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忍 ,姜鵬 ,王長遠 ,李志江 *,阮長青 ,張東杰 *
1.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食品學院(大慶 163319);2. 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大慶 163319);3. 國家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慶 163319)
高粱是重要的食用和釀酒原料之一,其產量穩定、抗病性強[1]。高粱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經常食用高粱有利于機體健康,還能預防癌癥與心血管等方面疾病[2]。雖然高粱有良好的加工利用率,但淀粉和蛋白等營養元素分子量較大,彈性較差,直接食用口感不良[3]。利用其豐富的營養物質,可以提升與主糧復配的營養,如添加在面粉中,可影響發酵面團的性質,并引起傳統面制品面團感官和理化性質的變化,進而帶來加工性能的變化[4]。高粱還可以用作飼料,美國等發達地區將全部的高粱籽粒都作為飼料生產加工,高粱籽粒中具有單寧成分,可以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產生,同時可有效減少幼畜白痢病[5]。人們對飲食健康的搭配越來越關注,口感與營養并重,因此更希望在吃好的基礎上追求營養多元化。五谷雜糧成為主食之外的首選,因此,將高粱與主糧復配可補充膳食結構,有助于機體健康[6]。
已有研究發現,高粱饅頭口感粗糙,色澤較深,發酵時間長,但將高粱作為輔料添加到面粉中,討論其對面團pH和體積影響的研究則較少[7-8]。目前,國內外對高粱饅頭的研究多集中在加工工藝和流變特性等方面,關于高粱饅頭品質的研究相對較少。石曉等[9]研究表明當高粱粉添加量為10%和20%時,饅頭的比容、外觀形狀、結構及彈韌性評分差別不大。當高粱添加量為10%時,氣味和色澤稍差,顏色較淡,有一定的高粱清香味。研究針對控制高粱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發酵溫度、食鹽添加量和糖添加量等條件,較好地改善了高粱饅頭口感粗糙、色澤較深等問題,為高粱面制品產業化應用提供技術參照,豐富焙烤食品種類,開拓高粱應用新領域,有助于高粱等雜糧產品在主食化產品中的作用。
中筋小麥粉,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白高粱,大慶市北京華聯超市;馬利即發高活性干酵母(高糖型),英聯馬利食品有限公司;海藻碘鹽,營口鹽業有限責任公司;白砂糖;起酥油,中糧東海糧油工業;高鈣低脂奶粉,大慶乳品廠有限責任公司;抗壞血酸溶液。
AB104-N型電子天平,上海第二天平儀器廠;DG-88B流水式粉碎機,廣州市德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DK-98-ⅡA電熱恒溫水浴鍋,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GHP-9160隔水式恒溫培養箱,金壇市國旺試驗儀器廠;DGG-9053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蘇州江東精密儀器有限公司;PHS-3C pH計,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EX324電子天平,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TA-XT plus質構儀,北京微訊超技儀器技術有限公司;孔徑0.150 mm篩子,燒杯,量筒,研缽,移液槍,保鮮盒等。
1.3.1 高粱面團制作
脫殼碾磨白高粱,過孔徑0.150 mm篩制得高粱粉。
基礎配方:小麥粉和高粱粉混合粉共100 g,添加4 g低脂奶粉、3 g起酥油、1 mL抗壞血酸溶液、52 mL蒸餾水,發酵時間90 min。
