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一個人表達自我的重要途徑,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三年級的學生剛剛開始接觸這一部分內容,屬于起步階段,所以此時的作文教學至關重要,這是將學生引入寫作大門的關鍵階段,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認識到的問題,所以在努力找尋教學策略,以提升寫作課堂的質量。文章就此展開探討,首先就三年級語文起步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其次重點探究了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為寫作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起步作文;作文教學;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一、 引言
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已經被廣泛熟知,在語文考試中占據非常大的比重,而且這是一個人表達自我的關鍵途徑,所以不管是從考試成績方面,還是從個人發展方面來看,寫作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三年級的學生才剛開始接觸作文,所以在學習中必然會存在著諸多問題,對于教師來說,就要從教學入手認真分析,找出影響教學效率提升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
二、 存在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
雖然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學生不斷地練習,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教師的指導,要先掌握寫作技巧,對于寫作這一件事情有極強的興趣,這樣才能為后續的練習打好基礎。但是從當前的寫作教學來看。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依然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所以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這兩部分割裂開來,三年級的學生并沒有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所以直接讓他們寫一段話或者寫一篇小短文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將閱讀和寫作這兩部分割裂開來,學生積累素材的途徑便又少了一個,進而導致寫作教學的效果不佳。
(二)教學節奏過快
教學最重要的中心人物是學生,所以一切的教學設計都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很多問題在教師看來是比較簡單的,很容易理解的,但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對于他們來說或許比較難。這就導致在寫作教學中常常出現學生跟不上教師的節奏。而且提起寫作,大家潛意識認為是要創作一篇完整的文章,但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還處于看圖寫話的階段,并不具備組織文章的能力,教師按照常規教學方法來設計教學各環節,很容易讓學生出現跟不上節奏的情況。還有部分教師對學生寄予的期望非常大,希望他們能快點學會寫作,這也是不可取的。寫作能力的培養必須得循序漸進,不可過于急躁。
(三)缺乏寫作素材
寫作這一部分內容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新鮮的,面對一項新鮮事物,最初的感受是有趣感興趣,想要去探究。但三年級學生才開始接觸這部分內容,寫作素材積累不足,所以常常會出現無話可說的情況,這非常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在看到課文以及其他文章時,再對比自己所寫的小短句,就更會持自我懷疑態度,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殊不知素材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也正因為學生這樣的心理以及素材積累現狀,導致寫作教學中的練習無法收獲良好的效果。
三、 解決策略
(一)立足教材
對于任何教學活動來說,教材都是最重要的,是基礎依據,所以要提升教學效率,必須立足教材認真分析。尤其對于三年級作文教學來說,部編版教材有非常多的變化,在教學中要發揮內容的優勢,打造高效課堂。就三年級教材來說,作文的編排呈現出由易到難,題材多樣等特征,這些都是教學中要把握的關鍵點,認真剖析教材才能得出結論以及具體操作方法。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習作練習是簡單地寫幾句話或者一段話來描述一個人,習作主題是:猜猜他是誰。對于教師來講,用幾句話來描述一個人是非常簡單且容易的事,但是站在三年級學生的角度,這是他們步入寫作大門的第一個臺階,這樣的練習旨在讓他們對寫作這一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并不斷激發自身的寫作欲望,這一點從本單元的導讀部分的知識目標“體會習作的樂趣”也能看出來。有了這樣的明確要求,也就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方向,在這一單元中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所以不必對他們寫出來的內容質量進行過多的評價。而到了三年級下冊,要求就逐漸具體了,如第三單元中,寫作能力目標是:收集傳統節日資料等內容,寫一寫過節的過程。可以看出此時的寫作更要求學生所寫文本的完整性以及連續性,相較于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寫作練習,此時無疑加入了更多的技巧要求。本單元要求學生選擇一個傳統節日,完成一篇習作,要寫出過節的過程。不過雖然要求變得更細了,但照顧到學生是起步階段,所以并不是一定要寫這一主題,教材中提到,還可以寫在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寫故事會比單純記錄節日過程會更容易一些。教材中的這些編排設計,都需要教師深刻把握,以此為依據設計階段性寫作訓練活動,例如從寫短句到日記,再到小練筆,最終到完整地創作一篇文章,讓學生能逐步提升寫作能力,這樣的寫作課堂才是貼合學生發展的。
(二)激發興趣
