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于2021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舉辦。相關職能部門為進博會建立并運營的溝通、協調和合作機制,應再一次得到升級,以持續放大進博會的溢出效應。

第四屆進博會在上海舉辦
提案方? ? ?民革上海市委
背景情況? ? ? ? ? 第四屆進博會繼續發揮重大展會平臺的作用,加大了促進投資的力度,為確保完成我國今年的穩外資目標任務作出了貢獻。進博會在開放樞紐門戶、配置全球資源流通等方面再次成為成功典范,也為進口商品的流通、提升消費能級提供了平臺。
1.海關數據與“一網通辦”對接工作有待延展。
海關推動的“單一窗口”與“一網通辦”平臺銜接工作,主要針對進博會辦展需要。由于海關總署與上海市政府的權責劃分,在數據共享類別和數量等問題上尚未達成共識,目前尚未實現海關數據和網上辦事系統與“一網通辦”平臺的全面對接。
進博會國內參展企業的信用等級管理以及獎懲辦法,應該作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手段,以此來推動外貿企業誠信經營。目前海關作為公共信用平臺的成員單位,依據“三清單機制”每年向公共信用平臺報送海關監管企業的評級結果。但海關由于“對物不對企業”的業務特殊性,較少關注公共信用平臺上其他機構對各類企業的評價結果,不利于更好地服務上海市的營商環境優化工作。
2.通關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
海關對進博會參展商的進口商品采取了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等通關申報方式,提升了上海口岸的通關效率,但通關效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比如通關物流模式不夠透明,現有物流市場層層轉包,車隊、貨代訂艙、倉儲、報關報檢等各自為政,導致分段利潤過高,企業物流成本較高等問題。特別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海運航線和班次受限,空運航班不斷調整,使從事進博會產品進出口業務的生產型、商貿服務型企業面臨一定的困難,運力結構性失衡等矛盾有待解決。
3.貫徹落實“雙循環”戰略方針還須發力。
政府在宣傳外貿轉內銷政策方面有所發力,但外貿轉內銷的各類渠道還有待暢通。企業產品出口轉內銷,其經營方式由過去單純的銷售轉變為銷售與服務并舉,承受著一定的壓力。另外,企業在渠道開拓、品牌重塑、標準調整、結算方式重新選擇等方面也面臨一系列難題,需要政府以及行業協會加大服務力度。
1.盡快建立常態化互聯互通的信息共享平臺。
抓住進博會的契機,由上海市商務委負責牽頭,建立常態化的進出口以及出口轉內銷相關單位聯系協調機制,由海關、邊檢、市場監管、稅務乃至外事等各部門參與,共同建立統一的大數據風控平臺。實時整合外貿報關數據、稅收征管數據、進出境人員數據、工商業相關數據和境外各類風險數據,實時進行風險分析比對,實時進行預警發布,為政府乃至企業的經濟活動調整提供依據。要讓外貿數據更好地服務上海,服務長江經濟帶乃至服務全國,也助力上海充分發揮全球資源配置與流通的樞紐功能。
目前各部門都建有大數據中心,為上述機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未來的工作重點在于做好數據的揀選、格式的統一轉換和上傳數據的脫敏以及信息安全防護等工作。
“一網通辦”作為總入口,提供不同維度的分類,便于用戶快速定位服務事項。海關可在“一網通辦”欄目增設一個海關專用的企業申報通道,并采信“一網通辦”提供的企業身份識別信息,避免申請人二次認證。海關在辦理審批事項的過程中,只須做一個URL跳轉,即可實現內網和外網的切換。業務流程結束后,辦事結果信息將可在“一網通辦”上共享。海關可將對違規企業的處罰信息以及對優秀企業的表彰信息實時反饋到公共信用平臺,為相關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申請財政擔保的信用貸款等政策扶持項目提供數據支撐。
2.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
海關可與上海市口岸辦等部門合作,整合物流市場,抓住拼箱貨物等市場機遇,提升通關效率。
針對電子元件、醫療器械零部件等高價值的拼箱貨物,可以借鑒國際快件公司和蘇州工業園區的做法,委托貨代行業協會或者物流行業協會組織相關企業上門取貨,從企業的生產線旁接貨,從而減少企業對成品倉庫的需求,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倉儲行業協會可提供系統的倉庫儲存信息,讓企業明確自己的貨物存放的位置及數量;通過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與企業實現數據對接,根據客戶發貨指令及時訂艙、拼箱、報關報檢、出運;逐步實現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和口岸各職能部門之間以艙單數據為基礎的數據對接,讓企業明確貨物的實時流向。
3.強化宣傳,搭建“雙循環”服務平臺。
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促進進口。要以外貿企業熟練運用“一網通辦”為宗旨,運用多媒體和線上線下多種手段開展政策宣傳,積極為外貿企業搭建內銷平臺、推銷特色商品創造條件。組織內銷龍頭企業與外貿企業開展結對合作,幫助有從事內銷業務意愿的外貿企業,積極穩妥地轉變經營思路和經營方式,共同培育包括長三角在內的內銷市場。由商務部門牽頭,協調相關委辦局編寫出口轉內銷的工作流程指導手冊,營造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良好政策環境。
提案方? ? ?民革上海市委
背景情況? ? ? ? ? 從往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來看,部分區域獲益較多,如上海市青浦區的物流快遞行業發展迅猛;上海市閔行區為進博會提供安保、設備等配套服務的企業紛紛落戶。但是,進博會的區域經濟輻射效應還有待擴大。
問題及分析? ? ? 總體上,進博會相關企業落戶以后的稅收產出還不是特別明顯,區域稅源結構變化不大。在擴大區域經濟輻射方面,在稅收政策上及時落實境內外參展商的離境退稅,以及內資企業期末留抵退稅申請,并且對國家會展中心的不動產給予進項一次性抵扣,除此之外尚未出臺其他明確的政策。
建? ? ? ? 議? ? ? ? ? ? ? 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1.重視品牌自創。
變海外采購為國內精品替代,帶動原外貿加工制造企業向自創品牌方向發展,輔之以相關政策措施,增大其品牌效應。在未來的進博會上可以設立“擂臺展覽”,憑借高質低價的產品擴大企業的內銷潛力。對將外銷產品轉化為內銷新產品的企業給予一定年限的免稅。對于“走出去”在國外市場站穩腳跟的企業,適當延長其免稅年限。
2.在長三角區域內建成出口轉內銷電子商務網絡。
長三角外銷企業的最大特點是來料和來樣代加工轉出口。區域內各地區、各部門應合力轉向國內市場。要運用進博會平臺,設立線上各地外貿產品銷售專窗,鼓勵電商平臺提供免傭金、免保證金和免審批的展示區域。在進博會場館區域范圍內開設線下特賣展銷活動,讓長三角成為外貿精品的國內銷售基地。積極將這部分出口轉內銷的商品列入長三角地區的政府采購目錄,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長三角地區居民在展會結束之后購買屬于“展轉銷”的進口商品,進口和銷售均予以免稅。
在每屆進博會結束后,用好原有場地,繼續為國內消費品中的精品提供展示機會。區域內的外貿加工企業展銷其出口轉內銷商品的,可免收緩稅利息。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