操作要點:制作面團時按照配料比例準確稱取高粱粉、小麥粉、溫水活化后的酵母、脫脂奶粉、起酥油,將混勻的干物料放在盆中拌勻備用,取抗壞血酸溶液、鹽、糖,放進盆中加入剩余水攪拌,使面筋充分拓展到面團表面光滑,可拉成均勻薄膜為止。和好的面團溫度應在30±1 ℃。將和好的面團分成每個10 g的小面團,放入保鮮盒中其光面向上。在相對濕度88%的恒溫培養箱中醒發90 min。
1.3.2 高粱面團指標測定及方法
面團體積測定方法:用小米填充法測定,取3次平行樣品測定體積。
pH測定方法:取1 g樣品,加10 mL蒸餾水,研磨后均質2 min,用pH酸度計進行3次平行樣測定。
面團感官測定方法:分別在30和35 ℃條件下,測定6%高粱粉添加含量和9%糖添加量的感官特性,對比面團外觀和內部切面情況。
面團質構參數測定:在混合粉100 g,即發高活性干酵母添加量1.6%,醒發溫度30 ℃,食鹽添加量1.5%,糖添加量6.0%的條件下與混合粉100 g,即發高活性干酵母添加量1.6%,醒發溫度30 ℃,食鹽添加量1.5%,糖添加量9.0%的條件的面團進行對比。用TA-XA plus質構儀進行試驗。儀器參數為p/0.5探頭,壓縮變形量50%,測試速度1.0 mm/s。
1.3.3 高粱粉添加量對面團體積及pH的影響
在混合粉100 g,即發高活性干酵母添加量1.6%,醒發溫度30 ℃,食鹽添加量1.5%,糖添加量6.0%的條件下,高粱粉用量為0,5%,10%,15%,20%和100% 6個水平。根據試驗方法測定高粱粉添加量對面團體積及pH的影響。
1.3.4 酵母添加量對面團體積及pH的影響
方法同1.3.2,高粱粉用量10%,酵母用量為0,0.8%,1.2%,1.6%,2.0%和2.4% 6個水平,根據試驗方法測定酵母添加量對面團體積及pH的影響。
1.3.5 醒發溫度對面團體積及pH的影響
方法同1.3.2,酵母添加量1.6%,醒發溫度為20,25,30,35和40 ℃ 5個水平,根據試驗方法進行醒發溫度對面團體積及pH的影響。
1.3.6 食鹽添加量對面團體積及pH的影響
方法同1.3.2,酵母添加量1.6%,食鹽添加量為0,0.5%,1.5%,2.0%和2.5% 5個水平,根據試驗方法測定食鹽添加量對面團體積及pH的影響。
1.3.7 糖的添加量對面團體積及pH的影響
方法同1.3.2,食鹽添加量1.5%,糖添加量為0,3.0%,6.0%,9.0%和12.0% 5個水平,根據試驗方法測定糖的添加量對面團體積及pH的影響。
面團的體積、pH均采用平均值±標準差(x±SD)表示,利用Excel軟件制圖。
面團發酵的生化反應過程十分復雜,影響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是酵母產氣量和持氣量2個方面[10]。面團之所以能夠發酵膨脹,是面團內的面筋經發酵得到了拓展,整個面團內的面筋網絡形成有一定韌性和延伸性的均勻細致的薄膜,氣體能夠保留在面團內,使面團變大[11]。
面筋的形成與蛋白質含量相關。由圖1可知,隨高粱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團體積呈下降趨勢,可能是高粱粉稀釋了小麥粉中的面筋蛋白,使面筋二硫鍵結構形成率下降,造成面團體積減小[2]。pH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說明添加一定高粱粉后的混合面團比普通小麥粉面團pH更佳。pH先下降是因為高粱中缺乏面筋蛋白[12],加入高粱粉使面團吸水率降低,面筋形成時間和面團穩定性時間縮短。但隨高粱粉加入,混合粉面筋含量不斷降低,面團品質下降,pH上升。其原因是高粱粉蛋白含量低,支鏈淀粉含量高,高粱粉多則面團黏度增加,彈性、韌性減小[2]。試驗證明,當高粱粉用量達到100%時,高粱面團揉制時間長且成型困難,面團表面不平整、不光滑、有裂紋、黏彈性很差,因此,當高粱粉添加量為10%時,面團可以保持較好的網絡結構。
即發高活性干酵母可以利用營養物產生CO2,使面團內部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結構[14]。從圖2看出,面團在發酵時,隨酵母用量增加,產酸增多,pH持續降低。早期體積增大是因為發酵后的面筋膨脹,使面團形成有韌性和延展性的均勻薄膜,面團內保留的氣體擴大面團體積。體積在酵母添加量1.6%時達到最高。后期體積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酵母使用量過多、發酵速度過快、沖勁太大,導致面團內氣體沖破包裹造成的。