教學中最重要的中心人物是學生,這是新課改后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深刻認識到的一個問題,所以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要確保學生主動參與,否則即使教師的教學設計再精彩,效果也不會好。在三年級寫作教學中,要重視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面對一項新鮮事物,學生可能在一開始會有極大的興趣,但若不加以引導,他們很快就會厭煩,而且寫作中的素材積累以及技巧練習等至關重要,卻又比較枯燥,需要較長時期的努力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如何讓學生能長期持續保持對寫作的熱情,是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如設計一個比較有趣的課堂導入,或者創設情境,啟發思考;還可以引入小游戲。如何設計,需要根據具體的習作練習主題來決定。例如在三年級上冊“我來編童話”這一習作練習中,就可以設計一個小游戲,選擇本單元的一篇課文,讓學生表演出來,這樣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回顧童話故事的一些關鍵因素,也是幫助他們打開思維,這樣在具體練習時就能大膽想象。而在“這兒真美”這一習作練習中,就可以讓學生充分交流,說說自己周圍的美麗的地方,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回顧,也能在他人的分享中積累素材,分享交流的過程就是打開思維的過程,這對于后續的寫作練習非常有幫助。可以發現,不管何種活動,都要讓學生能主動參與進來,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規避一言堂的情況,多讓學生說說,有表達需求就是寫作開展的基礎,進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三)創新方法
學生每天要接受各個科目的知識內容,如果每一位教師都采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那么課堂必然會十分枯燥,而且這種模式化的教學方式也會禁錮學生的思維。所以應該從創新教學方法入手做出改善,讓寫作課堂更有活力。在當前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出現了很多新型教育手段,教師應該靈活運用,讓其為寫作教學服務。而且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年齡尚小,非常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所以只要對課堂形式稍加創新,就能很好地吸引他們的興趣,這對于課堂質量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例如借助多媒體將文字轉變成圖片以及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例如在三年級下冊“奇妙的想象”這一習作練習中,教材中用便簽圖片的形式給出了一些關鍵詞,有“最好玩的國王”“一本有魔法的書”“躲在草叢里的星星”等,這些詞語的確能引發人很大的想象,但是文字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教師在課堂上也只能讓學生大膽想象,不斷鼓勵他們。但是借助多媒體技術才可以讓其更靈活地呈現出來,比如在課件中點擊“最好玩的國王”,就會出現一個動態圖片,一個國王一會兒眨眼睛,一會兒閉眼睛,做著鬼臉;點擊“一本有魔法的書”就會出現一本書,它可以自動翻開,每一頁都有精美的圖片,還一直在說著:你有什么愿望嗎?說出來吧,我可以幫你實現。這樣一來,讓靜態的文字變成了動態的圖片,可以激活他們的思維,為后續的想象寫作練習打好基礎。此外,可以開展生活化教學,因為在寫作中,積累素材是一個關鍵點,而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是一個重要的途徑,故教師在教學中要多聯系生活,讓學生有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意識。鼓勵他們進行隨筆練習,將在生活中的所聞所見記錄下來,再逐漸加入自己的想法、感悟,逐漸提升寫作能力。
(四)改善評價
由于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作文,所以難免會出現信心不足的情況,所以在教學中除了從教學設計上做好優化提升課堂質量,還應該從教學評價入手做出改善,多一些鼓勵性的話語。教師是教學評價中的主要人物,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評價至關重要,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品時,一定要綜合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品時,一定要綜合考量,不能只關注辭藻等。此外,不能讓教師成為唯一的評價者,因為在新課改下一定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要培養的是智慧者,而不是腦袋里充滿知識而不會運用的知識人,所以要從教學的各個環節都給學生灌輸一種意識,學習是自己的事,一定要學會自主學習,要重視提升思維能力。所以在開展作文評價時,可以加入學生自評以及生生互評的環節,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而且在評價他人作品的過程中也能自我完善。例如在“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這一個習作練習中,這一習作比較特殊,雖然教材中給出的詞語,如“小書蟲”“智多星”等,都算是優點,但是在具體開展練習時,很可能會出現“瞌睡蟲”這一類的詞語,對于學生而言,這也是特點,所以他們覺得寫出來是沒有問題的,在評價時一定要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不能說這樣寫的學生就是不尊重人,要讓他們正確認識這一問題,同時可以引導學生:那你覺得他有沒有其他特點呢,讓他們都能意識到,人的特點是有多個的。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寫作教學至關重要,但是三年級學生處于起步階段,在教學中要切合實際開展教學,不急不躁,逐步提升課堂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書婷.小學三年級語文起步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探究[J].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2018(10):54.
[2]江洪志.淺談小學三年級語文起步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18(9):157.
[3]譚朝祥.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指導方法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13).
[4]劉巧云.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讀與寫,2016,13(5):101-102.
作者簡介:關玉花,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