱讀所給文字材料,掌握它的主要內容并理解其含義”的要求相去甚遠,閱讀理解能力欠缺,閱讀理解題得分普遍較低。
根據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及學生閱讀理解解題存在的問題,結合初中學段對學生思維培養的要求,將批判性思維技能、批判性閱讀的具體內涵和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訓練相結合,構建初中生更易理解掌握、教師更易融入教學的閱讀理解“五步”解題策略。
第一步:辨,即辨識語篇體裁。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語篇的體裁主要有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等,不同的語篇體裁有其典型的行文規律和語篇結構特點。教會學生識別這些文體,有利于其對語篇進行整體理解與把握。
第二步:抓,即抓住文章主題。主題是一篇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內容。指導學生在識別語篇體裁的基礎上快速找出文章的主題,這一方面可充分激活學生相關的背景知識,幫助其整體把握語篇,進行有效理解;另一方面可在抓主題的過程中訓練學生掃讀、跳讀等閱讀技巧,以及針對不同體裁的語篇如何快速找到語篇主題的方法。如記敘文,可以圍繞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等信息展開;而說明文和議論文則需快速瀏覽首段、末段及每段的首句。
第三步:看,即看設題。在初中階段,閱讀理解題主要設正誤判斷、選擇正確選項和七選五等三種題型。在學生了解了文體、抓住了主題后看設題,學生既明確了問題的指向,又充分調動了思維對題目進行分析、推理和預判。通過看設題,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又有利于學生理清文本內容,把握故事發展脈絡,快速準確地定位答案。
第四步:找,即找出重點。就閱讀理解設題而言,語篇的重點通常是考點。它常常涉及數字、大寫字母、最高級、代詞、特殊符號、問答、轉折等方面。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通讀文章,指導學生掌握不同體裁語篇的重點在語篇中出現的特點。如記敘文的重點是5W1H;七選五的重點即主題詞、相同詞等。在此過程中,學生帶著被激活的知識,讀到的問題和基于問題的分析、推理和判斷閱讀文章,邊讀邊思考,能主動、快速地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這既體現學生在閱讀中能力的提升、策略的運用、效率的提高,又讓教師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第五步:查,即檢查結果。學生在完成閱讀理解練習后均有一個檢查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訓練學生從語篇的角度,分析語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并從語篇的結構、語言的形式等方面再次梳理分析解題的依據:既理解具體的事實,又理解抽象的概念;既理解文章的表層意思,又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態度、意圖等。引導學生在有目的地運用分析、推理、歸納、評價等思維方法的同時,形成批判性思維意識。
教師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深度閱讀,通過優化閱讀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培養他們的思維品質(教育部2018)。這里的深度閱讀更接近于英語的closing reading。它是一種閱讀策略,運用這種策略閱讀文本就像剝洋蔥一樣,通過一遍遍地閱讀,一層一層剖析文本,揭示文本更深層次的意義。這個過程的重點是分析文本,而不是簡單地回答有關文本淺層信息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在閱讀語篇時,要進行多次閱讀,除了了解故事情節,還要注重文字、語言和表達,更要帶著問題去讀,進而發現文本字里行間所隱含的深層含義,對文本進行深度加工。
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思維的培養、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的發展,通過有效的教學指導,培養學生有方法、有目的地從閱讀中獲取知識,鍛煉思辨能力,讓學生不但能搞明白語篇結構和邏輯,而且會就語篇內容、人物進行分析,更能質疑并對所學語言進行靈活運用。把“五步”解題策略遷移到閱讀教學中,由“解題五步”提升為DGRSC 教學五步,即辨(distinguish)(辨識文本體裁,整體感知文本,把握各體裁結構特點)、抓(grasp)(抓主題及抓主題的方法)、讀(read)(細讀文本,理順關系)、尋(seek)(自主尋找重難點,可以是文本理解方面,也可以是詞匯、語法知識)、悟(comprehend)(感知文本語言,體會作者意圖)。利用“五步”解題策略對教學的反撥作用形成的DGRSC 教學五步,細化閱讀教學的前、中、后各環節,深度加工文本。在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語言文字與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揭示語篇的深層含義,發展學生思維,培養高效和獨立的閱讀者。

解題五步與教學五步的關系