圖1 高粱粉添加量對面團品質的影響

圖2 酵母添加量對面團品質的影響
溫度是酵母活動的重要因素,溫度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面團發酵。產酸菌產酸過多會導致pH過低,就會反過來抑制酵母生長[14-15]。因此,隨著溫度升高,面團體積呈上升趨勢(圖3)。前期pH隨酵母發酵酸度降低,后期pH有所升高可能是因為溫度超過酵母作用最適溫度,溫度過高也可能會殺死酵母菌使酵母活性被抑制。當發酵溫度達到40 ℃時,打開保鮮盒可以明顯聞到令人不愉快的酸味。所以面團醒發溫度控制在28~30 ℃為宜,最高不要超過35 ℃,超過35 ℃開始出現異味。
食鹽用量少時,面團pH下降得較為快速(圖4),可能由于添加少量食鹽提高了面團穩定性,使面筋生成加快,穩定時間縮短。當食鹽添加量增加到2.0%時,面團體積和pH基本不變。可能是鹽會抑制酵母的生長和繁殖,鹽過多也許會殺死酵母,導致發酵時間延長[16]。從圖4看出,面團體積緩慢上升,可能是鹽可提高面團的穩定性、面筋強度和產量[13],使面團在發酵膨脹時不易斷裂。因此,雖然添加食鹽會降低發酵速度,但可使面筋強度增大。綜上,當食鹽添加量為1.5%時,面團穩定性更好。

圖3 醒發溫度對面團品質的影響

圖4 食鹽添加量對面團品質的影響
通過比較發現,加糖面團酸度低于無糖面團,說明酵母在發酵過程中會利用糖分提供自身成長的有利環境。面團前期體積上升,糖添加量在6%時面團呈最大體積(圖5)。說明添加一定量的糖能夠使面團發酵速度加快[16]。試驗中,當糖添加量達到12%時,面團體積開始減小、表面發黏,可能是因為糖有提高面團水性的作用,但添加量過多會破壞面團面筋網絡,致使面團持氣性降低。并且糖的滲透性強,糖在吸收面團中的游離水后還會滲透到吸水后的蛋白質分子中,影響面筋形成[16]。結果表明,雖然加糖會使發酵速度增加,但過多加糖量,面團的持氣性和穩定性會下降,影響整個發酵面團的質量。當糖添加量為6%時,面團外觀比較挺立。
由表1可知,糖添加量9%、醒發溫度35 ℃的面團,硬度和咀嚼度高而面團彈性小;糖添加量6%、醒發溫度30 ℃時,面團的硬度和咀嚼度小,但彈性較大。可能是因為在35 ℃時發酵溫度有些高,使酵母產氣能力下降,面團持氣性能降低,無法較好地保留酵母產生的CO2氣體,面筋結構變差,回復性不如在30℃發酵的面團好,糖添加量在6%和9%時差異不顯著。
2種處理方式下的面團體積相差不大。由圖6可知,糖添加量6%、醒發溫度30 ℃的面團立挺、內部氣孔小且排列均勻致密,紋理結構好;另一種面團隨時間增長易塌陷、截面氣孔大且疏松。綜合感官評分及質構測定結果,面團發酵溫度30 ℃、糖添加量6%的面團品質較好。

表1 面團質構測定參數表

圖6 不同處理方式下的面團感官圖
在研究高粱粉面團的發酵過程中,影響面團發酵的因素有很多,高粱粉的用量、酵母添加量、發酵溫度、食鹽添加量和糖添加量等條件均會影響到最后的發酵質量。加入高粱粉會縮短面筋形成時間,酵母添加量過少或過多均不利于面團發酵,溫度過高會抑制酵母活性從而影響面團品質,鹽會提高面團持氣能力,糖能促進面團發酵。因此,制備面團時,當發酵時間90 min,水用量52 mL,高粱粉添加量10%,酵母添加量1.6%,醒發溫度30 ℃,食鹽添加量1.5%,糖添加量6%時,既增大了面團體積,又使pH維持在適宜范圍,此時形成的面團效果較好。此次試驗優化了高粱面團的制作工藝,解決了高粱粉添加到面團中口感粗糙的問題,以期指導高粱在改善膳食結構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