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讀前,教師結合教材的編排設計,指導學生通過標題、插圖、關鍵詞等預測文章內容及判斷文章的體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文化背景、價值取向和人生體驗激活相關知識,完成DGRSC 教學五步的第一、二步:辨(文體)和抓(主題)。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8 Thanksgiving in North America 為例,在學生讀這個語篇之前,先引導學生根據文章標題和文中的5 張圖片,對文章內容和體裁進行預測和判斷,然后提出問題:“If you want to make fried potatoes,what should you do?”發散學生思維,引出對first,next,then,finally等表示順序的副詞的初步感知。接著,讓學生看圖說話,以The way to make turkey 為主題簡要描述圖片內容,激發其閱讀欲望,為讀中活動作好鋪墊。
讀中,從文本的表層到內涵逐步深入理解,引導學生在完成信息的提取、處理、推斷等表層理解的基礎上,探究文本的主題意義,感知語言內容,領會語篇所承載的文化,與作者進行對話與交流,通過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并通過對語篇的深度挖掘,實現對語篇的深度閱讀的目的。首先預讀文本,整體把握文章大意,完成教材中與文本相關問題或教學活動要求的推測與假設的分析預判。其次通讀文本,讓學生帶著目的、帶著問題尋找線索,提取信息,對文章大意、重要的細節信息、作者的觀點、主要結論等進行全面把握,驗證推測與假設的分析預判正確與否,并根據語篇猜測生詞的詞義。最后細讀文本,教師帶領學生進一步理解語篇中出現的需要掌握的語言點和知識點,同時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推理、解釋語篇,并關注語篇的銜接、邏輯、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態度等,深度理解文本。學生通過快速梳理思維,領略重點,無論英語能力還是思維能力都能有顯著提升。到此,完成DGRSC 教學五步的第三、四步:讀(語篇)尋(詞句)。仍以Thanksgiving in North America 為例,讀中,先提出問題:(1)Where do people celebrate Thanksgiving?(2)When do people celebrate it?(3)Why is Thanksgiving important? (4)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5)What is the main dish of the Thanksgiving? 引導學生通過read 和seek,分析理解語篇內容。然后以問題“What special food do you eat on special days?”引發學生思考,為讀后的輸出作鋪墊。最后根據文本特點,提取first、next、then、finally 等表示順序的副詞,并訓練其在具體語境中的使用,在整體把握語篇、訓練思維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讀后,通過口、筆頭輸出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解構與重構,結合自己的理解,對自己在之前教學活動中得出的預判、思考、結論等進行質疑、確認、修正和感悟、理解,完成DGRSC 教學五步的最后一步:悟(感受)。這時,引導學生根據文章內容提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根據對文本內容的梳理,提出一些帶有分析性質的問題,如文章觀點、文章結構、語言特色、文本類型等。提出一些延伸性的問題,如主題與自己過往經歷和生活的關系等。還以Thanksgiving in North America 為例,讀后,設計問題:(1)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special day in China? (2)What’s the special food on that day? (3)What’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foods in America and Chinese in autumn?(4)Can you write a recipe of the special food or your favorite food?把學生的學習從課內拓展到課外,并與自己的生活經歷聯系起來,通過比較中美飲食文化,深入挖掘文本信息,引發學生思考,促進其文化意識的發展。同時,通過說和寫的訓練,促進學生靈活運用目標語言,發展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結束語
對初中生而言,閱讀的目的不僅僅是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利用閱讀理解測試對教學的反撥作用,結合DGRSC 教學五步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不但可以有針對性地發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其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策略,提升其閱讀能力和思辨能力,引導其形成終身閱讀習慣,而且可以促進教師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